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持有至到期投资练习题
本题的题目不明,其中数字间的关系有误,无法计算,请检查题中的数字输入的正确性!票面年利率与实际年利率太接近了,无法在合理的期间将利息调整部分摊完的,所以很可能是实际利率的应用有错误!
⑵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分录题
09.1.3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5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 此题票面利率肯定等于实际利率,因为无利息调整。
09.12.31 借:应收利息 50000
贷:投资收益 50000(500000*10%)
由于曾提减值准备,故账面价值=500000-20000=480000
10.1.5 出售一半时 借:银行存款 235000
持有至到期减值准备 10000 [(250000/500000)*20000]
投资收益 5000(差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250000
剩余重分类: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470000
持有至到期减值准备 10000 [(250000/500000)*2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25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30000
⑶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算题
【答案】C
【解析】2007年1月1日购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00
——利息调内整 88.98
贷:容银行存款(2078.98+10) 2088.98
2007年12月31日,计算利息:
应收利息=面值2000×票面利率5%×期限1=100(万元)
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2088.98×实际利率4%×期限1=83.56(万元)
借:银行存款 100
贷:投资收益 83.56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00-83.56)16.44
2007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2088.98-16.44=2072.54(万元)
⑷ 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公式如下:
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 + 本期按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 - 本期收回的本金和利息 - 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哪种应收利息都会带来增减变动。对于选项A、B中到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区别主要在于实际利率的计算,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的各期的分摊。
希望对你的问题有所帮助。
⑸ 甲公司2006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一批票面利率为6%、面值为100000元,期限为5年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支付银
1、做第一步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00
-利息调整 8111
贷:银行存款 91889
要记住,持有至到期投资以面值(成本)和溢价或折价(利息调整)为初始确认金额,这里就是91889,期初摊余成本要对确认金额进行下列调整:(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所以,这里的初始确认金额为91889
2、 我们要确认利息
做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 6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1351.13
贷:投资收益 (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91889*8%=7351.13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已收回本金-已发生减值损失
06期末摊余成本=91889+7351.13-6000=93240.13
⑹ 持有至到期投资 摊余成本计算公式
持有至到期投资 摊余成本计算公式: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版金±累计摊销权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简介: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⑺ 持有至到期投资例题
例]赛博公司2007年1月1日购入不准备在年内变现的A公司债券一批,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票面利率8%,债券面值100000元,期限5年,实际支付价款92278元,无交易费用。该债券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归还本金并付最后一次利息。赛博公司购入债券时的实际市场利率为10%.赛博公司应作会计处理如下:
(1)购入债券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成本)10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7722
银行存款92278
(2)按期计算投资收益并摊销折价。采用实际利率法,持有至到期投资折价摊销表如表1所示。
计息日期 应收利息 投资收益 利息调整 债券摊余成本2007.1.1 92278 2007.7.1 4000 4614 614 92892 2008.1.1 4000 4645 645 93537 2008.7.1 4000 4677 677 94214 2009.1.1 4000 4711 711 94925 2009.7.1 4000 4746 746 95671 2010.1.1 4000 4783 783 96454 2010.7.1 4000 4823 823 97277 2011.1.1 4000 4864 864 98141 2011.7.1 4000 4907 907 99048 2012.1.1 4000 4952 952 100000
(3)2007年7月1日收到第一期利息并摊销折价时:
借:银行存款4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614
贷:投资收益4614
(4)2007年12月31日,确认第二期利息并摊销折价:
借:应收利息4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645
贷:投资收益4645
(5)2011年11月1日,赛博公司将A公司债券全部出售,所得价款为102417元,其中包括4个月的未收利息4/6×4000=2667元。
确认4个月的利息并摊销折价:
借:应收利息2667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635
贷:投资收益3302
出售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102417
投资收益567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成本)10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317
应收利息2667
请参看
http://wenku..com/view/ff6c3dd8ce2f0066f533226b.html
⑻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怎么计算啊例题:某公司支付1000元购入5年债券,面值1250,票面利率
摊余成本是把实际利率计算的收益和票面收益的差额,调整摊余成本。1000元债券,票面收版益每年59元,实际权利率为10%,第一年就产生41元的差额,摊销利息调整账面余额。会计处理,购买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
贷:银行存款1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50
第一年摊销:票面利息 1250X4。72%=59,实际利息:1000X10%=100,差额41元,调整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1
贷:投资收益100
第二年摊销时,计算实际收益以1000+调整部分41元为基础,1041X10%=104.10元,调整104.1-59=45.10元,会计处理:
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5.10
贷:投资收益104.10
以后年度同样处理,以上年度摊销的持有到期投资账面余额为基础计算实际收益。最后一年的利息调整以余额为准,可以和计算的收益有少微误差。
⑼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题目分录怎么做
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按其面值:
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所包含的未领取的利息
借:应收利息按支付金额
贷: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进行明细核算。同时,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和出售上有不同的会计分录过程。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的会计分录过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公允价值)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二、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倒挤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等(注意:交易费用计入“利息调整”)。
(三)、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具体会计分录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票面利率×面值)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票面利率×面值)
贷:投资收益(实际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可能在借方)
(9)持有至到期投资累计摊销例题6扩展阅读: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一)会计科目设置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应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科目,用来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价值。此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应当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别和品种。
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其中,"利息调整"实际上反映企业债券投资溢价和折价的相应摊销。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主要账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实际利率法指按实际利率计算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费用的方法,摊余成本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金额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和加上或减去累计摊销额以及扣除减值损失后的金额。
1、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本科目(成本),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2、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本科目(应计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收到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的债券利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收到分期付息、一次还本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支付的利息,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3、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⑽ 初级会计中这个第6题,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应该怎么算,求详细思路和步奏
你好,还是我
A甲公司该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1100+1100×7.53%-1000×10%=1082.83(万元)。
2014年1月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利息调整 100
贷:银行存款 1100
2014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100
贷:投资收益 82.83(1100×7.53%)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7.17
2014年12月31日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为1082.83万元(110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