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购买土地的入账及折旧摊销是如何处理
由于不了解贵公司购买土地的用途,我将可能出现的情形,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一并讲解。
一、《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应用指南中关于土地使用权的处理
1、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但改变土地使用权用途,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应当将其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2、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应当分别进行处理,即:取得土地使用权,借记“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而建筑物的价值借记“固定资产-建筑物”,贷记“在建工程”等科目。
外购土地及建筑物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分配;难以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
3、企业(房地产开发)取得土地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二、企业土地使用权正确的会计核算
企业现在购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会计核算上按实际发生成本记入“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开发利用时以“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转入开发商品房成本,或转入在建工程成本;开发利用完成后,在会计核算上列入“固定资产——建筑物或构筑物”或“开发商品——商品房”;该项房屋、建筑物报废时,将净残值中相当于尚可使用的土地使用权价值的部分,转入继续建造的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如果不再继续建造房屋、建筑物的,则将其价值记入“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三、企业土地使用权涉税处理:
1.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暂行规定》([86]财税地字第008号)文件规定:房产原值是指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在账簿“固定资产”科目中记载的房屋原价。因此,凡按会计制度规定在账簿中记载有房屋原价的,应以按规定包括土地价值在内的房产原值,在按规定减除一定比例后作为房产原值计征房产税;没有记载房屋原价的,按照上述原则,参照同类房屋评估确定房产原值,计征房产税。如果属于购买土地用于自行建造厂房、办公楼等就有一个税收筹划的问题,即尽可能讲土地使用权的价值与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分别核算(怎样核算我在前面“二、企业土地使用权正确的会计核算”已经讲述,此处不在赘述)因为,房产税是按照应税房屋余值计算的,如果分别核算土地与房屋价值,房产税计税依据就减少,达到了税收筹划的目的。
2.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购买土地取得土地使用权,记入“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的,按《土地使用权证》明确的期限推销;购买土地取得土地使用权,记入“固定资产——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按不短于20年的期限折旧。
㈡ 土地折旧概念
1、土地使用权不提折旧,应该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2、土地使用权摊销:按法律和合同规定的有效期限和受益期限孰短的原则确定,如无有效期限和受益期限的,按不少于10年的期限摊销。
3、帐务处理
(1)取得土地使用权时
借: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贷:银行存款等
(2)每月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或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㈢ 土地使用权的摊销
一般是按产权证上的年限进行摊销。
对取得土地使用权,应分情况进行会计处理内:如果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是容自用的,发生的出让金等相关税费支出应记入无形资产并在规定的使用期内分期摊销。
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与折旧一样,可以选择直线法和加速法来摊销无形资产。从金额上看,一般情况下,摊销的费用相对于折旧费用要小很多,也就是说,大多数公司固定资产要远远大于无形资产,因此摊销和折旧一般会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区分。
(3)建设用地的折旧和摊销扩展阅读:
摊销(Amortization)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摊销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减少当期利润,但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
常见的摊销资产如大型软件、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和开办费,它们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公司业务和收入做出贡献,所以其购置成本也要分摊到各年才合理。
㈣ 土地到底可不可以计提折旧摊销为什么
按企业会来计制度记自入房产原值的土地使用权应随房折旧;
按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记入无形资产的土地使用权应摊销;
按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记入开发成本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用于项目开发的土地使用权不摊销或折旧;
早年(大概刚建国那会儿)取得的土地所有权入账的,不摊销或折旧
㈤ 折旧费和摊销费的定义与区别
折旧和摊销的区别是来:源
1、折旧的是资产,摊销的是费用。折旧一般指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一般有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待摊费用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
2、折旧和摊销都是逐步的计入成本费用,但是计入的期限长短不同。折旧至少两年以上。而摊销除了长期待摊费用以外,都是一年内摊销完毕。
3、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损耗的这部分价值,应当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形成折旧费用,计入各期成本。
4、摊销就是本月发生,应由本月和以后各月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长期待摊的费用核算。
5、折旧和摊销的计算方法不一样。折旧的计算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而摊销的计算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五五摊销法等。
㈥ 折旧和摊销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损耗,因此需要计提折旧,比如说,固专定资产的价值100万没有残值,预计属使用5年,如果是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的话,那么每年计提折旧100/5=20万。
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剩余年限也会缩短,因此也要计提摊销,比如说无形资产的价值100万,预计能够使用5年,那么每年计提摊销20万。
折旧对应的是固定资产,摊销对应的是无形资产。
㈦ 折旧和摊销是什么意思啊
折旧是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过程中逐步转移到成本费用中的价值,摊销是已经支付完的费用,以后逐步转移到费用成本,使成本均衡的。
㈧ 请问折旧和摊销的根本区别在什么地方
折旧是针对固定资产的,
摊销是针对已发生的费用进行摊销
㈨ 新税法规定土地使用权的摊销年限是多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
第六十七条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约定的年限大于10年的,必须土地使用权40年,就按照40年摊销。
土地使用权(Land Use Rights)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民集体和公民个人,以及三资企业,凡具备法定条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约定对国有土地或农民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利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
土地使用权是外延比较大的概念,这里的土地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使用权。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法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
土地使用权是中国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体现,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国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有划拨、出让、出租、入股等。而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是指农民集体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