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无形资产入股
一、知识产权出资/增资形式:
1、设立新公司
2、增加原公司注册资本
3、以企业现有知识产权实现对其它企业的技术投资。
二、允许作为出(增)资的知识产权:
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计算机软件)、版权、商标权。
三、产权要求:
两种情形:1.自然人或股东名下(出资、增资);2.法人名下(对外投资)。
【说明】:
1.出资物只能是所有权而不能是使用权。(包含已拥有的使用权和接收的技术使用权)
2.出资人只能是专利权人,不能增加人也不能减人,非专利可以根据企业的股权架构方案设定出资人并且以文件的形式将产权固定下来。
3.同一项知识产权不得对多个对象出资
4.评估结论与拟增资额要保持基本一致,不允许高值低入
5.外方技术出资:在所在国申请了专利权、而在中国未申请专利保护,只能以非专利形式出资并在出资前报外管局、商务局等审批机构备案。
6.用于出资的技术与主业的关联性。
四、知识产权出资/增资新政策:
2014年《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围绕公司设立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重要的一条:自主约定出资方式和货币出资比例,对于高科技、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等创新型企业可以灵活出资,提高知识产权、实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形式的出资比例,克服货币资金不足的困难;
五、知识产权增资的法律依据:
2014年3月1日新实施的《公司法》条款
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八条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六、知识产权增资优势:
1、知识产权增资是完全合法的行为,而且在注册资本中的比重可以占到百分之百。即没有垫 资的风险,又没有融资利息的成本。
2、对新办企业和需要增资扩股的企业,可以百分之百利用知识产权作价出资,即缓解了货币资金不足的困难,又可以把所有货币资金投入到企业日常运转或新技术研发中,快速提升企业的发展。
3、将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有形化,以货币价值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增资到企业的注册资本金中,即增强客户对企业的直观印象,又提升了企业的形象和实力。
4、随着企业的发展,会涉及一些项目投标的工作,较高的注册资本金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市场对企业的信任度,为企业在项目投标中获得更多的中标机会。
5、通过知识产权出资/增资后,可以增加企业申报项目、申请扶持资金的成功率。
6、通过知识产权出资/增资后,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使企业每年的利润合理减少,从而达到合理的避 税。
7、以知识产权投资入股时,不需要纳税。知识产权投入企业以后,是在税前进行摊销的,减少了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减轻了企业的税收压力。
七、知识产权出资/增资基本流程
1、各股东同意出资/增资的股东会决议;
2、修改或补充公司章程;
3、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并出具资产评估报告;
4、出具验资报告和财产转移报告;
5、办理工商、税务等系列变更登记;
⑵ 一道关于无形资产的题目
首先,先要确定的是2014年1月2日,甲公司与丙公司ERP转让协议,甲公司该项ERP的2014年初摊余成本是多少?该项ERP的账面价值和尚未摊销的未确认融资费用金额!
2013年1月2日
当日支付1000万,剩余5000万,按每年末支付1000,利率10%,5年期现值系数折现
当日该项ERP的入账价值=1000+1000*3.7908=1000+3790.8=4790.8万元
未确认融资费用=6000-4790.8=1209.2万元
当日会计处理如下:
借:无形资产——ERP 4790.8
未确认融资费用 1209.2
贷:银行存款 1000
长期应付款——乙公司 5000
2013年12月31日
先算当年应摊销的未确认融资费用=长期应付款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5000-1209.2)*10%=379.08万元
借:财务费用 379.08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79.08
借:长期应付款——乙公司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该项无形资产2013年度还需要计提摊销额=4790.8/10年=479.08万元/年
借:管理费用 479.08
贷:累计摊销 479.08
2014年初长期应付款期初摊余成本=长期应付款期初额-2013年末支付的1000万-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5000-1000-(1209.2-379.08)=3169.88。
2014年1月2日,甲公司与丙公司ERP转让协议,5500万元把该项无形资产甲公司卖给了丙公司
借:应收账款——丙公司 5500(这部分不用丙公司全部支付,后面说了甲公司欠乙公司的4000万由丙公司进行归还,也就是说,实际上应收账款只有1500万了)
累计摊销 479.08
贷:无形资产 4790.8
未确认融资费用 830.12(1209.2-379.08)
营业外收入 358.16(倒挤出来的,借方合计-贷方合计,差额在贷方)
2014年1月2日,协议约定甲公司因取得该ERP尚未支付乙公司的款项4 000万元由丙公司负责偿还。2014年1月5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支付的款项1500万元。同日,甲公司与丙公司办理完成了ERP变更手续。
借:长期应付款——乙公司 4000
贷:应收账款——丙公司 4000
借:银行存款 1500
贷:应收账款——丙公司 1500
希望能帮到你
⑶ 2014年3月1日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无形资产账务怎么处理
购入时: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长期应付款
如果有融资费用(利息费用)的,还要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
⑷ 1 假设甲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至2014年无形资产业务有关的资料如下
1、600-600/10/12*49=355万
2、计提减值355-248.5(较高者)=106.5万
3、248.5-248.5/71*12=206.5(一共120月,到2012年12月31日摊销了49个月,剩余71个月)
4、206.5-248.5/71*4=192.5万
5、200-192.5=7.5
你的题好费时间呀
⑸ 营改增后无形资产交易,增值税征收税率...
增值税定义
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此为增值税。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2.增值税征收范围
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现代服务业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
3.增值税税率
改革之后,原来缴纳营业税的改交增值税,增值税增加两档低税率6%(现代服务业)和11%(交通运输业)。
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交通运输业转换的增值税税率水平基本在11%-15%之间
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鉴证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基本在6%-10%之间。为使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改革试点选择了11%和6%两档低税率,分别适用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
广告代理业在营业税改增值税范围内,税率为:6%.
4.税收类型
(1)生产型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指在征收增值税时,只能扣除属于非固定资产项目的那部分生产资料的税款,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有的税款。该类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大体上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因此称为生产型增值税。
(2)收入型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指在征收增值税时,只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折旧部分所含的税款,未提折旧部分不得计入扣除项目金额。该类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大体上相当于国民收入,因此称为收入型增值税。
(3)消费型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指在征收增值税时,允许将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的税款全部一次性扣除。这样,就整个社会而言,生产资料都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该类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仅相当于社会消费资料的价值,因此称为消费型增值税。中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实施消费型增值税。
⑹ 甲公司2000年1月1日购入一项无形资产。该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为500万元,
D
2004年1月账面价值
500-500/10*5=250
2004年年末账面价值 180
减值损失250-180=70
2005年1月 应摊销 180/5=36
2005年年末账面价值 180-36=144
⑺ 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如何确定摊销起始和停止日期
1、无来形资产摊销时间的自规定
无形资产的摊销期自其可供使用时开始至终止确认时止,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系统合理摊销,处置无形资产的当月不再摊销。即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2、摊销所使用的方法
包括直线法、产量法等。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能够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并一致地运用于不同会计期间;无法可靠确定其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3、持有待售的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理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
⑻ 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起算金额是多少
固定资产应按照成本初始计量;无形资产通常按实际成本计量,即以取得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以下是他们的具体区别:
固定资产无论是自建还是购买取得,其有关支出,一般在实际发生时,予以资本化,计人固定资产成本。可见,固定资产在价值的确认上具有完整性和确定性。而企业的无形资产,如果是内部开发形成,其开发费用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不作为无形资产人账,只有在试制成功并依法取得专利时,将所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以及其它相关支出作为专利权的人账价值。可见无形资产的人账价值不够完整,有些无形资产的取得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研究过程,成果的出现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将研究费用归集到成果中去有一定的难度,可见,无形资产的成本不够准确。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发生各种支出,如为维护、恢复和改进固定资产功能研发生的支出,扩建、改建、增建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支出,这类支出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为收益性支出(受益期在一年以内),将其作为费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另一类为资本性支出(受益期在一年以上),将其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增加处理,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而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支出,如为维护、提高无形资产的功能所发生的支出,保护专利权不受侵犯的支出等,这类支出是费用化,还是资本化较难确定,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