1. 如何确认和计量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无形资产减值损来失的确定自
1、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3、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对已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记入当期损益 。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账面价值-资产可收回金额
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已提坏账准备。
2. 无形资产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不影响无形资产的摊销对吗
无形资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会影响无形资产摊销的。
无形资产摊销=(成本-减值准备-已摊销)/剩余摊销时间
假设一项无形资产成本为150万元,按10年摊销,已经摊销了30万元,而发生减值20万元,
那应该摊销=(150-30-20)/8=12.5万元
要是 没有发生减值的话,
摊销额=(150-30)/8=15万元,或者=150/10=15万元
所以,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会影响摊销额,
有的还有可能改变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比如新技术的出现,原预计10,现在可能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只能使用5年就本淘汰了。
3. 累计摊销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是用于摊销无形资产的,其余额一般在贷方,贷方登记已回计提的累计摊销。类似答固定资产中的累计折旧科目。累计摊销科目为资产类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列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内,作为无形资产的减项。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一种会计科目,即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种记账科目。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
二、本科目应按无形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资产负债表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 什么叫无形资产摊销怎样避免或减少有形资产减值损失
无形资产复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制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 (1)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2)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5. 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时,的会计分录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期末,企业所持有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版金额的,应按权其差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计提,持有期间不得转回
减值准备是指资产的账面余额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判断资产是否减值,应依据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损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
企业应定期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并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同上)进行估计,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为减值准备,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因为属于或有支出,不符合确定性原则,因此不得在所得税税前扣除,应作纳税调整增加处理;但因转让处置无形资产而冲销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应允许企业作相反的纳税调整,即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6. 累计摊销、累计折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的账户处理。
累计摊销、累计折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都是资产类的,但专很特殊,增属加时在借方,减少时在贷方
;(计提时在贷方,摊销,折旧增加在借方;冲减在借方,对外出售等在借方)
发生减值时:
例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对外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7. 无形资产减值的账务处理,我不明白
1、资产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当有资产类科目减值时,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版相应权的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准备是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时候作为资产类科目使用,计算期末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时候需要考虑扣减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
3、减值准备意味着资产减少,相应的对应科目就是资产减值损失,会影响利润表的利润,就像发生费用一样。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资产减值损失的二级明细科目,区别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存货减值准备等。
希望能解决你的疑问。
8.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怎么理解
例如:某公司2003年1月将一项专利技术权转让,取得收入16万元,该专利技术2001年1月购入,取得时成本18万元,摊销期10年。2001年12月31日,提取减值准备10800元。涉及的税收问题及会计处理如下:
2001年的会计处理及涉税问题。
2001年1月购入无形资产时:
借:无形资产180000贷:银行存款180000购入的无形资产应以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入账价值。
该年每月摊销无形资产费用时:
借:管理费用1500贷:无形资产15002001年12月31日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时:
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800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800
2001年合计摊销无形资产费用18000元,2001年末的摊余价值为162000元,2001年末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1200元(162000-10800)。该项无形资产在2001年对会计报表的影响数,包括摊销无形资产费用18000元和计提减值准备10800元,合计影响利润28800元。而在申报2001年的所得税时,由于税法只允许在所得税税前扣除当年摊销的无形资产费用18000元,不允许扣除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800元,因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800元。
9.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怎么累积摊销
仅供参考:
1.购入
借:无形资产 120 000
贷:银行存款 120 000
2.计提前月摊销额=120 000/(5*12)=2000
2010摊销额=11*2000=22 000
借:管理费用 22 000
贷:累计摊销 22 000
3.摊销后账面价值=120 000-22 000=98 000
计提减值准备后=98 000-20 000=78 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 000
4.计提减值后月摊销额=78 000/(60-11)=1591.84
出售前计提=1591.84*7=11142.88
借:管理费用 11 142.88
贷:累计摊销 11 142.88
5.出售时账面价值=78 000-11 142.88=66857.12
借:银行存款 90 000
累计摊销 33 142.88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 000
贷:无形资产 1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4 500
营业外收入 18 642.88
10. 会计科目 累计摊销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有何区别
1、一般来说累计摊销是经常性项目,类似于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每年每月都要摊销。
2、减值准备,只有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再进行计提,要进行相关的减值测试。
3、以上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