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
支付的40万税费应该入无形资产的初始确认成本。
无形资产通常是按实际成专本计量,即以取得无形属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对于不同来源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初始成本构成也不尽相同。
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自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但是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
(1)期间费用计入无形资产成本扩展阅读:
确定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应考虑的因素:
(1)运用该资产生产的产品通常的寿命周期、可获得的类似资产使用寿命的信息;
(2)技术、工艺等方面的现阶段情况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估计;
(3)以该资产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市场需求情况;
(4)现在或潜在的竞争者预期将采取的行动;
(5)为维持该资产带来经济利益能力的预期维护支出,以及企业预计支付有关支出的能力;
(6)对该资产控制期限的相关法律规定或类似限制,如特许使用期、租赁期等;
(7)与企业持有的其他资产使用寿命的关联性等。
B. 第六章 无形资产成本计入和不计入内容的区别
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内容
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版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权出,其中,包括发生的专业服务费用、测试无形资产是否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费用等。
不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内容
不包括为引入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计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其他间接费用,也不包括在无形资产已经达到预定用途以后发生的费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后所发生的支出,不构成无形资产的成本。例如,在形成预定经济规模之前发生的初始运作损失,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之前发生的其他经营活动的支出,如果该经营活动并非是为使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必不可少的,有关经营活动的支出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构成无形资产的成本。
C. 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项目成本或产品成本的费用。它不直接发生于生产过程,很难判断所归属的项目或产品是谁,但却比较容易确定发生的期间,因而在它们发生时便从当期损益中直接扣除。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经营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
一、管理费用
地勘单位管理费用是指地勘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一)管理费用的内容
管理费用按其性质和用途可划分为:管理部门经费和其他管理费用。管理部门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差旅费、家具用具费、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和修理费、房租水电费等;其他管理费用包括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与开发费、排污费、绿化费等。
(二)管理费用的账务处理
地勘单位应设置“管理费用”科目,用以核算和反映其管理费用的支出及结转情况,并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地勘单位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材料”、“应付工资”、“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累计折旧”、“应交税金”、“应付福利费”、“坏账准备”等科目。期末,将本科目借方发生额分配和结转,即借记“未完地质项目支出”、“收益”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因国家预算内地勘工作实行完全成本法,因此要按一定比例摊入管理费用并计入地质项目,余下部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国家预算内地勘工作应摊入管理费用的比例可根据当期(每月)国家预算内地勘工作、社会地勘工作、自筹地勘工作、多种经营及其他业务的实际成本所占比例来计算。一般来说,管理费用的结转期应与成本费用的结转期相一致,以便准确地计算各期的节余与收益总额。
二、经营费用(营业费用、销售费用)
经营费用是指地勘单位在从事对外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在销售环节的各种费用。具体包括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专设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费用。
地勘单位应设置“经营费用”科目,用以核算和反映经营费用支出和结转情况,同时按经营费用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地勘单位发生的经营费用,借记“经营费用”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等科目,期末结转时,借记“收益”科目,贷记“经营费用”科目。
三、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地勘单位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因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利息支出,分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在未交付使用或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利息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竣工决算后发生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购建固定资产的借款暂存银行发生的利息收入,应冲减利息支出。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冲减购建成本中的利息支出;竣工决算后发生的,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
发生的汇兑损益,应比照利息支出和利息支出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地勘单位应设置“财务费用”科目,用以核算和反映财务费用的支出和结转情况,同时按照财务费用的支出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地勘单位发生的财务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预提费用”、“银行存款”等科目;发生利息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期末结转财务费用时,借记“收益”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D. 期间费用是否计入营业成本
一、期间费用不计入营业成本。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发生的不能计入特定核算对象的成本,而应计入发生当期损益的费用。 期间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之所以不计入特定的成本核算对象,主要是因为期间费用是企业为组织和管理整个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与可以确定特定成本核算对象的材料采购、产成品生产等没有直接关系,因而期间费用不计入有关核算对象的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期间费用一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类。
二、与产品成本相比,期间费用有如下几个特点:
(1)与产品生产的关系不同。期间费用的发生是为产品生产提供正常的条件和进行管理的需要,而与产品的生产本身并不直接相关;生产成本是指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它们应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有关的产品中去。
(2)与会计期间的关系不同。期间费用只与费用发生的当期有关,不影响或不分摊到其他会计期间;生产成本中当期完工部分当期转为产品成本,未完工部分则结转下一期继续加工,与前后会计期间都有联系。
(3)与会计报表的关系不同。期间费用直接列入当期损益表,扣除当期损益;生产成本完工部分转为产品成品,已销售产成品的生产成本再转入损益表列作产品销售成本,而未售产品和未完工的产品都应作为存货列入资产负债表。
(4)期间费用计入无形资产成本扩展阅读:
期间费用结转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结转是在期末进行的,期末结转期间费用的方法有两种:
一、表结法
表结法即用“利润表”结转期末损益类项目,计算体现期末财务成果的方法。每月月末只结出损益类科目(包括期间费用)的月末余额,但不结转到“本年利润” 科目,只有在年末结转时才使用“本年利润”科目。
“本年利润”科目集中反映当年利润财务费用的本月发生额合计并填入利润表的本月栏,将本月余额填入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栏,科目不结转。
表结法在平时直接在利润表结转,省去了转账环节并可以从科目余额得出本年累计的指标,同时并不影响利润表的编制及有关损益指标的利用。到了年末再使用账结法结转整个年度的累计余额。
二、账结法
账结法是通过编制记账凭证来完成损益结转工作的方法。即在账上每月进行损益类科目(包括期间费用)的结转,每月末结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余额,并从科额的反方向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期间费用的3个科目在月末结转后均无余额。企业各月的财务成果,直接体现在“本年利润”科目中,将各月利润累计即可求得当期累计实现的财务成果。
账结法的优点是各月均可通过“本年利润”科目提供其当期利润额,记账业务程序完整。但从实用角度讲,采用账结法增加了编制结转损益的工作量。
E. 研究期间费用应该记录管理费用,误计入无形资产了怎么调整
这句话是错误的。正确的表述为:研究阶段发生的无形资产研发支出,在发生回时计入答当期损益;开发阶段发生的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计入当期损益。
会计准则第6 号——无形资产(财政部财会[2006]3 号)第八条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第九条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F. 费用和支出应当计入无形资产入账价值的是
无形资产应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1)外购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2)企业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在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时点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无形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必要支出总和。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所发生的支出应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支出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开发阶段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例题"甲公司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技术,截止2007年12月31日是,发生研发支出合计2 000 000元,经测试该项研发活动完成了研究阶段,从2008年1月1日开始进入开发阶段。2008年发生研究支出300 000元,假定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的开发支出资产化的条件。2008年6月30日,该项研发活动结束,最终开发出一项非专利技术。甲公司应作出如下会计处理:
(1)2007年发生的研发支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等 2 000 000
(2)2007年12月31日,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属于研究阶段的支出:
借:管理费用 2 000 0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 000 000
(3)2008年,发生开发支出并满足资本化确认条件: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300 000
贷:银行存款等 300 000
(4)2008年6月30日,该技术研发完成并形成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300 00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300 000
G. 期间费用的会计核算
期间费用(period cost)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 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核算方法
企业的期间费用按不同的支付方式, 期间费用的核算程序.分为直接支付、转账摊销、预提待付和已付待摊四种情况。下面分别按照这四种情况说明其核算方法。
(1)直接支付费用
直接支付费用是指以货币资金支付本期发生的费用。如“营业费用”中的进货运杂费、装卸费、广告费、经营人员工资;“管理费用”中的管理人员工资。业务招待费、诉讼费;“财务费用”中的手续费等。由于这些费用在本期发生、本期支付并由本期负担,所以会计核算比较简单。在支付款项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营业费用(或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转账摊销费用
转账摊销费用是指不需要通过货币结算,而是以转账方式摊销计入本期的费用。如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等。
(3)已付待摊费用
已付待摊费用是指企业为正确计算财务成果,对一次支出而在若干期间受益的费用采用待摊方式计入以后各期的费用。按摊销期长短的不同,已付待摊费用分为两类,一类是摊销期在一年以内的短期待摊费用,如企业支付的第二年房租、第二年财产保险费及一次缴纳的数额较大的印花税等。另一类是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如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和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等。
摊销期在一年以内的短期待摊费用在支出时,应先记入“待摊费用”账户。该账户属于流动资产性质的资产类账户,支出时记入借方,分期摊销时记入贷方,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已支出但尚未摊销的短期待摊费用。其明细账户是按费用种类设置的。
例:华元公司于2001年12月20日以银行存款支付下一年营业用房房租360000元。
①支付时,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摊费用——营业用房房租 360000
贷:银行存款 360000
②2002年每月应摊销30000(360000÷12)元。1月份摊销时,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租赁费 30000
贷:待摊费用——营业用房房租 30000
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待摊费用是通过“长期待摊费用”账户进行核算的,摊销时应分别不同项目记入有关费用账户。
(4)预提待付费用
预提待付费用是指企业为正确计算财务成果,均衡不同期间的费用负担,对应由本期负担但本期尚未支付的费用,采用预提方式记入本期的费用。预提待付费用按预提时使用核算账户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预提时通过“预提费用”账户核算的,如预提租金、预提利息、预提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等。第二种情况是在预提时通过“应付福利费”或“其他应付款”等账户核算的,如前面讲到的预提职工福利费和预提工会经费等。
H. 已计入各期间费用的研究费用,在该项无形资产获得成功并依法
已计入各期费用的研究费用,在该项无形资产获得成功并依法申请专利时,再将原已计入费用的研究费用予以资本化。(X )
正确的是:
已经计入各期费用的研究费用,在该项无形资产获得成功并依法申请取得专利时,不得再将原已计入费用的研究费用资本化。
I. 无形资产摊销时是计入费用还是成本
根据新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应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专但如属果某项无形资产是专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其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是通过转入到所生产的产品中体现的,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应计入产品成本。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J. 无形资产已经达到预定用途后发生的费用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吗求助大神 财务会计
无形资产已经达到预定用途后发生的费用不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直接计入当回期损益?
至于你问的为什么答无形资产已经达到预定用途后发生的专利申请费律师费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呢。
因为你还没为无形资产申请专利,根本就不属于已经达到预定用途!!!也就是说,在申请专利之前,开发支出还不能结转为无形资产,专利下来之后,才能称之为无形资产。所以专利申请费律师费应当计入无形资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