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周转材料采用分次摊销法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
贷周转材料-摊销
Ⅱ 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低值易耗品摊销抄时,会计分录为:采用分次摊销领用低值易耗品时,按实际成本。
借:待摊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
根据低值易耗品的耐用期限分期摊入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待摊费用
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将摊余价值扣除残料价值的差额,作为报废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额。
借:材料物资(残料价值)
借:管理费用(摊余价值扣除残料价值的差额)
贷:待摊费用(摊余价值)
拓展资料
1、低值易耗品是指单项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下或使用期限不满一年,能多次使用而基本保持其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低值易耗品与固定资产都是企业中的劳动资料,所不同的是固定资产是主要劳动资料。
2、低值易耗品是指劳动资料中单位价值在10元以上、2000元以下,或者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内,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劳动资料。它跟固定资产有相似的地方,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多次使用不改变其实物形态,在使用时也需维修,报废时可能也有残值。
3、由于它价值低,使用期限短,所以采用简便的方法,将其价值摊入产品成本。
Ⅲ 财务人员将分次摊销的成本一次摊销入企业成本,其违反了会计信息质量的什么原 则
财务人员将分次摊销的成本一次摊销入企业成本,其违反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权责发生制原则。
Ⅳ 会计的摊销方法的种类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摊销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和“分次摊销法”。这里的“分次摊销法”包括“五五摊销法”、“分期平均摊销法”和“降等摊销法”。
其次是摊销核算的操作问题:
“分次摊销法”下,要求在“低值易耗品”帐户下设置“在库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和“低值易耗品摊销”三个二级帐户,分别核算库存未用低值易耗品成本、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的历史成本和已用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摊销额。
再次是低值易耗品控制问题:
在“一次摊销法”下,由于在低值易耗品初次投入使用时就一次性将其全部价值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帐面不再反映已投入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因此在低值易耗品使用寿命期内,已用而尚未报废的低值易耗品就形成了帐外资产,这无疑增加了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难度。同时,“一次摊销法”也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尤其是对大额、耐用低值易耗品。而“分次摊销法”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最后是“五五摊销法”问题:
在三种分次摊销法中,“五五摊销法”的会计核算操作最简便,它既不需要象“分期平均摊销法”那样要求确定摊销期限,也不需要象“降等摊销法”那样要求确定低值易耗品等级及各等级单位价值标准,只需在低值易耗品投入使用和报废时各摊销其价值的50%就行了。此外,与“一次摊销法”相比,“五五摊销法”下,不会形成帐外资产。
但,在低值易耗品使用寿命期的后半程,“五五摊销法”会导致“资产负债表”中虚列资产。因为,在低值易耗品使用寿命期的后半程,其实际价值已低于其帐面价值(即:其实际价值已低于其原取得成本的50%),会导致这段时间少计成本、费用,以致在“资产负债表”中虚列“存货”金额以及在“损益表”中虚列利润。这显然不符合谨慎性原则要求。或许这也正是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下多数人不愿采用“五五摊销法”的真正原因。
Ⅳ 怎样解释低值易耗品摊销由一次性摊销变更分次摊销,既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也不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变更对于企业没有太大实质影响,根据重要性原则,将这种变化既不理解为会计政策变化,也不是会计估计变更。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的变更,属于不重要的事项,通常不界定会计政策变更和估计变更。
Ⅵ 低值易耗品分次摊销法第一次领用后归还会计分录怎么做
分次摊销的低值易耗品,领用时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贷:低值易耗版品—在库权
摊销时
借:有关科目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
报废时,残料价值冲减有关的成本费用
借:原材料
贷:有关科目
转销全部已提摊销额
借: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
Ⅶ 分次摊销法摊销低值易耗品具体如下
分次摊销法是摊销低值易耗品,具体如下。
低值易耗品的三种摊销方式:
1、在“一次性摊销法”下,低值易耗品的全部价值在投入使用时首次计入相关成本和费用。这本书不再反映已经投入使用的低价值消耗品
2、“分次摊销法”、“低价值商品”帐户设置下的需求”,“图书馆运行商店,”“在运行商店及摊销”运行商店”三个二级账户,库存未使用的跑步商店单独的会计成本,使用低价值的历史,产品成本和价值摊销金额使用的跑步商店。
3、“50-50摊销法”是会计操作中最简单的一种,只有在低值的消耗品转入使用和报废时,其摊销价值才有50%的上浮。此外,与“一次性摊销法”相比,“对半摊销法”不会形成表外资产。
(7)分次摊销会计扩展阅读:
低值易耗品分类:
1. 通用工具: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使用的各种工具。如工具、夹具、模具等辅助工具。
2. 专用工具:是指专门用于生产各种产品或只用于某一工序的工具。如专用模具、专用夹具等。
3.更换设备:指生产不同产品时,易磨损、更换频繁或需要更换的各种设备。如轧钢轧辊、铸锭铸锭模具等。
4. 包装容器:指企业用于内部周转的既不出租也不出借的各种包装物品。如储存材料、货物的木桶、瓷器等。
5. 劳动防护用品:指发给劳动者进行劳动保护的安全帽、工作服和各种防护用品。
管理用品:指管理部门和人员使用的各类家具、办公用品。文件柜、打字机等。
7. 其他低值易耗品:指不属于上述类别的低值易耗品。
Ⅷ 新会计准则里低值易耗品摊销有3种方法分别是一次性摊销、分次摊销和五五摊销吗
低值易抄耗品摊销的主要方法有:
1、一次摊销法,它是指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将其价值全部一次转入产品成本的方法。
2、分期摊销法,它是根据领用低值易耗品的原值和预计使用期限计算的每月平均摊销额,将其价值分月摊入产品成本的方法。
3、五五摊销法亦称五成摊销法,就是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先摊销其价值的50%(五成),报废时再摊销其价值的50%(扣除残值)的方法。
4、净值摊销法,它是根据使用部门、单位当期结存的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和规定的月摊销率(一般为10%),计算每月摊销额而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
Ⅸ 一次转销法与分次摊销法怎么理解,具体应该怎么计算
一次摊销法是指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的版摊销方法权.适用于价值较低,使用期短,一次领用不多的物品.
借: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
报废时,残料价值应冲减有关的成本费用
借:原材料等
贷: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
分次摊销法是指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按预计的使用时间,分次将平均价值摊入费用的摊销方法.这种摊销方法费用负担比较均衡,适用于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物品.
领用时
借:待摊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
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
报废时,残料价值冲减有关的成本费用
借:原材料等
贷: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
五五摊销法即五成摊销法,是指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摊销一半,报废时再摊销一半的摊销方法。这种方法,计算简便,但在报废时的摊销额较大,均衡性较差.
管理用传真机可以采用分次摊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