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筑工地周转材料摊销
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多次使用,并不改变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其价值逐渐转移到工程成本中去,因此,企业应根据周转材料的具体使用情况,采取合适的摊销方法进行价值摊销。按财会〔2003〕27号文件颁布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规定对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可以采用一下几种方法:
(一)一次摊销法
“一次摊销法”是指在领用周转材料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计入成本、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易腐、易糟的周转材料,如安全网等。
(二)分期摊销法
“分期摊销法”是根据周转材料的预计使用期限分期摊入成本、费用。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经常使用或使用次数较多的周转材料,如脚手架、跳板、塔吊轨及枕木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周转材料每期摊销销额=周转材料计划成本×(1-残值占计划成本%)/预计使用期限
[例1]某工程领用脚手架一批,计划成本10000元,预计使用16个月,预计残值率为10%,计算本月周转材料摊销额。
周转材料每月摊销额=10000×(1-10%)/16=562.5(元)。
(三)分次摊销法
“分次摊销法”是根据周转材料的预计使用次数将其价值分次摊入成本、费用。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使用次数较少或不经常使用的周转材料,如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所使用的定型模板和土方工程使用的挡板。其计算公式如下:
周转材料平均每次摊销额=周转材料计划成本×(1-残值占计划成本%)/预计使用次数
周转材料本期摊销额=本期使用次数×周转材料平均每次摊销额
[例2]某工程领用定型模板一批,其计划成本8000元,预计残值率为10%,预计使用6次,本月使用2次,计算本月周转材料摊销额。
周转材料平均每次摊销额=8000×(1-10%)/6=1200(元)。
周转材料本月摊销额=2×1200=2400(元)。
(四)定额摊销法
“定额摊销法”是根据实际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和预算定额规定的周转材料消耗定额,计算确认本期摊入成本、费用的金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模板的周转材料。其计算公式如下:
周转材料本期摊销额=本期实际完成的单位工程量×单位工程量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
[例3]某施工单位现场预制混凝土构件,领用木板一批。根据预算定额规定,完成每立方米工程量木模板的消耗定额为80 元,本月实际完成100立方米。计算本月木模板摊销额如下:
本月周转材料摊销额=100x80=8000(元)。
以上介绍了周转材料摊销的几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无论采用哪几种方法摊销,都不能与实际损耗完全一致,这是由于施工企业都是露天作业,周转材料的使用、堆放都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另外,施工过程中安装拆卸的技术水平、工艺水平,都对周转材料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因此,企业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对周转材料进行摊销,都应在工程竣工时或定期对周转材料进行盘点,以调整各种摊销方法的计算误差,确保工程或产品计算的正确性
B. 新开的建筑公司会计应该做些什么
首先要考虑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然后,考虑新公司采用的会计制度、核算方法和涉及的税种最后,开始建账。
C. 建筑工程中的摊销费指得是什么
摊销就是不能明确划到某一个工程项目的,比如水电费这种。
D. 建筑公司成本会计需要做什么
首先是建帐、熟悉会计业务、建筑公司的业务流程,然后就是帐务处理。
建筑施工企业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广大生产型企业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在成本核算和收入的确认上,和产品销售企业有很大的不同。本帖只在此探讨建造合同法准则中规定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与生产性企业相同的核算不在此做探讨。 (一)工程施工 相当于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科目。主要核算各项目成本及毛利。下面设置“合同成本”和“毛利”两个二级明细科目。 1、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核算工程合同成本 在合同成本下,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1)人工费(项目/部门核算) (2)材料费(项目/部门核算) (3)机械使用费(项目/部门核算) (4)其他直接费(项目/部门核算) (5)分包成本(项目/部门核算) (6)间接费用 间接费用下设下列明细科目 管理人员工资(项目/部门核算) 职工福利费(项目/部门核算) 固定资产使用费(项目/部门核算) 低值易耗品摊销(项目/部门核算) 办公费(项目/部门核算) 差旅费(项目/部门核算) 财产保险费(项目/部门核算) 工程保修费(项目/部门核算) 排污费(项目/部门核算) 劳动保护费(项目/部门核算) 检验试验费(项目/部门核算) 外单位管理费(项目/部门核算) 材料整理及零星运费(项目/部门核算) 材料物资盘亏及毁损(项目/部门核算) 取暖费(项目/部门核算) 其他费用(项目/部门核算) 2、工程施工-毛利,核算工程毛利 具体的设置根据企业需要选择,不一定非要设置这些会计科目。特别是间接费用,有些不需要的可以不予以设置。 (二)机械作业 该科目主要是针对建筑企业有单独的设备管理部门为各项目提供设备发生的费用及内部结算的台班的核算。相当于制造待业的“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针对本公司的设备设置单机核算,准确核算每台大型或者主要设备每个台班的耗用成本。 通常情况下,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工资及附加(部门/设备核算) 燃料及动力(部门/设备核算) 折旧费(部门/设备核算) 配件及修理费(部门/设备核算) 间接费用(部门/设备核算) (三)应收账款 1、应收工程款(往来单位核算) 核算根据工程进度报表或者结算的应收账款 2、应收销货款(往来单位核算) 核算施工企业应收产品销售货款 3、应收质保金(往来单位核算) 根据合同及结算业主暂扣的工程质保金,最好设置有到期日。 (四)应付账款 1、应付购货款(往来单位核算)核算应付购货款、设备款等。 2、应付分包款(往来单位核算)核算应付分包工程款 3、暂估应付款(往来单位核算)核算暂估入账的款项(包括材料暂估入账及分包工程款的暂估入账)。 4、应付质保金(往来单位核算)核算应付分包单位的质保金,最好设置有到期日。 (五)工程结算 (往来单位/项目核算) 核算根据业主进度报表签证资料或者工程结算的款项。 (六)主营业务收入(手工账可不用以下明细科目,只需按项目设置明细科目即可) 1、 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下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1)人工费(项目/部门核算) (2)材料费(项目/部门核算) (3)机械使用费(项目/部门核算) (4)其他直接费(项目/部门核算) (5)间接费用(项目/部门核算) 2、税金(项目/部门核算) 3、劳动保护费(项目/部门核算) 4、公司管理费(项目/部门核算) 5、公司利润(项目/部门核算) 其他会计科目的设置基本与其他行业的科目设置相差不大。
E. 建筑施工企业周转材料与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
1.价值不高的周转材料可以一次性计入施工成本;
2.一次性摊销法下报废时,一般版不做处理,如果有残值收入(卖权废品),可以计入营业外收入;
3.五五摊销,就是领用时摊销一半,报废时摊销另一半的金额;
4.分次摊销法下假设分2次摊销,那与五五摊销基本一样,如果也是每次摊销50%的话,若果不是,而是40%:60%,那就不同了。
5.领用时即摊销,这样可以防止遗忘。
F. 建筑其他摊销费包括哪些
这位朋友您好来:您提到的建筑其源他摊销费包括哪些?
愿意是“其他投资”“不叫其他摊销”
例如:建设单位在一个建设项目中有若干的单项工程(职工住宅、办公室、卫生所等)而建设前期发生的其他费用,最终还得分配到每个单项过程中,增加单项工程招架、造价,这个过程就叫您说的“他摊销费”,实际是“其他投资摊销”,它是建设单位工程项目结束时,进行的会计账务处理,也是增加固定资产,结转各种投资的一个过程。
G. 建筑公司的主要成本包括那些
设备租赁和建筑的不是一样的。
租赁也就是为了出租而发生的费用,如设备的购买成本,维修费用,人工费等。
H. 建筑物摊销在企业会算中应列入什么项目
建筑物摊销在企业会算中应列入“累计折旧”项目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专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属转移到商品或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使用固定资产而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的固定资产耗费。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
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六十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预计残值率5%
月折旧率=(1-残值率5%)/使用年限/12
月折旧额=原值*月折旧率
I. 建筑工程公司的会计科目有哪些
建筑工程公司的会计科目与广大生产型企业有很大的区别,常用的会计科目有如下:
一、工程施工,相当于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科目。
1、人工费(项目/部门核算)
2、材料费(项目/部门核算)
3、其他直接费(项目/部门核算)
4、机械使用费(项目/部门核算)
5、间接费用
二、机械作业,该科目主要是针对建筑企业有单独的设备管理部门为各项目提供设备发生的费用及内部结算的台班的核算。相当于制造待业的“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1、工资及附加(部门/设备核算)
2、燃料及动力(部门/设备核算)
3、折旧费(部门/设备核算)
4、配件及修理费(部门/设备核算)
5、间接费用(部门/设备核算)
三、应收账款
1、应付购货款
2、应付分包款
3、暂估应付款
4、应付质保金
四、主营业务收入
1、 目标成本
2、税金(项目/部门核算)
3、劳动保护费(项目/部门核算)
4、公司管理费(项目/部门核算)
5、公司利润(项目/部门核算)
五、其他业务收入
1、产品销售收入
2、机械作业收入
3、材料销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