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比较
有形资产:
定义这种资产很容易,顾名思义,就是具有一定外形的资产。比如货内币、
债卷、股容票等,就是具有纸张或金属外形的有形资产,这类有形资产,按
会计学规属于现金资产;比如所有的物资包括民用、军用航天、航海、通
信、交通、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设施、设备、武器装备、楼房、飞
机、机场、火车、铁路、汽车、公路、轮船、码头、电器、日用品、食品
、工厂、农场、土地、河流、山川等等都也是有形资产,这类资产即固定
资产,凡看得见、模得着的资产,不论现金资产还是固定资产统称有形资
产。
无形资产:
定义这种资产就不太容易了,因为,顾名思义,就是不具有任何外形的资
产。虽然这种资产没有任何外形,也就是这种资产并不是以物资的形式存
在的,因此,人们平常是对这种资产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对这种无形
的资产认识有困难,实际上多数人对无形资产是根本没有任何主动意识的
反应的。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或从社会学的角度,都是可以确定无形
资产的存在及其内容与实际价值的。
Ⅱ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与无形资产的区别
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的比较
(1)影响因素
固定资产折旧:原值、使用版年限、净残值
无形权资产摊销:原值、使用年限、净残值
(2)采用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无形资产摊销: 年限平均法、产量法
(3)会计科目
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折旧”
无形资产摊销:“累计摊销”
(4)列支渠道
固定资产折旧: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
无形资产摊销: 管理费用、制造费用、其他业务成本
Ⅲ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比较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差异
1、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首先体例上不一致。 新准则分为引言、定义、确认计量、摊销、处置和报废、披露、衔接办法、附则。国际会计准则分为目标、范围、定义、确认和计量、报废和处置、披露、过渡性规定和生效日期。
2、范围上不一致。新准则包含了矿山开采权,国际会计准则不包括。
3、在计量方面有不一致的地方。
(1)如企业以赊购方式取得无形资产,我国准则不考虑利息因素,以总额入帐,国际准则考虑利息因素,对超过正常信用期购入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应等于现金价格,差额作为利息费用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我国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国际准则统一按公允价值计量
(3)对于资产交换产生的无形资产,我国根据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分为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国际准则统一按公允价值计量。
4、部分摊销的归属不一致。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摊销必须确认为损益。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摊销通常应确认为损益,但是,有时包含在资产中的未来经济利益,在生产其他资产时被吸收。在这种情况下,摊销费构成其他资产成本的一部分,并包括在其帐面金额中。例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无形资产的摊销费应包括在存货的帐面金额中。
5、披露的要求不一致。我国只要求披露四项,国际会计准则要求的项目很多。
6、合并中资产的确认不一致。我国新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中不确认新的无形资产,国际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中,如果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应按公允价值确认被购买方研制中的研究与开发项目。
Ⅳ 以《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为例,对比我国美国和国际财务报准则这间的差异
2013年专利权的摊销抄
借:销售费用
90000/10*11/12
贷:累计摊销
90000/10*11/12
无形资产当月增加当月计提,当月减少当月不再计提。2013年是11个月。
报废无形资产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90000—90000/10/12*(11+12*3)
累计摊销
90000/10/12*(11+12*3)
贷:无形资产
90000
摊销的时间为2010、2011、2012的全年和2013的11个月
所以,2013年因该专利权的摊销和报废对公司的利润总额=90000/10*11/12+90000-90000/10/12*(11+12*3)]=63000
Ⅳ 新旧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的差异对比,求是自己的话概括的 不要复制粘贴,麻烦赐教 不甚感激!!!
一、新旧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的变化有几点:
1、定义和内容。新准则把无形资产明确定义为“可辨认的”,不再包括原列入无形资产的不可辨认的“商誉”。
2、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成本的计量。
原准则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新准则对研究开发费用的费用化进行了修订,划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支出依然是费用化处理,进入开发程序后,对开发阶段支出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就可以资本化。
3、无形资产的摊销。
(1)划分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额要在使用期限内进行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摊销,但期末应进行减值测试。
(2)摊销方法应根据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决定有多种,不一定是直线法。
(3)可能有残值。
(4)摊销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的成本。
二、无形资产核算中会计科目的变化:
1、“无形资产”科目只核算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另专设“商誉”一级科目核算不可辨认的商誉;
2、增设“研发支出”科目,下设“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两个明细科目,核算自行研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费用化支出期末转入“管理费用”,资本化支出于无形资产开发完成后转入无形资产的成本;
3、增设“累计摊销”账户作为“无形资产”账户的备抵调整账户,反映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额,而“无形资产”账户余额则反映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
Ⅵ 新旧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的差异
我只能帮你想个大纲、框架,完整的论文没有。
你的论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专行论述属。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
1.无形资产的概述
2.无形资产的范围
……(你可以自己补充)
二、新旧无形资产准则的比较分析(你可以部分参考前面一个回答)
1.定义不同
2.范围不同
3.会计处理不同
……
三、修订后的无形资产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影响可以从多方面考虑,我只是从报表角度给你建议,你也可以换其他角度,只要说清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就行了)
1.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2.对利润表的影响
四、对现行无形资产准则的一些思考
(第四点可写可不写,如果你认为新准则有待改善的地方很多,你可以一一列出来,然后总结一句会计事业的道路还很漫长等。如果你不写这点,你可以在第三点结尾对新无形资产准则进行肯定的总结)
你虽然在实习,不过我把论文总体思路都给你了,你花一点时间搜集资料就行了,如同第一个回答,可能TA韩度了几分钟就找给你了差异,至于论文的标题、摘要、最后的结论、参考文献,你自己解决吧。
Ⅶ 无形资产计量的新旧准则中比较
新旧无形资产准则中无形资产计量的比较:
(一)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企业的无形资产有很多种取得形式,有外购的,有自行开发的,也有投资者投入的等等。无形资产的取得形式不同,它们的计量标准也不同,新旧会计准则的规定也有所不同。 1.购入的无形资产
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旧准则规定,无形资产价款的延期支付超过了正常信用期限时的会计处理是:在时间短、金额不大的情况下不强调货币的时间价值、不考虑利息因素;新准则规定,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了正常信用条件而延期支付具有融资性质,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进行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符合借款费用准则的应予以资本化。
新准则强调时间概念,在购入无形资产的计价中用到了现值,基本上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达成了一致。
2.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
旧准则在对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计价规定时,没有区分研究与开发费用,而是规定企业所有的研发支出全部作为当期的费用,但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的注册费和律师费应予以资本化;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按本准则规定处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它们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的调查。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和产品等。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证明下列各项时,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1)从技术上来讲,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无形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时,应当证明其有用性;(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旧准则将研发全部作为费用处理,这符合稳健性原则,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但是不符合收益性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原则,低估了企业研究开发成本的价值;新的无形资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相同,符合会计基本原则。
3.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
旧准则认为,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对于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由于发行当时股票没有明确的市价,因而应以该无形资产在对方(即投资方)的账面价值入账;新准则第十四条规定:“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预定的价值作为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除外。”从以上新旧准则的规定可以看出,新准则取消了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的规定,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经济事实,提高决策的有用性。同时,也更加注重接受无形资产投资核算的公允性,与国际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更加趋同。
4.企业合并取得的无形资产
旧准则对企业合并过程中形成的商誉没有单独列示,作为合并价差,计入股权投资差额,并在不超过10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新准则规定:企业合并取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即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单独定为无形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计量,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不能担当确认为无形资产、构成购买日确认为商誉的部分,应予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关于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旧准则中更多强调以历史成本计价,新准则则更多强调以公允价值计价,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二)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旧准则对无形资产不区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规定其后续支出作为费用处理;新准则将无形资产区分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且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以摊销。新旧准则对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规定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同:
1.无形资产摊销
新准则提出了确认预计净残值的标准,即如果有第三方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或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才可以确定出无形资产残值。无形资产的摊销额为入账价值扣除残值后的金额,已经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还应扣除已经提取的减值准备金额。
2.摊销方法的变化
新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应按照反应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方式摊销,对于无法可靠预期实现方式的按照直线法摊销;旧准则中无形资产摊销方法没有反映企业消耗无形资产内含经济利益的方式,即没有反映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方式。旧准则明确规定,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也就是说,所有无形资产都应采用平均摊销的方法。这一处理方法不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只是为了简化实务操作。但无形资产在经济寿命期内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常常是最初阶段很大,随后很快衰减。简单地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法将收益与成本进行合理配比,有悖于摊销的实质。
3.摊销期限的变动
新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应当是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而旧准则本着谨慎性的原则强调法律和合同规定的期限。旧准则明确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应当在其预计年限内进行,但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的情况下,则无形资产摊销应在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限内进行。如果不存在受益年限或有效年限,则应在不超过十年的期限内进行摊销。
Ⅷ 无形资产占总资产多少比较合理,为什么
以后准备上市的来话,高新技术企业在源创业板上市的话,最好控制在40%左右啊!
中小企业板和主板最好控制在20%左右啊!无形资产评估的时候一定要找证券评估资质,否者的话,以后准备上市的时候还要找证券评估资质的所来复核!
Ⅸ 会计论文 新旧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的比较和分析
http://www.ilib.cn/A-jjs200108079.html
浅析新旧会计制度中无形资产的核算
进去看看吧
Ⅹ 新旧自创无形资产的会计准则对比
新准则好像对于这方面没有变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