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利息调整本期摊销额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利息调整本期摊销额与实际利率法相关。
实际利率法又称“实际利息法”,是指每期专的利息费用按实际属利率乘以期初债券账面价值计算,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即为本期(摊销的溢价或折价)。
计算方法:
假设不考虑本金的收回以及资产减值因素,
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累计利息调整摊销额
也等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借方余额+“利息调整”借方余额(贷方余额以“-”列示)+“应计利息”借方余额,即账面价值,在持有期间将“利息调整”明细账户余额摊销至零。
(1)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贷方扩展阅读:
金融资产(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即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㈡ 利息调整什么意思啊 借方摊销还是贷方摊销啊通俗解释 谢谢
利息调整是指利息上涨或者下降的意思,应该在借方摊销。
因为财务费用在会计分录中应该做在借方。
㈢ 应付债券中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的余额为负数是怎么回事
应付债券一利息调整,借方表示发行债券时的折价以及摊销的溢价,贷方版表示发行债券时的溢价权以及摊销的折价。例如: \r\n(1)发行2年期债券面值10万,发行价格12万,年利率10%,直线法摊销 \r\n借:银行存款 12 \r\n贷:应付债券-面值 10 \r\n-利息调整 2 \r\n借:财务费用 1 \r\n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0.2 \r\n贷:应付利息 1.2 \r\n(2)发行2年期债券面值10万,发行价格8万,年利率10%,直线法摊销 \r\n借:银行存款 8 \r\n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 \r\n贷:应付债券-面值 10 \r\n借:财务费用 1 \r\n贷:应付利息 0.8 \r\n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0.2\r\n希望采纳
㈣ 持有至到期投资处置,怎么算核算分录是什么 利息调整在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尚未摊销的贷方余额表示
2011年1月1日购入时面值是3000万,持有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在贷方,所以是折价购入,回摊余成本三年按实际利率法答摊销,每年都要确认投资收益,最终要达到购入时的面值,到了2013年1月1日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贷方余额48万等于就是还有48万没有确认为投资收益,这个时点的摊余成本应该是3000万-48万=2952万再-减值准备60万+应计利息余额300万=账面价值3192万。利息调整贷方余额就是“”我花10块钱买到15块钱的东西赚了5块钱我要在5年每年年末确认1块钱利得,第四年我把东西卖了16块钱,第四年投资收益就是赚的是16-10-4=2。
㈤ 计提利息时利息调整在贷方,然后支付利息时利息调整要不要做分录
不一样。 支付利息的会计分录: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存款人或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付利息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资产负债表日,应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借记“利息支出”、“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等科目。 ②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费用。实际支付利息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具体的账务处理为: (依)确认应付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贰)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⑷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利息。 计提利息要分几种情况 一、 预提借款利息(只要说到了预提利息,就说明利息肯定没有支付)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 二、借款支付利息(支付利息,那么银行存款减少,在贷方) 依、如果支付的是以前月份的利息,那么应付利息减少,应付利息是负债,负债的减少在借方 借:应付利息或长期借款(以前月份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贰、支付当月利息,则按照权责发生制,直接计入财务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㈥ 利息调整在贷方是表示什么,如何计算债券利息调整余额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分别表示什么
主要看你是溢价发版行还权是折价发行,
如果溢价发行: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面值
——利息调整
如果折价发行:借:银行存款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应付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借贷方余额只是代表你调整后的剩余
㈦ 利息调整如何判断是记在借方还是贷方
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科目的二级明细科目中,会有利息调整的科目。
简言之,利息调整是指债券投资的票面金额与 债券的摊余成本的差异。 而摊余成本是我们核算债券类金融资产的基本方法之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就是基于摊余成本法。而债券类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虽 然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但也需要考虑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之间的差异 进行账务处理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因此在初始确认时,利息调整借方余额体现为摊余成本高于 投资成本的金额,贷方余额体现摊余成本低于投资成本的金额。
PS: 要关注购买手续费的账务处理,此处不赘述。
可以参考: 1、注册会计师辅导教材,《会计》,2011年后任意版本,“金融资产” 章节相关账务处理。
2、《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附录“主要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㈧ 这道题为什么选B
中级实务第八抄章内容,
折价购买债券的分录: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1000
贷:银行存款 90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100
摊余成本实际就是该债权的账面价值,即面值减去尚未摊销利息调整。
期初债权投资-利息调整贷方金额100元,可以理解为待摊销利息调整,每期计提利息收入(实际利率
法计算)与应收利息(票面利率法计算)的差额,可以理解已计提的利息调整(借方金额),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100-已计提的利息调整。望采纳,可交流!
㈨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处置时,未摊销的利息调整还用结转吗为什么需要结
未摊销的利息调整,一级科目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属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的一部分,出售的时当然要记到对应的借贷方,这个,有什么不明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