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本化利息支出怎么算
资本化利息支出金额按如下公式计算:
1、每一会计期间利息的资本化金额=至当期末止购建固定资产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资本化率;
2、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每笔资产支出金额×每笔资产支出实际占用的天数(月数)÷会计期间涵盖的天数(月数)
3、资本化率=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
(1)资本化支出的摊销扩展阅读
差异处理
由于税法与会计准则对资本化利息的本金、时间上规定的差异产生了资本化利息差额,同时也产生了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或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涉及的账务处理比较复杂,这里以固定资产折旧为例说明。
某企业年初借入资金建造固定资产,年底交付使用,按会计制度规定应资本化的利息为20万元,而按税法规定应为3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则当年计算所得税时企业应作会计分录:
借:递延税款33000
贷:应交税金33000
如果按20年计提折旧,则以后每年要结转时间性差异
借:应交税金 1650
贷:递延税款 1650
这里必须注意,二者资本化利息的差异并非会计差错,企业无需调整固定资产原值,只要对产生的时间性差异作账务处理。如果上例中按会计准则计算的资本化利息比按税法规定计算的要多,则作反方向会计分录。在作以上账务处理时,企业应同时做好台账记录。
2. 会计上的资本化和费用化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区别
一、支出分为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可以在超过一年的期间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属费用化支出,应计入当期损益。
二、解释
1、企业支出中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无形资产等资产。其中“相当长时间"是指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所必需的时间,通常为1 年以上(含1 年) 。
2、有关费用允许开始资本化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3、比如,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中
(1)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能使固定资产寿命延长、或性能(生产产品的数量、质量)提高,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属于资本化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2)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只是维持其正常运转和使用,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则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4、又如,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过程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1)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企业无法证明其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的存在,因此,对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有关支出,应均在发生时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
(2)进入开发阶段的研发项目往往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企业能够证明开发支出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及相关确认条件,则可将其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不符合确认条件的作为费用化支出,计入管理费用。
3. 什么叫资本化支出
资本性支出是指取得的财产或劳务的效益可以及于多个会计期间所发生回的那些支出。因此,这类答支出应予以资本化,先计入资产类科目,然后,再分期按所得到的效益,转入适当的费用科目。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供长期使用的、其经济寿命将经历许多会计期间的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都要作为资本性支出。即先将其资本化,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而后随着他们为企业提供的效益,在各个会计期间转销为费用。如: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摊销等
收益性支出是指取得财务劳务的效益只及于当期所发生的那些支出。这些支出应作为当期的费用,记入适当的费用科目。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如:我国工业会计制度规定:能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的支出,直接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列支。数额较大的,但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即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列入“待摊费用”科目。这些都属于'收益性支出'。
4. 资本化的支出在会计上怎么处理
财务付款如何判断来支出是可资本自化还是费用·化,这个问题要分不同情况来处理:
如:企业交税也是企业的一种支出,这种支出,属于费用化支出。
在企业内,如何分清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首先应该具有一个会计期间的概念。
会计期间算是一个年度吧:在一个年内要结算收益的费用,一般是属于费用化支出;
超过一个年度要进行折旧或摊销的支出是资本化支出;
例如,1)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支出,要进行几个年度的折旧和摊销,则是资本化支出:
2.)
关于利息支出,要看借的款项用途是什么:如果用于固定资产建设,在建设期内,属于资本化支出,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的利息支出就属于费用化支出了。
正确划分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也是会计的一个重要问题。
5. 您好,向您请教,对于研发费用发生时,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的分录,以及结转的分录,还有摊销的分录谢谢
资本化支出抄包括了袭开始研发无形资产一直到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期间的所有支出,包括使用的原材料,支付给技术人员的工资福利费,专门借款以及一般借款及利息,相关的摊销折旧费用等等
相关分录
费用化支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应付职工薪酬(等相应科目)
结转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等)
结转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摊销
借: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
贷:累计摊销
6. 无形资产的摊销,是属于资本性支出吗
无形资产的摊销属于“费用性支出”,摊销额计入“管理费用”,影响当期损益。形版成无形资产的支权出如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人员工资等属于“资本性支出”,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
资本性支出与费用性支出的划分标准是支出的受益期限,如果该项支出能形成长期资产,受益期限超过一年(如在建工程的各项支出最终形成固定资产)属于资本性支出;如果该项支出只影响当期损益,不能形成长期资产则应列为费用性支出。(如生产工人工资、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在研究阶段发生的费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的专门借款利息等)
7. 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主要区别就是:资本化支出计入形成资产的成本,通过折旧摊销在使用期内扣除,而费用化的支出就是当期发生就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中,以后不再扣除。
1、一般情况下,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计入费用账户,作为当期损益列入损益表;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应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资产账户,作为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
2、资本化,是将相关支出计入资产成本的。如建造工程借入专门借款的利息资本化: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利息 /银行存款
3、费用化,是相关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期间费用,不予资本化。如普通借款财务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银行存款
4、通常提到的资本化与费用化,大多是指借款费用和研发费用等
8. 研发支出 如果形成无形资产的 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是什么意思是加计扣除吗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有关研究开发支出区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的回支出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答损益,而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发生的支出应当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是指研发支出全部都没有形成无形资产那块研发支出。它包括研究阶段支出和费用化的开发阶段支出。
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是按照50%加计扣除,所以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是按照150%加计扣除不对.
9. 自主研发的无形资产的费用化支出在进行会计分录是也要进行摊销吗那些需要进行摊销
费用化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需要摊销,资本化支出待转为无形资产时开始进行摊销。
10. 请教大家,对于资本化的研究支出按150%予以摊销,不影响利润,这句话怎么理解
这个是影响企业所得税的,就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一样,利润不动,但是计算所得税时可以加计扣除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