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装费用可以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吗(工装分5年摊销完毕)
不可以,因为工装不是费用,是成本(制造费用最后也要结转至产品成本)。一般工装工具类的计入低值易耗品,可以采用五五摊销法,即领用时结转50%成本,报废时再核销剩余的50%成本。
2. 购买服装计入什么科目
购买服装计入会计科目,对于企业来说,针对不同的员工有以下几种方式:
1、生产工人的工服应计入:制造费用中的劳保用品费
2、管理人员的工服应计入:管理费用中的劳保用品费
3、销售人员的工服应计入:销售费用中的保用品费。
4、福利性质的工服应计入: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中的福利费,或者应付福利费科目。
注:工作服按职工所在部门,计入相关的费用中。如:销售部门的计入“营业费用”;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
(2)制服费摊销扩展阅读:
会计科目的设置可以把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分门别类地归集起来,使之一目了然,以便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向有关方面提供一系列具体分类核算指标。
会计科目类别列举:
序号48: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各个生产单位所发生的固定资产使用费和维修费。
序号56:销售费用
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由企业负担的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含融资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等。
差旅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包括在管理费用里面。
序号57: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益。
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税金、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咨询费、诉讼费、开办费摊销、坏账损失、公司经费、上缴上级管理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会费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其中公司经费包括总部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董事会会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及其他公司经费。
劳动保险费指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价格补贴、医药费(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基金)、易地安家费、职工退职金、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按规定支付给离休干部的各项经费以及实行社会统筹基金;待业保险费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的待业保险基金。
董事会会费是指企业最高权力机构及其成员为执行职能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差旅费、会议费等。
3. 公司提供的工作制服算作费用还是低值易耗品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或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年终所得税汇缴时如果福利费超过工资的14%应调曾应纳税所得额
4. 酒店服装费怎么做账,主要存在各部门领用时怎么摊销的问题
入库时
借 低值易耗品--员工服装
贷 库存现金
部门领用时
借 管理费用---餐饮部员工服装
借 管理费用---客房部员工服装
借 管理费用---桑拿部员工服装
贷 低值易耗品--员工服装
5. 员工制服费用支出应作为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的规定,企业根据其工作性质和特点,由企业统一制作并要求员工工作时统一着装所发生的工作服饰费用,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的推定,可以作为企业合理的支出给予税前扣除。
上述费用支出不属于职工福利费范畴。
6. 扣员工的制服费应计入哪个科目
1、员工制服采购入库,应借记低值易耗品,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那么在领用时(正常免费领用),一般应计入相应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等相关科目,贷记低值易耗品科目;
2、如果由于员工申请多领用服装的(领用数量超出企业核定可免费领用数量的),那么,一般应借记其他应收款(某员工)科目,贷记低值易耗品科目,待向员工收取相应款项,如交纳现金的,则借记库存现金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某员工)科目;
3、如经与员工约定在月度工资薪金扣取相应款项的,则应于当月计提应付薪资后,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某员工)科目;
4、请予核实。
7. 公司负担的员工制服费用怎么入账
应该是劳保费用
8. 关于公司制服收取折旧费的问题……
你们公司这样做是强人所难,如果有敢于抗上的,就是不要工作服,这是劳保用品,是不应该收取费用的,要收的话,也是象征性的少收一部分,我认为你们的做法不拖。请三思。
9. 制服 入低耗品,摊销几年为好
低值易耗品摊销有一次摊销,五五摊销和多次摊销摊销方法应该在税务部门有备案,如果变更的话,纳税要进行调整,是否带来不方便工作服最多也就2年吧
10. 公司员工制服费的税前列支标准是多少
可以税前列支,但应计入福利费。而福利费税前扣除的标准为工资额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