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固定使用费应分摊至

固定使用费应分摊至

发布时间:2021-04-11 12:46:11

① 怎样核算固定资产折旧以及分摊折旧费用

折旧方法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基本上即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
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一、年限平均法
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二、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三、年数总和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年,残值为Y,则第M年计提折旧为(X-Y)*(N-M+1)/[(N+1)*N/2]。
四、双倍余额递减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N足够大)年,残值为Y。
则第一年折旧C<1>=X*2/N;
第二年折旧 C<2>=(X-C<1>)*2/N
第三年折旧 C<3>=(X-C<1>-C<2>)*2/N
··· ···
最后两年需改为直线法折旧。

会计分录

1、取得 价值构成(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价款(含增值税)+运杂费+包装费+安装成本+税金+(资本化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合差价+分摊的工程人员工资++专业人员服务费+其他间接费用(契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等
A、外购不需安装的
借:固定资产
[2]贷:银行存款
B、外购需安装的 (1)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买价、运杂费等)
(2)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安装费等)
(3)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结转
C、自行建造 (1)购买工程物资借:工程物资(含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2)领用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3)领用该企业产成品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帐面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4)领用该企业外购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工程物资转做企业存货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工程物资
(6)联合试车发生费用 借:待摊费用……………………一年内摊销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费用
原材料…………使用该企业外购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应付工资……………应支付的工资
(7)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 借:在建工程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8)完工交付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9)改扩建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等)
(10)改扩建变价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贷:在建工程
(11)参照预计可收回净额①与改扩建+(原成本-累计折旧)②熟低确认新的投资成本
借:固定资产
营业外支出………②>;①时
贷:在建工程
D、投资者投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股本)
E、债务重组(1)收到补价 借: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固定资产
贷:应收账款
(2)支付补价 借:固定资产
贷: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F、非货币性交易换入(举例)
(1)收到补价
确认的收益=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 *(换出资产)帐面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
*应交税金和教育费附加
借: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
(2)支付补价 借:固定资产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银行存款
G、接受捐赠 (1)借:固定资产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
(2)借:待转资产价值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准备
H、无偿调入(按调出单位帐面价值+相关税费) 借: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
银行存款
I、盘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
入帐价值:1)市价-依新旧程度估计的损耗
2)预计未来现金流量(1不可使用情况下)
(1)借:固定资产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J、出包工程(1)付款或补付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x 工程
贷:银行存款
(2)完工交付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K、租入(暂略)
L、融资租赁 (1)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需安装的先入在
建工程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2)分期付融资租赁款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贷:银行存款
(3)期满,资产产权转入企业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融资租赁费用暂略
2、固定资产折旧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A、年限平均法(略)
B、工作量发(略)
C、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一年=固定资产价值* 2/使用年限
第二年=(固定资产价值-已提折旧)*2/使用年限
依此类推
倒数第二年=(固定资产价值-已提折旧-净残值)/2=最后一年
D、年数总和法
总年数(即分母数)=n+(n-1)+(n-2)+………+2+1 n 为可使用年限
分子:第一年=n;第二年=n-1………依此类推 倒数第二年=2;最后一年=1
举例:
(1)可使用年限为 8 年
分母=8+7+6+5+4+3+2+1=36 第一年比例=8/36
(2)可使用年限为 5 年
分母=5+4+3+2+1=15 第二年比例=4/15
3、后续支出 注意:(1)汽车修理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2)固定资产装修入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装修 (两次装修之间
提完折旧,未提完,一次全部记入营业外支出)
4、处置
第一步: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应交税金等)…………………支付的费用
A、投资转出 借:xx投资
贷:固定资产清理
B、捐赠转出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C、债务重组 借:应付账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D、非货币性交易换出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
贷:固定资产处理
C、D参照前例,双方均可能涉及“营业外收入-xx 收益 (或支出-xx 损失) ”
E、无偿调出 借:资本公积-无偿调出固定资产
贷:固定资产清理
F、盘亏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G、出售、报废
(1)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税率 5%) }……………发生的清理费用

② 固定资产购置费怎么分摊按照什么标准

你所指的购置费是指在购买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吧!如果是购买固定资产发生的差旅费,人工等可计入当期费用,运输费、安装等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不需要分摊!

③ 为什么需要将固定制造费用分摊到部门

你们的企业应该是工业企业,那么你所提到的制造费最终是要分摊到产品成本里面,但是首先可以分摊到生产部门和辅助生产部门,这样方便核算。

④ 固定资产的费用按多长方法分摊

2008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五十九条和第六十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新税法在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方面与会计口径一致,由企业自行确定,但折旧方法税法要求须采用直线法,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也有最低限定,所以各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和净残值时须综合考虑会计和税法的不同要求,以进行合理的纳税调整。

⑤ 费用分摊怎么分

能说详细点不?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计提折旧;房屋投入使用后所发生的房屋装修费,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和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九条和第七十条的规定:如果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一)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属于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如果不属于上述的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则根据实施条例第七十条规定,作为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一般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由企业提出申请,并在变更年度前报主管财政机关批准。
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和年数总和折旧法都属递减折旧法。采用这两种折旧方法的理由,主要是考虑到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它的效率或收益能力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它的修理费用要逐年增加。为了均衡固定资产在折旧年限内各年的使用费,固定资产在早期所提的折旧额应大于后期所提的折旧额。
首先是摊销方法问题: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摊销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和“分次摊销法”。这里的“分次摊销法”包括“五五摊销法”、“分期平均摊销法”和“降等摊销法”。
其次是摊销核算的操作问题:
“分次摊销法”下,要求在“低值易耗品”帐户下设置“在库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和“低值易耗品摊销”三个二级帐户,分别核算库存未用低值易耗品成本、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的历史成本和已用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摊销额。
再次是低值易耗品控制问题:
在“一次摊销法”下,由于在低值易耗品初次投入使用时就一次性将其全部价值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帐面不再反映已投入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因此在低值易耗品使用寿命期内,已用而尚未报废的低值易耗品就形成了帐外资产,这无疑增加了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难度。同时,“一次摊销法”也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尤其是对大额、耐用低值易耗品。而“分次摊销法”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最后是“五五摊销法”问题:
在三种分次摊销法中,“五五摊销法”的会计核算操作最简便,它既不需要象“分期平均摊销法”那样要求确定摊销期限,也不需要象“降等摊销法”那样要求确定低值易耗品等级及各等级单位价值标准,只需在低值易耗品投入使用和报废时各摊销其价值的50%就行了。此外,与“一次摊销法”相比,“五五摊销法”下,不会形成帐外资产。
但,在低值易耗品使用寿命期的后半程,“五五摊销法”会导致“资产负债表”中虚列资产。因为,在低值易耗品使用寿命期的后半程,其实际价值已低于其帐面价值(即:其实际价值已低于其原取得成本的50%),会导致这段时间少计成本、费用,以致在“资产负债表”中虚列“存货”金额以及在“损益表”中虚列利润。这显然不符合谨慎性原则要求。或许这也正是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下多数人不愿采用“五五摊销法”的真正原因

⑥ 固定资产折旧除了分摊给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外,还能分摊到哪些科目

固定资产折旧除来了分摊给管理费用和自制造费用外,
1,还可以分摊到单位的基建项目投资相关科目、因为基建投资没有另行建筑基建办公室,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理应分摊,
2,单位出租的房屋建筑,单位自己没有使用收到租金,折旧应当由租金中摊销一部分

⑦ 服务费可以和设备一同记入固定资产么服务费金额如何分摊到设备中去呢

如果你说的服务费是安装调试费,可以计入该固定资产原值。

如果你说的服务费是后续使用中的售后收费项目,可以对象化处理,即与生产相关的计入制造费用;与管理相关的计入管理费用;与销售或门店相关的计入销售费用。而这部分费用不能资本化处理,即你说的分摊到设备中去。

⑧ 固定费用包括哪些

固定费用,是指短期内不随企业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费用。如银行贷款利息,管理人员工资、设备折旧,厂房折旧等,它与可变费用对称。实际上,固定费用分摊到产品中的份额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产量越大,固定费用所占的份额越小。

一、固定费用保障倍数指标:

固定费用保障倍数指标是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将所有长期债务都考虑了进去。固定费用保障倍数至少要等于1,否则说明企业无力偿还企业到期的长期债务。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很明显,偿还固定经营费用能力的不足会威胁到企业的经营,使企业的经营难以保持良好的状态。许多关于经营资本的协议中都明显规定,企业必须将固定费用保障倍数比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这一规定能够保证借款人得到偿付。

二、计算公式:

固定费用保障倍数=(支付税收和利息之前的利润+租借债务)/(全部利息费用+租借债务)

保障倍数指标的运用固定费用保障倍数指标是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将所有长期债务都考虑了进去。固定费用保障倍数至少要等于1,否则说明企业无力偿还企业到期的长期债务。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很明显,偿还固定经营费用能力的不足会威胁到企业的经营,使企业的经营难以保持良好的状态。许多关于经营资本的协议中都明显规定,企业必须将固定费用保障倍数比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这一规定能够保证借款人得到偿付。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固定费用包括哪些?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⑨ 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应分摊计入某个会计期间的成本费用,称为什么呢

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应分摊计入某个会计期间的成本费用,称为计提的折旧;
计提折旧,是公司财务处理时,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是未实际支付的折旧费用。计提折旧,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是未实际支付的折旧费用。计提:1、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2、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计提折旧时需要区分会计期间和折旧期间,这两者所指的期间不一定相同。折旧期间指的是开始计提折旧时依次顺延的年限,比方说从2000年3月开始计提折旧,对于折旧而言的第一年是2000年3月到2001年3月;而会计期间在我国通常是指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阅读全文

与固定使用费应分摊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火石创造笔试题 浏览:545
河南医院转让 浏览: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总结 浏览:359
贝伦斯发明 浏览:242
马鞍山汇通大厦地址 浏览:278
医疗纠纷鱼骨图 浏览:473
证书挂靠举报 浏览:791
顺义区工商局 浏览:973
马鞍山华成金属资源有限公司 浏览:306
宗地土地使用权价格 浏览:795
2020年知识产权大会召开 浏览:48
有限责任公司认缴期限 浏览:282
我爱发明抓鱼 浏览:392
马鞍山大台北 浏览:9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个人工作总结 浏览:662
租房纠纷怎么诉讼 浏览:487
定额发票有效期查询 浏览:430
北人亲情卡有效期 浏览:70
听证会公告期限 浏览:303
根据著作权的规定 浏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