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固定资产摊销的方法
有五种方法。
一、直线法:根据固定资产在整个使用寿命中的磨损状态而确定的成本分配结构。
公式计算:
年折旧率=(1减去预计净残值率)除以预计使用寿命乘以100%。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乘以年折旧率除以12。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二、工作量法:又称变动费用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公式计算: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 ( 1 减去预计净残值率)除以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乘以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公式计算:
年折旧率=2除以折旧年限乘以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除以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乘以月折旧率。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四、年数总和法。
公式计算: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除以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乘以 100 %。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减去预计净残值 )乘以年折旧率 ÷ 12。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1)固定资产如何摊销费用吗扩展阅读:
固定折旧方法:指将应提折旧总额在固定资产各使用期间进行分配时所采用的具体计算方法。
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而逐渐磨损所减少的那部分价值。
固定资产的损耗有两种: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有形损耗:也称作物质磨损,是由于使用而发生的机械磨损,以及由于自然力的作用所引起的自然损耗。
无形损耗:也称精神磨损,是指科学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原因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损失。一般情况下,当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损耗。
B. 固定资产怎么摊销“摊销”是从员工工资里面扣除吗业务费用呢
摊销不是从员工工资扣除,是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之后分配到生产产品的成本里面去,然后将固定资产的价值逐渐消减。直至净残值,业务费用看是什么部门的业务费用的话,可以作为管理费用,制造费用。
C. 怎么计算摊销费用
摊销费是指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在一定期限内分期摊销的费用。也指投资不能形成固定资产的部分。
在企业经济运营中,按会计准则进行帐务处理时,对当期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属计算的都叫摊销费,不一定专指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需在1年以上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开办费、不能由股票溢价和发行股票冻结期间利息收入抵销的股票发行费用等。由于这些费用不同于列作流动资产需在1年或1年以内摊销的待摊费用,在会计中将它另行设置“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采用企业会计制度的开发企业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发生时将它记入“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
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采用摊销方法核算的,实际发生的大修理支出,应在大修理间隔期内平均摊销。如两次大修理的间隔期为3年,就应在36个月内平均摊销。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在租赁期限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在摊销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和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时,应按受益对象分摊摊入工程施工成本、开发成本、管理费用,作如下分录入账:
借:工程施工 ×××
开发成本或生产成本 ×××
管理费用 ×××
贷: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利息等,在发生时,应记入“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至于分期摊销还是一次转销,则有较大的分歧。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根据企业财务通则规定:开发费自投产营业之日起,按照不短于5年的期限分期摊销。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开办费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将开办费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损益,虽符合会计谨慎性原则,但在开发企业开始经营时,一般不可能有经营收入,这样就会使开业当月发生较大亏损,这在核算上有失公允。不论分期摊销还是一次摊销,开办费均应将它自“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贷方转入“管理费用”科目的借方。作如下分录入账:
借:管理费用 ×××
贷: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 ×××
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等相关费用,减去股票发行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销的,或者无溢价的,若金额较大,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先记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管理费用;若金额不大,可直接计入当月管理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应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分类账,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摊销的各项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按费用项目披露其摊余价值、摊余期限、摊销方式等。
D. 固定资产怎么摊销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中规定,对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专
时,属应当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即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和已计提的减值准
备)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的价
值又得以恢复,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确定方法,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
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就是说,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以后,直接影响到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或称折旧基数,若某个会计期末,一旦固定资产开始
计提减值准备以后,不再适用原来按原价(如年限平均法)或账面净值(如双倍余额递减
法)为基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这也意味着计提减值准备的当期期末变更了固定资产的计价
政策,由固定资产净值计价改为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根据会计政策变更的会
计处理办法,还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及相关项目的金额。
E. 固定资产--房产怎么摊销
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也就是指的固定资产的最低使用寿命):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固定资产提折旧,得在你达到预定使用的下月才开始提的,就像你9月买电脑,得10月开始计提
固定资产只能提折旧,不能像费用一样做摊销,折旧提完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也就为0了,提折旧有很多种方法
1、最简单的:平均年限法(也称直线法),就是用你的账面价值/规定年限/12=每月折旧,这是我的理解
完整的计算公式是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适用范围:平均年限法适用于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2、最麻烦的:工作量法又称变动费用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适用范围:在运输企业和其他的专业车队和客货汽车。某些价值大而又不经常使用或季节性使用的大型机器设备中,可以用工作量法来计提折旧
3、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
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类型:在具体实务中,加速折旧方法又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两种。
适用范围:如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飞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化工医药等
你看你适合用哪一种就用哪一种,是可以同时使用的不过你一但使用了就不能随意更改的。
F. 费用摊销和固定资产折旧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费用摊销,在相应费用支付的当月开始摊销,一般按预计受益期限直线法摊销。一般计入”管理费用“。
固定资产折旧,在固定资产取得的次月开始提折旧,按公司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计算的折旧额计提折旧。根据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不同折旧费用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或”制造费用“等。
G. 固定资产如何摊销
此年金抄的现值为:
2106000×(袭p/a,10%,5)
=2106000×3.7908
=7983424.8
未确认融资费用为:
10530000-7983424.8
=2546575.2
按折余价值和10%的实际利率可求得这5年分别应确认的融资费用为:
798342.48;
667576.73;
523734.40;
365507.84;
191412.75;
分录:
借:固定资产 7990424.80
未确认融资费用 2546575.2
贷:长期应付款 10530000
银行存款 7000
以后每年按上述确认的融资费用入账:
如第一年:
借:财务费用 798342.48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798342.48
以后年度类似。
H. 固定资产购置费怎么分摊按照什么标准
你所指的购置费是指在购买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吧!如果是购买固定资产发生的差旅费,人工等可计入当期费用,运输费、安装等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不需要分摊!
I. 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怎么摊销
固定资产费用化的后续支出,计入当期损益,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专程核算。将固定资属产原值,已提折旧及减值转入在建工程,改良或改建工程完工后,再转入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残值、折旧方法等计提折旧。
J. 企业购买的固定资产如何从成本中摊销,
固定资产与存货不同,其实物形态不随着产品的售出而消失,因此,固定资产要在回保证其原始价值不答改变的前提下,将成本逐渐转移到产品价格中,这种方法叫“折旧”。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原值-预计残值)/
使用年限
/
12
其中,
预计残值是根据资产一旦报废能卖多少钱估算,由企业自定。对于设备等能固定资产多数企业将残值率定为5%。
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房屋、建筑物,为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电子设备,为3年。
企业也可自定使用年限,如果小于税法规定,做所得税纳税调整。
会计处理:
计提折旧
借:生产成本
(直接用于产品加工的设备)
制造费用
(间接用于产品加工或通用设备)
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使用的)
销售费用
(销售部门使用的)
贷:累计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