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一般而言企业设备使用费用不含

一般而言企业设备使用费用不含

发布时间:2021-04-04 15:02:37

1. 企业购买设备的过程中,哪些费用应计入账价值哪些不应计入除了增值税不应看做入账价值外,还有哪些不

为构成固定资产的必要支出才可以算作固定资产、例如买车、为车交的交强险、上牌费、等都应该算作车的价值、

2. 公司购买电脑什么的不记入固定资产,而是记入管理费用,那要记入哪个明细科目啊

电脑应该确定为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所以还是应该定义为固定资产,不能直接进费用,如果你不是买的品牌机,组装机可以取得的不同的配件票据直接进入相应的费用,计入管理费--办公费或者二级科目设物料消耗,如果是整机的票还是不能直接进费用的。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2)一般而言企业设备使用费用不含扩展阅读: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包括的具体项目有:企业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邮电费、绿化费、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等。

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失或是利益。

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按管理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3. 简述设备费估算中设备费用的数据有哪些来源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方法 (一)静态投资部分的估算方法1.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计算公式为:C2=(C1/Q1)*Q2*fC1—已建类似项目的投资额;C2—拟建项目投资额;Q1—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能力;Q2—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F—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定额、单价、费用变更等的综合调整系数。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估算误差较大,可达±30%。此法只能是粗略地快速估算,由于误差大,应用该估算法时需要小心,应注意以下几点:(1)地方性。建设地点不同,地方性差异主要表现为:两地经济情况不同;土壤、地质、水文情况不同;气候、自然条件的差异;材料、设备的来源、运输状况不同等。(2)配套性。一个工程项目或装置,均有许多配套装置和设施,也可能产生差异,如: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厂外工程和生活福利工程等,这些工程随地方差异和工程规模的变化均各不相同,它们并不与主体工程的变化成线性关系。(3)时间性。工程建设项目的兴建,不一定是在同一时间建设,时间差异或多或少存在,在这段时间内可能在技术、标准、价格等方面发生变化。2.生产能力指数法生产能力指数法又称指数估算法,它是根据已建成的类似项目生产能力和投资额来粗略估算拟建项目投资额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C2=C1(Q2/Q1)X*f式中 X-生产能力指数。其他符号含义同前。上式表明,造价与规模(或容量)呈非线性关系,且单位造价随工程规模(或容量)的增大而减小。在正常情况下,0≤x≤1.不同生产率水平的国家和不同性质的项目中,x的取值是不相同的。比如化工项目美国取x=0.6,英国取x=0.66,日本取x=0.7.若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规模与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相差不大,Q1与Q2的比值在0.5-2之间,则指数x的取值近似为1.若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规模与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相差不大于50倍,且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的扩大仅靠增大设备规模来达到时,则x的取值约在0.6-0.7之间;若是靠增加相同规格设备的数量达到时,x的取值约在0.8—0.9之间。指数法主要应用于拟建装置或项目与用来参考的已知装置或项目的规模不同的场合。生产能力指数法与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相比精确度略高,其误差可控制在±20%以内,尽管估价误差仍较大,但有它独特的好处:即这种估价方法不需要详细的工程设计资料,只知道工艺流程及规模就可以;其次对于总承包工程而言,可作为估价的旁证,在总承包工程报价时,承包商大都采用这种方法估价。3.系数估算法系数估算法也称为因子估算法,它是以拟建项目的主体工程费或主要设备费为基数,以其他工程费占主体工程费的百分比为系数估算项目总投资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精度较低,一般用于项目建议书阶段。系数估算法的种类很多,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类型。(1)设备系数法。以拟建项目的设备费为基数,根据已建成的同类项目的建筑安装费和其他工程费等占设备价值的百分比,求出拟建项目建筑安装工程费和其他工程费,进而求出建设项目总投资。其计算公式如下:C=E(1+flpl+f2p2+f3p3+.。。。。。) +I式中C-拟建项目投资额;E-拟建项目设备费;p1、p2、p3.。。。。。-已建项目中建筑安装费及其他工程费等占设备费的比重;f1、f2、f3.。。。。。-由于时间因素引起的定额、价格、费用标准等变化的综合调整系数;I-拟建项目的其他费用。(2)主体专业系数法。以拟建项目中投资比重较大,并与生产能力直接相关的工艺设备投资为基数,根据已建同类项目的有关统计资料,计算出拟建项目各专业工程(总图、土建、采暖、给排水、管道、电气、自控等)占工艺设备投资的百分比,据以求出拟建项目各专业投资,然后加总即为项目总投资。其计算公式为:C=E(1+f1p`1+f2p`2+f3p`3+.。。。。。) +I式中 p`1、p`2、p`3.。。。。。-已建项目中各专业工程费用占设备费的比重;其他符号同前。(3)朗格系数法。这种方法是以设备费为基数,乘以适当系数来推算项目的建设费用。其计算公式为:C=E(1+∑Ki) .Kc式中 C-总建设费用;E-主要设备费;Ki-管线、仪表、建筑物等项费用的估算系数;KC-管理费、合同费、应急费等项费用的总估算系数。总建设费用与设备费用之比为朗格系数KL.即:KL=(1+∑Ki)。Kc运用朗格系数法估算投资的步骤如下:1)计算设备到达现场的费用,包括设备出厂价、陆路运费、海上运输费、装卸费、关税、保险、采购等。2)根据计算出的设备费乘以1.43,即得到包括设备基础、绝热工程、油漆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的总费用(a)。3)以上述计算的结果(a)再分别乘以1.1、1.25、1.6(视不同流程),即可得到包括配管工程在内的费用(b)。4)以上述计算的结果(b)再乘以1.5,即得到此装置(或项目)的直接费(c),此时,装置的建筑工程、电气及仪表工程等均含在直接费用中。5)最后以上述计算结果(c)再分别乘以1.31、1,35、1.38(视不同流程),即得到工厂的总费用C.如果某固体流程工厂建设的设备费用为E1;某固流流程工厂建设的设备费用为E2;某流体流程工厂建设的设备费用为E3,则根据上述计算程序可分别写成:C1=E1 X1.43 x1.1 x1.5 x1.31=E1 x3.1C2=E2 X1.43 x1.25 x1.5 x1.35=E2 x3.63C3=E3 X1.43 x1.6 x1.5 x1.38=E3 x4.74应用朗格系数法进行工程项目或装置估价的精度仍不是很高,其原因如下:(1)装置规模大小发生变化的影响;(2)不同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3)不同地区经济地理条件的影响;(4)不同地区气候条件的影响;(5)主要设备材质发生变化时,设备费用变化较大而安装费变化不大所产生的影响。尽管如此,由于朗格系数法是以设备费为计算基础,而设备费用在一项工程中所占的比重对于石油、石化、化工工程而言占45%-55%,几乎占一半左右,同时一项工程中每台设备所含有的管道、电气、自控仪表、绝热、油漆、建筑等,都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只要对各种不同类型工程的朗格系数掌握得准确,估算精度仍可较高。朗格系数法估算误差在10%o/15%。4.比例估算法根据统计资料,先求出已有同类企业主要设备投资占全厂建设投资的比例,然后再估算出拟建项目的主要设备投资,即可按比例求出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其表达式为:I=1/K*∑Qipi (i=1—n)式中 I-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K-主要设备投资占拟建项目投资的比例;n-设备种类数;Qi-第i种设备的数量;pi-第i种设备的单价(到厂价格)。5.指标估算法这种方法是把建设项目划分为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设备购置费及其他基本建设费等费用项目或单位工程,再根据各种具体的投资估算指标,进行各项费用项目或单位工程投资的估算,在此基础上,可汇总成每一单项工程的投资。另外,再估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预备费,即求得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指标是一种比概算指标更为扩大的单位工程指标或单项工程指标。使用估算指标法应根据不同地区、年代进行调整。因为地区、年代不同,设备与材料的价格均有差异,调整方法可以按主要材料消耗量或“工程量”为计算依据;也可以按不同的工程项目的“万元工料消耗定额”而定不同的系数。如果有关部门已颁布了有关定额或材料价差系数(物价指数),也可以据其调整。使用估算指标法进行投资估算决不能生搬硬套,必须对工艺流程、定额、价格及费用标准进行分析,经过实事求是的调整与换算后,才能提高其精确度。(二)建设投资动态部分估算方法建设投资动态部分主要包括价格变动可能增加的投资额、建设期利息两部分内容,如果是涉外项目,还应该计算汇率的影响。动态部分的估算应以基准年静态投资的资金使用计划为基础来计算,而不是以编制的年静态投资为基础计算。1.涨价预备费的估算涨价预备费的估算可按国家或部门(行业)的具体规定执行,一般按下式计算:pF=∑It[(1+f)t –1] (t=1—n)涨价预备费;It—第t年投资计划额;F—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N—建设期年份数。上式中的年度投资用计划额K,可由建设项目资金使用计划表中得出,年价格变动率可根据工程造价指数信息的累积分析得出。2.汇率变化对涉外建设项目动态投资的影响及计算方法(1)外币对人民币升值。项目从国外市场购买设备材料所支付的外币金额不变,但换算成人民币的金额增加;从国外借款,本息所支付的外币金额不变,但换算成人民币的金额增加。(2)外币对人民币贬值。项目从国外市场购买设备材料所支付的外币金额不变,但换算成人民币的金额减少;从国外借款,本息所支付的外币金额不变,但换算成人民币的金额减少。估计汇率变化对建设项目投资的影响,是通过预测汇率在项目建设期内的变动程度,以估算年份的投资额为基数,计算求得。3.建设期利息的估算建设期利息是指项目借款在建设期内发生并计人固定资产投资的利息。计算建设期利息时,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假定当年借款按半年计息,以上年度借款按全年计息,计算公式为:各年应计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计+本年借款额/2)X年利率年初借款本息累计=上一年年初借款本息累计+上年借款+上年应计利息本年借款=本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本年自有资金投入对于有多种借款资金来源,每笔借款的年利率各不相同的项目,既可分别计算每笔借款的利息,也可先计算出各笔借款加权平均的年利率,并以此利率计算全部借款的利息。六、流动资金估算方法流动资金估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个别情况或者小型项目可采用扩大指标法。(一)分项详细估算法流动资金的显著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周转,其周转额的大小与生产规模及周转速度直接相关。分项详细估算法是根据周转额与周转速度之间的关系,对构成流动资金的各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分别进行估算。在可行性研究中,为简化计算,仅对存货、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四项内容进行估算,计算公式为: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现金流动负债=应付账款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估算的具体步骤,首先计算各类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年周转次数,然后再分项估算占用资金额。1.周转次数计算周转次数是指流动资金的各个构成项目在一年内完成多少个生产过程。周转次数=360d÷最低周转次数存货、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最低周转天数,可参照同类企业的平均周转天数并结合项目特点确定。又因为:周转次数=周转额/各项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如果周转次数已知,则:各项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周转额/周转次数2.应收账款估算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对外赊销商品、劳务而占用的资金。应收账款的周转额应为全年赊销销售收入。在可行性研究时,用销售收入代替赊销收入。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年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周转次数3,存货估算存货是企业为销售或者生产耗用而储备的各种物资,主要有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晶、维修备件、包装物、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等。为简化计算,仅考虑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并分项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存货=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在产品+产成品外购原材料占用资金=年外购原材料总成本/原材料周转次数外购燃料=年外购燃料/按种类分项周转次数在产品=(年外购材料、燃料+年工资及福利费+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在成品周转次数产成品=年经营成本/产成品周转次数4.现金需要量估算项目流动资金中的现金是指货币资金,即企业生产运营活动中停留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包括企业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计算公式为:现金需要量=(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他费用)/现金周转次数年其他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上三项费用中所含的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修理费)5.流动负债估算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各种债务。在可行性研究中,流动负债的估算只考虑应付账款一项。计算公式为:应付账款=(年外购原材料+年外购燃料)/应付账款周转次数根据流动资金各项估算结果,编制流动资金估算表。(二)扩大指标估算法扩大指标估算法是根据现有同类企业的实际资料,求得各种流动资金率指标,亦可依据行业或部门给定的参考值或经验确定比率。公式为:年流动资金额=年费用基数X各类流动资金率年流动资金额=年产量X单位产品产量占用流动资金额(三)估算流动资金应注意的问题(1)在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时,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分别确定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最低周转天数,并考虑一定的保险系数。(2)在不同生产负荷下的流动资金,应按不同生产负荷所需的各项费用金额,分别按照上述的计算公式进行估算,而不能直接按照100%生产负荷下的流动资金乘以生产负荷百分比求得。(3)流动资金属于长期性(永久性)流动资产,流动资金的筹措可通过长期负债和资本金(一般要求占30%)的方式解决。内容提要本讲主要内容:第四节财务基础数据测量;第五建设项目财务评价。重点难点1、 财务基础数据测量的内容、财务基础数据测量表及其相互联系、生产成本费用估算;2、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的估算;3、 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还本付息估算;4、财务评价的一般概念、基础财务报表的编制、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新大纲要求(一)熟悉各类财务基础数据的测算及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基本报表的编制;(二)掌握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指标内容及方法;(三)了解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方法。旧大纲要求(一)熟悉财务评价基本报表的项目组成,各类数据的分析与评价;(二)掌握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指标的含义、体系、评价方法及准则。内容讲解第四节 财务基础数据测算财务基础数据测算是在经过项目建设必要性审查、生产建设条件评估和技术可行性评估之后,并在市场需求调查、销售规划、技术方案和规模经济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从项目评价的要求出发,按照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对项目有关的成本和收益等财务基础数据进行收集、测算,并编制财务基础数据测算表等一系列工作。一、财务基础数据测算的内容财务基础数据的测算应包括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经济活动情况及全部财务收支结果。具体应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项目总投资及其资金来源和筹措项目总投资是指一次性投入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含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的总和。投资的测算包括项目总投资和项目建设期间各年度投资支出的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资金筹措和使用计划,指明资金来源和运用方式、进行筹资方案分析论证。2.生产成本费用生产成本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及其补偿价值。可采用制造成本法或要素分类法进行测算。经营成本是由总成本费用中扣除折旧费、摊销费、维简费和利息支出而得。3.销售收入与税金销售收入与税金是指在项目生产期的一定时间内,对产品各年的销售收人和税金进行测算。销售收入和税金是测算销售利润的重要依据。4.销售利润的形成与分配销售利润是指项目的销售收入扣除销售税金及附加和总生产成本费用后的盈余,它综合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是贷款还本付息的重要来源。5.贷款还本付息测算贷款还本付息是指项目投产后,按国家规定的资金来源和贷款机构的要求偿还固定资产投资借款本金,而利息支出列人当年的生产总成本费用。二、财务基础数据测算表及其相互联系根据财务基础数据估算的五个方面内容,可以编制出财务基础数据测算表。为满足项目财务效益评价的要求,必须具备下列测算报表:(1)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5)外购材料、燃料动力估算表;(6)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7)无形资产与递延资产摊销费估算表;(8)销售收入和税金及附加估算表;(9)损益表(即销售利润估算表);(10)固定资产投资借款还本付息表。

4. 企业科研项目中的设备费用,国家是否有规定,请指教

首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关于企业科研项目的设备费用,国家确实有规实。
第二,科研经费共6000万,而一台设备要5000万,这样的比例设置不合理,设备费用太高了。那么剩下的1000万元,你怎么来分配?还够分配吗?
如果你安排的支出不合理,就会让明眼人一眼看出来,这个项目根本是不能完成的,那么评审就不会通过。

5. 设备租赁的税率是多少

设备租抄赁的税率:

一、增袭值税:按照租金收入依照17%税率缴纳营业税,可以依法抵扣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3%,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二、城建税按照营业税额依照城建税税率(城建税税率: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7%;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或镇的,税率为1%。)计算缴纳 。

三、教育费附加按照营业税额依照3%费率计算缴纳 4、企业所得税:查账征收的汇算清缴;核定征收的,应纳企业所得税=租金收入*核定所得率*适用税率。

6. 公司一般是多少钱以上才能算是固定资产

通用的是价值2000以上,使用年限1年以上,固定资产对价值没有严格规定,有些低于2000也可认定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没有金额的标准。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三条规定: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第五条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6)一般而言企业设备使用费用不含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的特点:

1、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比较大,使用时间比较长,能长期地、重复地参加生产过程。

2、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发生磨损,但是并不改变其本身的实物形态,而是根据其磨损程度,逐步地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价值转移部分回收后形成折旧基金。

3、固定资金的循环期比较长,它不是取决于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是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4、固定资金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前者是随着固定资产折旧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资产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时,用平时积累的折旧基金来实现的。

7. "购买生产设备支出"不属于企业费用吗

购买生产设备属于资本性支出,必需建立机械设备的固定资产,经过投入生产使用后肯定日日磨损,按月折旧额摊入收入性支出,分配转移到完工产品成本。因此《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所以有关填表时,固定资产净额属于资本性支出,累计折旧额属于收入性支出。

8. 企业按工艺特点分类

企业的成本控制是指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大体上说,它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六个环节。这些环节按成本发生的时间先后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进行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对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提出要求;事中控制进行成本的过程控制和成本核算,为分析、考核提供依据;事后控制进行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对预测计划提供反馈情况。这样,一个环节推动一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全面成本控制,使整个成本控制工作有序进行。其中,成本的事前控制对企业成本控制的整体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企业进行成本与费用决策及其它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可以为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提供明确的奋斗目标,增强预见性,减少盲目性,从而有利于企业建立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和实行目标管理,推动企业增产节约、挖掘潜力、降低成本与费用水平;其次,它可以为企业未来的筹资活动提供依据。总之,成本的事前控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若干的实际调查研究表明,在具有单件、小批、多品种、大成套生产类型和生产组织特点的大型设备制造企业,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导致费用成本计划及各项降低率指标在预测时就产生了偏差,预测的数据难以指导实际,企业的成本管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显著。因此,对该类型的企业可以考虑采用以制定生产/加工工序的费用标准为基础的工序费用标准方法进行成本的控制和核算。
2、生产组织特点及其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大型设备制造企业由于其特有的生产类型和生产组织形式,对于成本的计划控制有着与一般企业不尽一致的需求。从生产类型对成本控制的影响这一对应关系来看,其主要特点概括如下:
(1)单件、小批、多品种、大成套。大型设备制造企业产品的这一根本性特征通常要求企业需要对产品项目的成本计划和核算给予特殊的关注,而不能仅仅注重企业的综合成本管理。
(2)订单设计制造方式。大型设备制造企业通常要根据订单要求重新设计产品,甚至需要研究开发,产品技术资料数据重复性差,进而导致成本计划与成本核算所需的参照数据很难得到,不成体系,且精度低、对比性差。
(3)产品结构复杂。由于大型设备产品结构复杂,此类企业为生产组织方便,一般按生产周期及产品结构关系将产品组成描述为产品—部套—部件—零件等多层次,且通常按部套级进行产品的成本计划与核算。产品的重要零件又被称为主件,需要在一些重要的精密大型稀有设备上进行加工的零件,而这些设备一般都是企业的瓶颈资源。因此,从任何角度看,主件/精密大型稀有设备都是成本控制的主要控制点。
(4)产品零部件多、吨位大、制造周期长。大型设备单台零部件通常数万个,有的零部件重量达上千吨,而整台设备时常要在现场安装。制造周期长既由于机组制造周期长,又由于技术准备、生产准备和物料准备等准备时间长。因此,对产品的成本核算更为重要,成本项目的独立性强,更加重了其成本计划核算的产品项目性特点。
(5)产品工艺种类复杂多样。大型设备产品的零部件制造需要多种多样的工艺来完成,这导致按工时分摊产品成本合理性难以保证。
(6)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大型设备产品的主要零部件均需在企业内部组织生产。一些配套零件通常采用国家标准零件(简称国标件),以外购为主;此类企业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也形成若干种类的通用件,使之成为企业标准零件(简称厂标件);在设计过程中,还通常借用某些已生产过产品的零部件(简称借用件)。从总的情况看,国标件、厂标件还不是大型设备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的零件主流,这也是此类企业成本计划核算缺乏参照体系的基本原因。
3、传统成本控制方法的应用周限
传统的、经典的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有三种: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对于大型设备制造企业来讲,由于上文谈及的生产类型和生产组织形式特点及其对成本计划控制的影响,沿用传统成本控制方法是不适宜的,存在以下问题:
(1)产品成本的参照体系问题。由于上述提到的原因,大型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技术资料数据重复性差,企业成本计划与成本核算所需的参照体系很难形成,即使制定出来,使用率也是很低的,缺乏经济意义。因此,对于大型设备制造企业而言,标准成本法所提倡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作为预计成本的成本标准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谓通过比较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同样,定额成本法的应用也是很难实现的。
(2)产品成本的合理分摊问题。由于大型设备产品及其零部件的技术个性强,其制造时间数据也是不易及早得到的,而且其准确性不足,就不可能适时编制成本定额进行有关控制和分析计算,这样就提高了部门成本总额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的难度。对于单件定制产品,成千上万个零件及其多多少少的制造工艺,编制成本定额是不现实的。
(3)层层细化的目标成本问题。目标成本是指根据预计可实现的销售收入扣除目标利润后计算出来的成本,它是目标管理思想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目标成本法就是通过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相比较,揭示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分析并克服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的最优化。目标成本法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必须先收集市场需求的情况,确定产品的具体要求,据此进行设计、制定工艺和确定所耗用的原材料和零件价格,从而初步测算得出一个目标成本;为了对初步测算得出的目标成本的可行性做出分析和判断,必须在目标成本实施前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目标成本法的要点在于关注成本科目的最高层设置目标、明确组织的任务、设置下属人员的目标以及拟定目标的反复循环过程。大型设备产品需要的是层层细化的目标成本,如何编制定制产品的目标成本,又如何将其分解到产品结构层次上去,是此类企业实现成本控制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以上传统成本控制方法都不能简单用于大型设备制造企业,无法完全满足其成本控制需求,大型设备制造企业需要寻求适宜、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
4、工序费用标准及其制定方法
4.1工序费用标准的概念
工序费用标准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和历史数据,以产品加工部门为核算单位,测定企业生产/加工工序的有关工时费用标准。这里所说的工时费用标准,指的是此类标准仅与设备加工有关,是占用设备每单位小时或每个计算周期(例如,周或月)的加工费用。产品的材料费用并不总是与加工设备相关,所以产品的材料费用不在工序费用涉及之列。这里指的工序并不是产品加工的每一道具体工序,其内在含义指的是企业生产加工产品所需的设备或工作中心,这样就把难以解决的产品成本标准转化为相对稳定的加工设备费用标准。对于企业所有的生产产品,只要使用某一设备,就按照这一设备的消耗费用和分摊费用计算成本,并据此作为产品或其零部件的成本标准。
工序费用标准可以有工序费用总标准以及细分为某一个具体成本科目的工序费用标准。后者是指针对人工费用、动力燃料费用和制造费用等各科目而制定的费用科目标准,即用一定的方法得出每台加工设备在各个费用科目名义下的费用标准;前者则是由每台设备的所有费用科目标准汇总得出的工序费用标准,即该设备工作时每工时所消耗的全部费用。除了材料和材料差异之外,工序费用科目标准的科目可以根据需要涉及涵盖所有成本项目。
工序费用标准方法的编制和应用是通过事前的调查研究,结合企业的历史数据,采取科学的方法制定出企业所有设备的标准费用,再根据产品零部件使用设备工时计算费用标准,将其与实际费用对比,及时揭示生产中的成本差异,进行成本控制。工序费用标准可以贯穿企业成本控制的整个过程,把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大型设备制造企业来说,是比较科学而实用的成本控制方法。工序费用标准的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企业内部工艺性协作的价格;
(2)指导成本计划及其它有关成本控制活动;
(3)作为成本核算的计算基础。
4.2工序费用标准的具体制定
(1)分类制定工序费用科目标准
工序费用科目标准是根据表1所列具体科目的属性类别而分类制定的。
制定工序费用标准的数据来源于年度/月份费用预算和设备的制度工时。年度/月份费用预算一般是由历史数据得来的,统计比较或人为选择的控制总额;制度工时则是根据技术要求和工时需求而制定的。下面列出几个编制例子。
例1,直接记入成本科目/制度工时分摊——工人工资及附加。可以根据不同工作中心的工资水平和人员的结构制定本工作中心的工资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c(n,m,h)=n.m/h
其中,c(n,m,h)为设备定员工人工资及附加费用标准(元/小时),h为制定标准的设备的每月制度工时数(小时/月),a/为该设备的定员人数(人),m为该设备的工资水平(元/人。月)。
例2,直接记入成本科目/制度工时汇集——动力燃料费用。该设备的能耗标准是根据其能耗特点制定的,依据该能源的能耗单价和设备制度工时,就可以制定该设备的动力燃料费用,单位小时的费用标准的计算公式如下
e(β,h)=β。p
其中,e(p,h)为设备的动力燃料费用小时标准(元/小时),β为设备能耗标准(能耗单位/小时),p为该动力燃料单价(元/能耗单位)。
月费用标准的计算公式如下
em(β,p,h)=β。p.h=e(β,h)。h
其中,em(β,p,h)为设备的动力燃料费用月标准(元/月),片为制定标准的设备的每月制度工时数(小时/月)。
例3,分摊科目——(车间/非生产设备的)动力燃料费用。该费用标准的制定根据是其设备原值分摊占其所在生产部门的设备原值总额的比例,月费用标准的计算公式如下
es(p0,pr)=cst.p0/pr
其中,es(p0,pr)为(车间/非生产设备的)动力燃料费用月标准(元/月),cst为所在生产部门该月该项的动力燃料费用(元/月),p0为该设备的原值,pr为所在生产部门全部设备的原值。
(2)汇总制定工序费用总标准
对于某一个设备,其所有成本科目费用小时标准的汇集,就是其工序费用总标准。
图1给出了根据年度成本预算编制工序费用标准的详细流程。
4.3工序费用标准的注意要点
(1)理想标准性。工序费用标准是在企业或部门全部设备均为满负荷假定下计算制定的,而开工不足是现实的。因此,工序费用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应作为分析的参照标准,或作为核算的基准,必须补充其与实际值的差异。
(2)企业费用总量的水平特征。在制定标准时所采用的费用总量是人为事先给定的,总量水平的适当与否限制了工序费用标准的作用。
(3)标准的统一范畴。标准的制定范围是全企业内部统一制定还是各部门分别制定,对不同分厂的同一种设备的标准将会产生影响。
(4)比例标准和数值标准。上述介绍的标准均为数值标准,比例标准在实际中多有应用,本文在此不予赘述。
5、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工序费用标准方法在企业整个成本控制各阶段的作用参见表2。
以工序费用标准为参照体系,可以比较计算其与某种成本的差异,主要可以用于工作效率成本差异和设备利用率成本差异。工作效率差异是指由于产品实做工时与工时定额的差异所导致的成本差异;设备利用率成本差异是指由于不能充分发挥设备能力而产生的成本差异。两种差异来源于企业经营和制造,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差异产生的不同原因进行成本控制,从中找出降低成本水平的途径。
如前文所述,在事前的、事中的和事后的成本控制中,各阶段的具体工作不尽相同,但各个环节之间确是紧密相连的。工序费用标准的作用体现在成本控制的各个环节,它为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提供成本计算所需的数据,促使各阶段成本控制目标的有效实现。
6、结论
工序费用标准方法的目的是制定产品加工所经过的每道工序,即每台设备所消耗的费用,得到产品的间接成本数据,再结合产品的原材料消耗等直接成本,得出产品的全部成本,从而为企业成本控制的各阶段提供所需数据,促进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行,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实现企业控制成本的目的。,
参考资料:http://www.koojob.com/article/40136-1.htm

9. 一般企业对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有规定吗

一般生产企业对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是没有规定的,安全生产费用提取规定的是直接从事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生产、冶金、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等企业。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直接从事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生产、冶金、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含民用航空及核燃料)的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企业)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煤炭生产是指煤炭资源开采作业有关活动。非煤矿山开采是指石油和天然气、煤层气(地面开采)、金属矿、非金属矿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勘探作业和生产、选矿、闭坑及尾矿库运行、闭库等有关活动。

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井巷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以及矿山建设。危险品是指列入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和《危险化学品目录》的物品。烟花爆竹是指烟花爆竹制品和用于生产烟花爆竹的民用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等物品。

交通运输包括道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道路运输是指以机动车为交通工具的旅客和货物运输;水路运输是指以运输船舶为工具的旅客和货物运输及港口装卸、堆存;铁路运输是指以火车为工具的旅客和货物运输(包括高铁和城际铁路);管道运输是指以管道为工具的液体和气体物资运输。

冶金是指金属矿物的冶炼以及压延加工有关活动,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黄金等的冶炼生产和加工处理活动,以及炭素、耐火材料等与主工艺流程配套的辅助工艺环节的生产。机械制造是指各种动力机械、冶金矿山机械、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工具、仪器、仪表、特种设备、大中型船舶、石油炼化装备及其他机械设备的制造活动。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包括武器装备和弹药的科研、生产、试验、储运、销毁、维修保障等。

(9)一般而言企业设备使用费用不含扩展阅读: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企业应当加强安全费用管理,编制年度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纳入企业财务预算。企业年度安全费用使用计划和上一年安全费用的提取、使用情况按照管理权限报同级财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六条企业未按本办法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处罚。

建设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未向分包单位支付必要的安全费用以及承包单位挪用安全费用的,由建设、交通运输、铁路、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煤矿安全监察等主管部门依照相关法规、规章进行处理、处罚。

阅读全文

与一般而言企业设备使用费用不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