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递延收益,三年摊销,如何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有人认为,“递延收益”应在资产负债表“其他流动负债” 项目反映。理由回是——在企答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有这样的规定,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正式稿没有了这样的表述。
但我认为,按照科目的性质,“递延收益”不是在一年内摊销结束,应放在非流动负债中的"其他非流动负债"反映更妥当一些。
② 递延收益最后转销的金额问题
你说的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但题目中的答案是可以讲出道理来的。
递延收专益的分摊是属自长期资产可供使用时起,按照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将递延收益平均分摊转入当期损益。也就是说递延收益的分摊应当与固定资产的折旧同期进行,所以你说月底才做账实务中没问题,但与要求是不符的。
尤其是考试中,涉及到类似情况的,都是做完计提折旧的分录,立即做递延收益分摊的分录。所以考试中一定要注意,有些实务中的习惯不要带到考试中。
③ 摊销递延收益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1.取得递延收益时:复
借:银行存制款
贷:递延收益
2.在收益分摊时: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贴
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
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
企业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政府补助,在“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政府补助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三、递延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xx资产”或其他资产类科目,贷记本科目。在相关的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收益”科目,处置该资产时,将该资产对应的递延收益科目余额转入资产处置收益(营业外收入)科目。
(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④ 资产按照工作量法计提折旧,递延收益如何摊销
政府补助购入固定资产,该资产按照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相对的递延收益也按工作量法摊销。
⑤ 上一年摊销递延收益时贷方营业外收入,结果做错成营业外支出怎么调账
1、如抄题所述,如经核实确认袭上年该会计处理出错事项未影响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的,那么,在本年无需进行调账的会计处理;
2、如上年度有出具审计报告或其他会计信息报告情形的,那么,该出错事项则应予披露,按照调整后的正确会计信息出具报告;
3、在财务方面则应就该出错事项作出具体情况说明资料作为留存档案备查;
4、以上仅供参考,请予核实,依法操作。
⑥ 递延收益是个什么样的会计科目如何体现
首先,递延收益是一种负债类科目。
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
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将来很可能或者确定实现的收益。
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首先确认一项资产和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摊递延收益。需要注意的是,递延收益的分摊的起点时“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递延收益分摊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报废、转让等),尚未摊销的递延收益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递延。
在报表中如何体现?
视流动性作为“其他流动负债”或“其他非流动负债”,如果递延时间超过1年的,但在未来1年内摊销完毕的,在“1年内到期的其他非流动负债”列报。
而投资收益属于损益类
损益类科目减少记借方,增加记贷方。使用“投资收益”科目核算的包括,证券投资收益、投资性房地产的租金、企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现的损益等。
还有一种收益类型是利息类的收益,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如互联网金融行业,以老牌的无界财富为例,他们的银行存管、国有金融机构风控、电子签章这些硬件实力,从根源上保证了产品的安全,让投资人的资金得到进一步的保障,而且他们是一种属于“固定收益”类的产品,收益固定在8%-12%之间,这类理财方式,小白用户以及偏好稳健的人群都可以选择,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自行理解。
所以,从这类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特性来看,在损益类科目中,本金记借方,收益记贷方。每到一个时间节点,就从借方收益的贷方。
举例:按无界财富固定年化收益率10.5%来算,本金10W,365天(为了方便,红包和其他奖励暂时不计)。资产负债表:
银行存款:10万
实收资本:10万
在365天后收到收益+本金,做账:
借:投资本金 10万
贷:固定收益 1.05万
这个时候,资产负债如下:
银行存款:11.05万
递延收益:1.05万
实收资本:10万
……
⑦ 递延收益调整以前年度,分录怎么做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递延收益 这之后是不是需要 借:本年利润 贷:以前内年度损益调整 借:利润容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通过调整,我们还需缴纳企业所得税,所以还要做借:以前年度损益 贷:应缴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缴税费-应缴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⑧ 注会 固定资产折旧 政府补助 递延收益摊销
呵呵,你的理解是正确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应该是从10月份开始摊销。
⑨ 估价入账产生递延收益,之后递延收益每月分摊,等资产按实际入账时,之前已摊销的递延收益怎么处理
之了解释:
1、已摊销的递延收益不用处理
2、剩余未摊销的递延收益需要重新调整确认金额后进行分摊。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