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月取得的无形资产应计提折旧吗,固定资产呢
折旧对应的是固定资产,摊销对应的是无形资产
当月取得的固定资产次月开始折旧
当月取得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
2. 为什么固定资产的当月不计提折旧 无形资产的当月要计提折旧
会计业务中,企业在取得固定资产后,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提取折旧。企业在取得无形资产后,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处置无形资产的当月不再摊销,也就是说无形资产摊销的起始日和停止日为: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3. 为什么无形资产当月增加当月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当月增加下个月计提折旧
本人觉得应该是我国之前实务中采用的是手工帐,所以新增固定资产,如果当月新增固内定资产很多,容当月提折旧会比较麻烦且易混乱,如果是次月折旧,那么有充裕的时间去盘点整理。因此实务中一直采用次月提折旧的方法。
而对于无形资产,基本我国核算无形资产时候会计制度和准则相对健全,且慢慢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账,系统管理更实用方便,而且国际上无形资产也是当月摊销,所以就造成了固资当月增加下月提折旧,无形资产当月增加当月提摊销的局面了。
4. 当月购买的固定资产当月计提折旧吗
当月购买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 下个月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 ,这个月还要计提折旧,下个月不要计提。当月购买无形资产,当月摊销。需要区别一下。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一般应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企业在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照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4)无形资产折旧当月购入当月计提折旧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这些支出包括直接发生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包括间接发生的,如应承担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
生产用和运输专用的固定资产原值不包括进项税,其进项税可以抵扣。其他固定资产原值都包括进项税,其进项税不得抵扣。
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应通过“累计折旧”科目核算,依据用途计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科目。
1、企业生产制造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
2、企业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3、企业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费用计入销售费用;
4、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费用计入企业在建工程的初始成本;
5、企业经营性租出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费用计入企业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6、企业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7、不需用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费用。
8、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参照上述七项计提折旧费用。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
贷:累计折旧
当月应结转损益及成本。
5. 会计折旧问题。我6月20号购入的无形资产,当月计提折旧,折旧额需要精确到10除30吗
当月购进来的无形资产是当月计提是没自错的,但你爽的折旧额有误,比如原值10万可使用10年无残值,月折旧额=100000/10/12=833.33,这样算才正确的。也可以算出月折旧率再用原值乘以月折旧率也同样可以算出的。
6. 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怎么计提折旧
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进行无形资产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进行摊销:
1、出售无形资产,按实际取得的转让收入,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实际取得的转让收入)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出售无形资产损失
贷: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
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
2、出租无形资产,按取得的租金收入,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
结转出租无形资产的成本,其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无形资产
3、无形资产摊销,其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无形资产
(6)无形资产折旧当月购入当月计提折旧扩展阅读:
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计量核算
(1)无形资产的计量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企业才能加以确认: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的成本可以可靠计量。
会计的核算是以历史成本法为依据。但是,从投入价值看,有些无形资产可能根本没有投入价值;有些虽可能有原始投入价值,随着时间推移或维护发展而使实际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远远不同于投入价值,不再适用。
因此,历史成本法无法适应新经济形态需要,它已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实际经济价值和其所能提供的未来经济效益,使企业价值被大大低估。而按历史成本编制的财务报表,也仅仅反映的是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不能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现时的和未来的真实信息。
同时,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具有不确定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无形资产因新技术的出现会发生贬值;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不被淘汰,也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改进现有技术,又使得无形资产发生增值。
无形资产价值的变化,对企业获利能力有着巨大影响。然而,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所反映的无形资产是一种待摊费用,不能表明其价值变化的情况,从而也不能体现企业收益能力的变动。会计信息使用者根据按历史成本计量的无形资产和企业获利能力等信息,会做出不利于自己的决策。
产出价值是以产品或劳务通过交换而最终脱离企业时可以获得的现金或其等价物为基础的。按产出价值来反映则适应反映无形资产的要求。但是,无形资产不具有物质实体,是一种隐形存在的资产,但这种资产往往依托于一定的实体才能得以体现。
(2)无形资产核算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核算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无形资产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研究和开发费用资本化。
企业无形资产的取得主要有:外购、自创、接受其他单位投资三种途径。外购与接受投资的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较为容易,对于自创无形资产核算,按照现行规定仅包括取得注册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支出,而把研究和开发过程中的费用记入当期损益,采用费用化处理。
这种处理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自创无形资产价值不能全部体现出来,甚至导致知识产品的成本计量严重失真,对于投资人利用提供的信息做出投资决策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企业应该对自创无形资产研究和开发支出尽量资本化。
由于研究费用与新产品或新工艺的生产或使用及给企业带来效益的确定性较差,应在费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直接记入当期损益,并且在以后会计期间也不确认为资产。
对于研究活动—— 初步智力成果,采取费用化处理;对于开发项目由于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应该采取资本化处理方法。例如,对有些随同固定资产硬件系统一起投入的软件系统(如计算机软件系统)可考虑与固定资产硬件系统合并在 “固定资产”科目核算。
2、对有确切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专有技术等采用加速摊销法中的年数总和法进行摊销。对于没有确切年限的非专利技术,可以不作摊销,为了对这一类无形资产进行价值补偿,可以建立“无形资产信息系统”规范无形资产管理与衡量无形资产价值。
对无限寿命的无形资产,如外购商誉,则不应当摊销。外购商誉能在多方面起作用,难以分清其在各方面作用的权重,对于这类无形资产应采用定期评估的方法,定期调整帐面价值。
7. 无形资产当月增加当月计提折旧吗
无形资产当月增加当月计提折旧,当月减少当月不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当月增加当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当月任然计提折旧。
8. 购进固定资产的当月需要计提折旧吗
根据最新《企业会计准则》里面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规定,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不管是购入的固定资产还是接受投资和捐赠的固定资产;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不管是处理的固定资产还是交换的固定资产;
折旧范围
1、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房屋建筑物;
(2)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
(3)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2、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3、特殊情况
(1)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帐,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当期计提的折旧作为当期的成本、费用处理。
(2)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照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3)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8)无形资产折旧当月购入当月计提折旧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一、年限平均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二、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又称变动费用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三、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
类型:在具体实务中,加速折旧方法又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两种。
1、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2÷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 12
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因此,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净值低于其预计净残值以下。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 100 %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某设备预计使用5年,则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为15(5+4+3+2+1)。第2年时尚可使用寿命为4,此年的年折旧率为4/15。
9. 固定资产是否当月计提折旧无形资产呢
固定资产购买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其开始计提折旧,处置当月照常提折旧。
无形资产购买当月,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提摊销。
10. 无形资产是不是从购入当月就开始计提折旧
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