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无形资产的净值的区别
1、概念不同:资产净值是资产对应的总价值与其所包含的负债之差。资产账面价值是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2、公式不同: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账面净值=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无形资产原价-累积摊销。
3、关系不同:资产净值的各资产净值是由资产原始价值减去各自的备抵账户余额计算所得。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则不是。
(1)无形资产净值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要求摊销,但持有期间每年应进行减值测试。税法中没有界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除外购商誉外所有的无形资产成本均应在一定期间内摊销。造成该类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在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因税法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形成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即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不会随减值准备的提取发生变化,但其账面价值会因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而下降,从而造成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资产净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资产账面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账面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无形资产
Ⅱ 请问,无形资产总额与无形资产净值的区别
无形资产总额一般指购买价+申购费+手续费+认证费等等,就象你购买原材料一样,需要运费、采购费、税金,这就是总额
由于无形资产有累计摊销,一般没有残值,所以无形资产的净值=无形资产总额-累计摊消
Ⅲ 无形资产帐面净值
1、年摊销额=600/10=60万/年
2008年摊销分录:
借:管理费用 60
贷:累计内摊销 60
2010年12月31日
先计算累计摊销=60*3年=180万
无形资产账面价容值=600-180=420万
可收回金额=350万
计提减值准备=420-350=70万
计提完减值准备后,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就等于350万
3、借:资产减值准备 7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70
4、2011年12月31日出售,先计算账面价值,因为计提过减值准备了,所以要从2011年开始,从新计算年摊销额=350/(10-3)年=50万/年。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该像无形资产账面价值=350-50=300万,累计摊销=60*3+50=230万,减值准备70
借:银行存款 378
累计摊销 23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70
营业外支出 51
贷:无形资产 600
资产减值准备 70
营业税金及附加 59
Ⅳ 无形资产净值是怎么来的怎么算出来的如何确定无形资产净值的准确性是否能造假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内没有实物形态的非容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等。
(
1
)
购入的无形资产,
应以实际支付的价款加相关税费作为入账
成本;
(
2
)通过债务重组方式获得的无形资产,应以重组债
权的账面价值作为无形资产的入账成本;
(
3
)
非货币性交易
获得的无形资产,
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无形资产的
入账成本;
(
4
)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评估的价值作
为其入账价值;
(
5
)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以其取得时发生
的注册费、
律师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入账价值,
开发过程当中
发生的研究费用等,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Ⅳ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计算分录题
(复1)编制购入该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制录。
借:无形资产 600
贷:银行存款 600
(2)计算2011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应计提的减值准备。
到2011年12月31日时,
该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600×(1-49/120)=355(万元)
账面净值355万元大于此时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284万元,发生了减值,则:
减值额=355-284=71(万元)
(3)编制2011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71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71
(4)计算2012年无形资产的摊捎额
此后,每月的应摊销额=284/71=4(万元),则:
2012年无形资产的摊销额=4×12=48(万元)
(5)计算2012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2012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84-48=236(万元)
账面价值小于可回收金额,不计提减值损失。
Ⅵ 无形资产账面余额怎么计算
Ⅶ 旧会计制度中无形资产是净值,在新会计制度中如何做账
新会计抄制度下,无形资产的填列更像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科目填写原值,累计摊销填写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的金额,在没有减值的情况下,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净值,如果有减值,则再减去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现在摊销的时候
借 费用成本科目
贷 累计摊销
累计摊销科目余额除该资产处置之外不需要结转。
Ⅷ 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方法是什么
1、无形资产取得的账务处理
1)购入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购入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价款入账: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2)自创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从会计稳健性原则考虑,自创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都列作管理费用: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等
研制成功后,将该项技术开发费作为无形资产原值入账: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3)其他单位投资转入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以评估确认价值或合同、协议约定金额计价:
借: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
4)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以发票所列示价格或同类无形资产的市场价格计价:
借:无形资产——××
贷:营业外收入
2、无形资产转让的账务处理
企业转让无形资产,有两种情形:一是转让所有权;一是转让使用权。情形不同,账务处理方法也有不同。
1)无形资产所有权的转让。
以实际取得转让价款记入相关收入账户: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营业外收入(或者借记“营业外支出”)
将应交营业税金记为转让成果支出:
借: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转让。
无形资产转让使用权时,每年实际收到的使用费: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无形资产相关摊销支出: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3、无形资产摊销的账务处理
1)无形资产摊销期限的确认原则: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一经确定,就不得随便更改,根据现行制度,无形资产摊销期限的确认原则为:
法律和合同以及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照规定的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而企业合同或者合同申请书种有规定受益年限的,按规定的受益年限确定;法律或合同以及企业申请书均示规定存放期限或者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于10年的期限规定。
2)无形资产摊销方法。无形资产一般采用分期等额摊销法进行摊销。其摊销方法如下:
某项无形资产年摊销额=该项无形资产实际支出数/有效年份
月摊销额=年摊销额/12
3)无形资产摊销的账务处理。以月实际摊销额: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
4、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账务处理
1)企业用已入账的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当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 (无形资产评估价值)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营业外收入(资产评估价值大于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余额)
当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小于账面净值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评估价值)
营业外支出——××(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评估价值余额)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2)用未入账的无形资产对外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无形资产——××(第一次确认价值)
Ⅸ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 , 摊销额...
你好,
解析:
1、计算2011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
账面净值=300-300/10/12×(4×12+1)=177.5(万元)
2、编制2011年12月31日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发生减值额=177.5-142=35.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35.5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5.5
3、编制2012年12月31日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计提折旧后年摊销额=142/(120-49)×12=24(万元)
此时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42-24118(万元)<129.8(万元),没有发生减值,原计提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不作分录
4、计算2012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
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177.5-24=153.5(万元)
5、计算2013年3月31日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此时的账面价值=118-2×3=112(万元)
6、计算该无形资产出售形成的净损益
净收益=130-112=18(万元)
7、编制该无形资产出售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30
累计摊销 152.5(300-177.5+24+6)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5.5
贷:无形资产 300
营业外收入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