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次摊销法怎么计算
一次摊销法是指在来低值易耗品领自用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的摊销方法.适用于价值较低,使用期短,一次领用不多的物品.
借: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
报废时,残料价值应冲减有关的成本费用
借:原材料等
贷: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
分次摊销法是指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按预计的使用时间,分次将平均价值摊入费用的摊销方法.这种摊销方法费用负担比较均衡,适用于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物品.
领用时
借:待摊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
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
报废时,残料价值冲减有关的成本费用
借:原材料等
贷: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
五五摊销法即五成摊销法,是指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摊销一半,报废时再摊销一半的摊销方法。这种方法,计算简便,但在报废时的摊销额较大,均衡性较差.
管理用传真机可以采用分次摊销法
『贰』 如何分产品核算原材料的成本分摊
因为产出数和领用数量不一致导致产品金额和实际的有差异。可以把实际金额除以产出的产品得出单件价格,然后再乘以各产品的产出数量,就对上了。
384.8÷(192+304)=0.775806元
A产品:192×0.775806=148.95元
B产品:304×0.775806=235.85元
如果A产品和B产品的原料用量不同,要根据实际用料的比例来乘以产品的产出数量,再来计算实际单价再乘以各自产品的数量就可以了。
『叁』 材料成本怎么分摊
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
计算公式如下: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
以上方法可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也可采用按定额消耗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公式如下: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材料单价÷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单价
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4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斤;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8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5.5公斤。试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
答案:
方法一:
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4=560(公斤)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5.5=440(公斤)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200÷(560+440)=1.2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560×1.2=672(公斤)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440×1.2=528(公斤)
合计1200(公斤)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672×4=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528×4=2112(元)
合计4800(元)
方法二:
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4=560(公斤)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5.5=440(公斤)
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4)÷(560+440)=4.8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560×4.8=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40×4.8=2112(元)
合计4800(元)
材料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及其帐务处理
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肆』 怎么计算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的摊销
一般都是加权平均计算的,领用材料成本=领用材料数量*发出材料平均单价
发出材料平均单价=(期初库存金额+本期入库金额)/(期初库存数量+本期入库数量)
分配方法很多了。一般用约当产量法和定额比例法的比较多。
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未完工的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其分配的方法归纳起来有7种: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是指当月发生的成本全部有完工产品负担,这种方法适合月底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2、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
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是对各月在产品按年初在产品成本计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少,或者虽然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多,但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起伏不大的产品。
采用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的方法,对于每年年末在产品,则需要根据实际盘存资料,采用其他方法计算在产品成本,以免在产品以固定不变的成本计价延续时间太长,使在产品成本与实际出入过大而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导致企业存货资产反映失实。
3、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是月底在产品只计算其所耗直接材料成本,不计算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这种方法适合月底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且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产品。
4、约当产量比列法
是将月底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产成品应负担的比例来分配;适用于月底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
5、在产品按固定成本成本计算法
月底在产品成本固定不变,在年底时应当根据实际盘点的在产品数量,具体计算在产品成本,在以此计算12月份产品成本。此种方法适用于月底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变化不大的产品,也适合于月底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6、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月底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该种产品本月全部成本减去按定额成本计算的月底在产品成本,余额作为完工产品成本;这种方法是事先经过调查研究、技术测定或按定额资料,对各个加工阶段上的在产品,直接确定一个单位定额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月底在产品数量变化不是很大的产品。
7、定额比列法
定额比例法是产品的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中,原材料费用按原材料费用定额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工资和福利费、制造费用等各项加工费用,按定额工时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
『伍』 会计的成本核算、材料摊销有哪几种方法
核算成本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品种法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 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 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3、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
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4、分类法
(1)定义
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
(4)适用范围
分类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如:鞋厂、轧钢厂等。
5、ABC成本法
从70年代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作业成本法(ABC法),现在,已经被很多国家采用。它是一种将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不按传统的(以车间为费用归集和分配对象)方法,而是以“作业”为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间接费用,使成本的计算更加合理。由于它只是间接费用的一种分配方法,因此,企业实际上还要结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
材料的摊销方法
(一)一次摊销法
“一次摊销法”是指在领用周转材料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计入成本、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易腐、易糟的周转材料,如安全网等。
(二)分期摊销法
“分期摊销法”是根据周转材料的预计使用期限分期摊入成本、费用。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经常使用或使用次数较多的周转材料,如脚手架、跳板、塔吊轨及枕木等。
其计算公式如下:
周转材料每期摊销销额=周转材料计划成本×(1-残值占计划成本%)/预计使用期限
(三)分次摊销法
“分次摊销法”是根据周转材料的预计使用次数将其价值分次摊入成本、费用。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使用次数较少或不经常使用的周转材料,
其计算公式如下:
周转材料平均每次摊销额=周转材料计划成本×(1-残值占计划成本%)/预计使用次数
周转材料本期摊销额=本期使用次数×周转材料平均每次摊销额材料本期摊销额=本期使用次数×周转材料平均每次摊销额
(四)定额摊销法
“定额摊销法”是根据实际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和预算定额规定的周转材料消耗定额,计算确认本期摊入成本、费用的金额。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模板的周转材料。
其计算公式如下:
周转材料本期摊销额=本期实际完成的单位工程量×单位工程量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
『陆』 原材料的成本怎么核算
1、结存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公式:
答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
(1)材料成本差异如果是贷方余额,就是减;如果是借方余额,就是加。
(2)同理,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时,(期初材料成本差异+本期购入材料成本差异)/(期初原材料金额+本期购入原材料金额),这里的材料成本差异也是:借方用“+”号,贷方用“-”号。
(3)原材料账户的金额都是用计划价*数量算出来的;
实际金额-计划价*数量=材料成本差异;
(4)以上公式算出来是负数,就记在材料成本差异贷方;如果是正数,就记在材料成本差异借方。
“原材料”科目用于核算库存各种材料的收发与结存情况。在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时,本科目的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柒』 原材料怎么按什么比例分摊到各部门
只能在领用的时候做区分,凭证根据领用部门做辅助核算。
『捌』 原材料具体怎么分摊
如果有各个型号的实际耗用量则按实际耗用量分摊;没有实际领用数量则按照不同规格产品的消耗定额(亦可按生产该品种的工资定额)根据领用量分摊;当然要考虑材料的损耗、保管费用等。详见产品成本核算中的“品种法”
『玖』 成本核算方法及摊销方法
财务,会计制度(07年新会计制度)
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一次转销法版,五五摊销法,分次摊销法)
折旧方权法(固定资产的折旧的方法有很多,列举: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直线法等等)
成本核算方法(核算成本可以用实际成本,重置成本,公允价值)
会计核算软件(一般是用金蝶或是用友,没有就不写)
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