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特许权使用费关税

特许权使用费关税

发布时间:2020-12-12 22:43:47

① 企业一般需要交哪些税

一、增值税

定义: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增值税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

税率:一般纳纳税人适用的税率有13%、9%、6%、0%等,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税率

适用13%税率: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 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的。

适用9%税率,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

农产品(含粮食)、自来水、暖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食用植物油、冷气、热水、煤气、居民用煤炭制品、食用盐、农机、饲料、农药、农膜、化肥、沼气、二甲醚、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适用6%税率:提供现代服务业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除外)。

适用0%税率:出口货物等特殊业务。

二、企业所得税

定义: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税率: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的比例税率。非居民企业为20%。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台湾地区:台湾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经税收减免后,本土公司税率中位数为20%,而跨国公司为18%。

三、个人所得税

定义: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征收的内容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税率: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比例税率。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四、印花税

定义: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订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因采用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作为完税的标志而得名。印花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设立、领受规定的经济凭证的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税目税率:印花税的税目,指印花税法明确规定的应当纳税的项目,它具体划定了印花税的征税范围。一般地说,列入税目的就要征税,未列入税目的就不征税。印花税共有13个税目。

五、教育费附加

教育费附加是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同级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同级财政部门监督管理,专门用于发展地方教育事业的预算外资金,税率为3%。

六、地方教育费附加

地方教育附加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增加地方教育的资金投入,促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事业发展,开征的一项地方政府性基金。该收入主要用于各地方的教育经费的投入补充,税率为2%。

七、城市维护建设税

定义:城市维护建设税是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依法计征的一种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特征:

1、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分别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同时缴纳;

2、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来源。

税率

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的,税率为7%;纳税人所在地为县城、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所在地不属于市区、县城或镇的,税率为1%。

八、水利基金

水利基金是用于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由中央水利建设基金和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组成,按经营收入的千分之一缴纳。

九、工会筹备金(成立一年后缴纳)

应交工会筹备金=工资总额×2.5%,工会经费=工资总额× 0.004%

十、残疾人保障金(成立三年后缴纳)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为了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资金,按员工人数计算,每年都不一样的标准。

② 为什么进口关税的完税价格中包括特许权使用费,而不包括复制权费,这两种费用有什么区别吗

还是有区别的

③ 进口货物,由卖方直接或间接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是否应计入关税的完税价格中

实付或应付价格调整规定如下:
(一)需要计入完税价格的项目
下列费用或者价值未包括在进口货物的实付或者应付价格中,应当计入完税价格:
1.由买方负担的下列费用:
(1)由买方负担的除购货佣金以外的佣金和经纪费;
购货佣金:指买方为购买进口货物向自己的采购代理人支付的劳务费用。
经纪费:指买方为购买进口货物向代表买卖双方利益的经纪人支付的劳务费用,计入完税价格(如卖方佣金)。
(2)由买方负担的与该货物视为一体的容器费用;
(3)由买方负担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劳务费用。
2.与进口货物的生产和向我国境内销售有关的,由买方以免费或者以低于成本的方式提供,并可以按适当比例分摊的下列货物或者服务的价值:
(1)进口货物包含的材料、部件、零件和类似货物;
(2)在生产进口货物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模具和类似货物;
(3)在生产进口货物过程中消耗的材料;
(4)在境外进行的为生产进口货物所需的工程设计、技术研发、工艺及制图等相关服务。
3.买方需向卖方或者有关方直接或者间接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但是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特许权使用费与该货物无关;
(2)特许权使用费的支付不构成该货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条件。
4.卖方直接或间接从买方对该货物进口后销售、处置或使用所得中获得的收益。
5.与进口货物有关的特许权使用费的确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视为与进口货物有关。

④ 哪些特许权使用费应纳入完税价格缴纳关税

一、特许权使用费应纳入完税价格的理论基础和国际标准
1947年缔结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是一个政府间的多边贸易协定,以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为宗旨,可以称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GATT第七条首次引入了关税估价的基础应为进口产品的“价值(value)”为标准的概念[1] ,这一独立于“价格”和“成本”的概念并未在GATT中得到具体的解释。
针对GATT第七条提出的海关估价标准,20世纪70年代末生效的 WTO《海关估价协定》(CVA, Customs Valuation Agreement)对海关估价的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规定。这也是大多数国家海关估价标准的来源与出处。协定第一条指出,海关计税价格应为产品的“交易价值(transaction value)”即为产品销售价格(selling price)增加或减去协议第八条规定的若干项调整因素(adjustments),其中应当加入“交易价值”的调整因素中即包括第8.1(c)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费。特许权使用费只有应同时满足以下主要标准时,才应纳入“交易价值”:特许权使用费与进口货物有关;特许权使用费由进口方直接或间接的向出口方支付;特许权使用费作为出口方向进口方销售货物的条件;所增加的费用应当依照客观存在的和可量化的数据(objective and quantifiable data)为依据[2]。
我国的海关对于特许权相关的估价办法主要制定在2003年海关总署颁布的第102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进口货物特许权使用费估价办法》中,我国海关估价标准的制定实际上参照了GATT第七条和WTO《海关估价协定》的相关标准。
二、我国海关对于特许权使用费的估价标准
与WTO确立的原则一致,我国海关将与进口货物有关的特许使用权费看作为进口货物价值的一部分。特许权使用费的概念在海关总署第213号和102号令第51条中有明确的定义,其是指“进口货物的买方为取得知识产权权利人及权利人有效授权人关于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著作权、分销权或者销售权的使用许可或者转让而支付的费用”。[3]
根据特许权使用费的定义,其实质上是货物进口方向出口方支付的针对货物所含无形价值的对价,应当作为货物价值的一部分计入进口完税价格。但是,由于大多数企业仅关注货物的有形价值,许多企业在申报进口货物价格时,仅申报了货物本身的价格而未包括货物所包含的无形价值。而特许权使用费则由进出口双方通过另行签署协议的方式单独支付。我国海关在审单和后续稽查的过程中,如发现存在此类特许权使用费的,将会要求企业将该特许权使用费分摊进完税价格中进行补缴进口关税。
1. 案例
但是,并不是所有进出口双方约定的特许权使用费均会被海关纳入完税价格征收关税。例如,一家外国制造企业A在中国设立了一家子公司B,作为A公司产品在中国的制造工厂。A公司产品由诸多零部件组成,其中核心零部件为a部件。A持有产品核心技术并在海外制造产品的核心零部件a,出口到B。B将核心零部件a与其他零部件组装成完成品(a大小与价值约占完成品的1/3左右)后销售给中国客户。为了B工厂能够更好地组装产品,A与B签署了一份技术许可协议,将与产品组装相关的技术授予B使用,由B每年按照产品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向A支付许可费。在该技术许可协议中,双方还约定B不定期的向A购买产品零部件a。
从上述事实可知,B从A进口核心零部件a且B与A签署了特许权协议,该特许权使用费是针对整个产品的组装技术。那么该特许权使用费是否应被纳入零部件a的进口完税价格呢?我们通过分析中国及WTO关于特许权使用费海关估价标准即可得知答案。
2. 我国特许权使用费海关估价标准
根据2014年2月生效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特许权许可费只有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条件时才需要被纳入完税价格:(1)该特许权使用费与所进口货物有关联;(2)构成该货物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条件。
(1)关联性判断标准
对于关联性判断,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进口产品是否附属于特许权或特许权是否附属于进口产品。海关主要秉持如下三个审查原则:
第一,进口货物是否已含有或附有(或进口后即将附加)相关知识产权或其载体[3]。如果进口货物含有特许权使用合同约定的专利、专有技术(或用上述方法生产的)、图片图像等著作权作品、 软件、光盘等或附有(进口后即将附上)商标的,则视为进口货物与特许权使用费有关联。这是判断特许权使用费与进口货物之间关联最为直观的标准。如甲公司向位于中国的乙公司出口某产品,同时双方又另行签署了甲方授权乙在中国使用该产品所含专利技术的特许权使用协议,此种情况下,特许权使用费应纳入该产品进口的完税价格。
第二,进口货物是否可直接销售或轻度加工后即可销售[3]。如针对商标权支付的许可费,进口后附上商标即可直接销售或经过轻度加工后附上商标即可销售。此处的“轻度”加工是指稀释、混合、分类、简单装配、再包装或者其他类似加工;
第三,进口货物是否是为实施特许技术而专门设计制造的[3]。即,以实施出口方授予的特许技术为目的,根据技术实施需要而专门订做的附属产品。如为了实施切削技术,进口毛坯金属制品,或为了实施某项化学合成技术而进口化学品原材料等。
在上述案例中,A企业向B企业出口零部件a, 虽然双方之间存在特许权协议,但是A企业与B企业签署的特许协议是针对产品组装技术(将零部件a与其他零部件组装成另外一种产品)而非零部件a的制造技术,零部件a的生产技术并未许可给B使用。由此可知,零部件a不含有特许权协议所约定的知识产权;其次,B公司进口零部件a后需要将其与其他零部件组装成其它产品,零部件a虽然在完成品的功能上发挥核心作用,但其只是众多零部件的一个,所占完成品比例约为三之一,可见B公司并非仅对零部件a轻加工后直接出售;此外,零部件a显然也不是为了B公司实施组装技术而制造的。零部件a的进口与组装技术特许均以生产完成品为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可得出结论,A与B企业之间的特许权使用费与进口零部件a不存在关联性。
(2)销售限制判断标准
销售限制标准,又称为销售条件标准,即判断特许权授予与货物进口的两个行为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实质上为另一种关联性的判断标准。
第一,进口方支付特许权使用费是否为购买进口货物的前提条件[3]。即,如果进口货物则必须先签署特许权许可协议,货物买卖协议与特许权协议必须同时进行;
第二,进口方支付特许权使用费是否影响合同条件的达成[3]。尤其是在进口货物价格方面,是否因特许权协议的签署降低了货物的进口价格。如果进口方进口一项产品,未签署特许使用协议就无法合法地在中国销售,表明该项进口产品含有相关特许权或与特许权存在关联。
对于销售限制标准,世界海关组织(中国1983年加入世界海关组织,适用世界海关组织颁布的一系列规定)估价技术委员会(WCO, 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Valuation Committee)在2011年4月颁布了《评论25.1》(Commentary 25.1), 该评论虽然是针对《海关估价协定》第8.1(c)中特许权使用费非直接支付给出口方情况时判断方法的解释,但仍对销售限制判断标准有借鉴意义。评论第9条解释说明了判断特许权使用费是否构成销售条件(condition of sale)所应考虑的四个因素:货物销售合同中是否提及特许权使用费;特许权合同中是否提及货物销售;货物销售合同中是否有合同可因一方未支付特许权使用费而解除的条款;特许权合同中是否有如一方未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另一方无权制造或销售含有该特许权的货物[4]。
销售限制标准相较于关联性标准在判断上较为复杂,WCO的《评论25.1》提及的四点考虑因素仅为存在销售限制时可能存在的外部表现,但是是否存在销售限制还是要判断特许权使用费的支付与进口产品的购买是否存在相互依存或互为前提的关系,如果两者必须同时发生且缺少任一项交易,另一项都不能进行则可判断为存在销售限制[5]。
在上述案例中,在A与B的特许协议中约定了进口零部件a的相关事宜,符合《评论25.1》的四个因素之一,似乎产品销售和特许权授予行为两者之间是存在一定相关性,但是如果仔细考量可得知其实两者互不构成限制关系。因为A与B企业是关联企业关系,即使双方不签署许可协议,AB之间还是会存在零部件a的买卖关系(因为A公司设立B公司的目的就在于在中国生产完成品)。但是,在实际审查时,海关可能会将A和B之间的交易作为无关联关系企业间的交易来看待。从独立交易原则的角度,AB公司间的特许权协议与零部件进口行为则可能被认定存在关联性。但是,由于关联系原则与销售限制原则有一项不满足,即可不纳入完税价格计征关税,因此本文所述案例中涉及的特许权使用费不应当纳入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中。
三、企业在类似贸易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对于上述B企业的情况,由于同时存在货物进口和技术许可的情况,如处理不善,很可能遭到海关稽查。届时,企业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向海关解释并提交相关证明资料。即使如此,也有可能因证据不全或提交不及时而导致海关作出企业补缴关税税款的决定。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对于同时签署有特许权协议的进出口企业,可考虑采取如下行动以避免可能产生的问题:
1. 不同法律关系的协议分开签署
首先,与进口货物贸易合同与无关联的特许权协议分开签署。很多企业为了方便,将进出口企业之间相关的商业活动均约定在同一个合同中,如本文案例中,A和B公司之间的零部件买卖和组装技术许可其实并没有实际联系,但均约定在一份协议中。这样的合同签署方式可能引起货物进口和特许权授予存在关联关系的误解。除了两种法律关系的协议应当分开签署外,两份合同中也不要相互提及另外一份合同的内容,如《评论25.1》所述,特许权合同中提及货物销售或进口贸易合同中提及特许权授予均可能被认为构成销售限制。
其次,不同内容的特许权协议亦应当分开签署。如货物进出口双方既存在针对进出口货物的特许权授予也存在其他的不相关的特许权授予,两种不同的特许权不应约定在同一份合同中。这样的约定方式容易让海关人为多项特许权使用费均与进口货物有关联,导致将与本不应计入完税价格的特许权使用费也一并计入了完税价格,导致企业缴纳的税款增加。
2. 特许事项应在合同中尽量详尽的表述
很多企业在签署特许权协议时将重点放在双方义务、付款等主要条款上,仅将特许事项条款简单的一句带过或写得非常模糊。这样不利于海关判断特许权与进口货物的关系,如果企业不能证明特许权与进口货物无关,恐将承担无法提交充足证据的不利后果。因此,特许权协议中,对于特许事项务必要清楚的约定。如在本文案例中,A公司与B公司的技术许可协议中,应明确写明所许可技术为完成品组装技术,而非进口零部件制造技术。虽然还需要其他相关证据进行辅证,但将有利于企业在海关审查中取得积极有利的地位。

阅读全文

与特许权使用费关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
羊年限定金克丝现在多少钱 浏览: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