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算化无形资产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把“货币资金”公式复制到“无形资产”单元格(即“QM("1001",月),不要后面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的公式),然后把现金编码1001改为“无形资产”会计编码。
❷ 杨格系数是什么啊
杨氏模量
杨氏横量或弹性模数是测量应变的变化率,使其称为应力的一个函数。它代表应力-应变曲线上的一段直线的斜率。对于拉伸试验而言,它可能是指拉伸模量。这种试验方法被用来确定试样在轴向拉伸载荷下的特性。普通拉伸试验的结果包括弹性极限、抗拉强度、屈服点、屈服强度、伸长和杨氏横量。杨氏横量一般表示成以N/mm2 (lbs/in2)、MPA (psi)为单位。
弹性模数(“杨氏横量)”试验可以在一系列Lloyd Instruments材料试验机上执行,当需要更加全面的试验结果时还可以使用NEXYGEN Plus数据分析软件 。
要定义杨氏系数 需要先明白两个物理量
一个是 strain
关於strain 是用来描述当物体受到压力作用后的反应
它就定义作 物体长度的变化除以物体起始的长度
另外一个需要知道的物理量就是 stress
代表每单位面积所受的力 就是所谓的压力
杨氏系数的定义就是 strain/stress
❸ 无形资产用什么明细账
无形资产一般不会象固定资产一样用专门的帐本记帐,无形资产用用三栏式明细内帐就可以。
三栏式明细容分类账簿的格式与三栏式总分类账簿的格式基本相同,设有“借、贷、余”三个基本栏次,但一般不设置反映对应科目的栏次。 三栏式明细分类账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按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
一, 无形资产应来当自取得当月起源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
如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该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按如下原则确定:
(一) 合同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
(二) 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
(三) 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两者之中较短者。
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
二, 把无形资产摊销期定为10年(即120个月),从当月开始,每月摊销无形资产价值为: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贷:无形资产
❺ 关于注册会计无形资产的问题
1、这个20%有点“多此一举”的意思,实际上每年付款200万,题目已经告诉了。就是这样:
无形资产的现值=200×4.3295=865.9
2、关于年金系数、现值系数,一般都是查表得来的,不要求计算。考试中用到时,题目会告知的。
退一步讲,如果题目不告诉,那只能是按年折算了,如本例:
无形资产的现值
=200÷(1+5%)+200÷(1+5%)^2+200÷(1+5%)^3+200÷(1+5%)^4+200÷(1+5%)^5
结果是一样的。不过估计一般不会这么考,因为计算现值不是《会计》考核的主要内容。
另外,等你学完了《财务成本管理》,相关的系数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套公式也能算出来。
❻ 无形资产的现值为什么这样算
现值复的计算:简单来说,将以制后不同期间现金流折算到现在的时点上
在本题中
第1期期末现金流折算到现在,折现系数=(1+8%)^-1=0.92593
第2期期末现金流折算到现在,折现系数=(1+8%)^-2=0.85734
第3期期末现金流折算到现在,折现系数=(1+8%)^-3=0.79383
第4期期末现金流折算到现在,折现系数=(1+8%)^-4=0.73503
由于每一期现金流是200000元
所以现值=200000*0.92593+200000*0.85734+200000*0.79383+200000*0.73503
=200000*(0.92593+0.85734+0.79383+0.73503)
=200000*3.3121
上面讲的是原理,实际工作中,这样算太麻烦了,有专门的年金现值系数表,本题中期数为4,利率为8%,查表得年金现值系数为3.312
网页链接
❼ 无形资产下有哪些明细科目
明细科目包括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商标权、转让专利权、转让非专利技术、转让著作权等。
明细科目是企业根据管理需要自行设置的,企业可以按照无形资产分类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再按照具体无形资产具体名称(或存在形式)设置三级科目。
无形资产科目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成本。本科目应按无形资产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应分别设置无形资产——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无形资产一般不会象固定资产一样用专门的帐本记帐,无形资产用用三栏式明细帐就可以。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簿的格式与三栏式总分类账簿的格式基本相同,设有“借、贷、余”三个基本栏次,但一般不设置反映对应科目的栏次。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文件第八条规定,转让无形资产,是指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本税目的征收范围包括: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商标权、转让专利权、转让非专利技术、转让著作权、转让商誉。
(一)转让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
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土地租赁,不按本税目征税。
(二)转让商标权,是指转让商标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三)转让专利权,是指转让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四)转让非专利技术,是指转让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提供无所有权技术的行为,不按本税目征税。
(五)转让著作权,是指转让著作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著作,包括文字著作、图形著作(如画册、影集)、音像著作(如电影母片、录像带母带)。
(六)转让商誉,是指转让商誉的使用权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