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行政、事业单位存货购买做的会计处理的不同之处。
行政事业单位购存货一般直接列支,如果计入存货还需要编制领用分录,我们核算中心一般全部列支
B. 事业单位购入存货的会计处理是怎样的
一、资产类科目核算:
1、 材料的核算:
(1)购入材料并已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材料
贷:银行存款
(2)领用出库时:
借:经费支出
贷:库存材料
(3)库存材料盘盈:
借:库存材料
贷:经费支出
库存材料盘亏:
借:经费支出
贷:库存材料
(4)库存材料变价处理后:其收入恢复银行存款;如发生损益,应增减当期支出。
二、负债类科目核算:
1、应缴预算款:
(1)收到应缴预算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预算款
(2)上缴应缴预算款时:
借:应缴预算款
贷:银行存款
注意:行政单位在安排预算时,会违反规定向非财政拨款单位安排预算资金,或利用财政资金非法贷款,甚至对于行政性收费未按规定上缴财政专户。一旦发现应及时收回该部分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预算款
上缴时:
借:应缴预算款
贷:银行存款
对于截留的预算资金及时上缴财政时:
借:结余
贷:银行存款
2、应缴财政专户款:
(1)收到应上缴财政专户的各项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2)上缴财政专户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银行存款
(3)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财政专户办法的单位定期结算预算外资金结余时,按结余数:
借:预算外资金收入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按结余数上缴财政专户: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银行存款
(4)实行按比例上缴专户的行政单位收到预算外资金收入时,应分别记入:
借: 银行存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预算外资金收入上缴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银行存款
事业单位各抄种无形资产应合理摊销。袭
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其购入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摊销时,应一次记入“事业支出”科目,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
对于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其无形资产应在受益期内分期摊销,摊销时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
D. 事业单位用什么方法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方法:
(1)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应在取得无形资产时将其成本予以一次性摊销,记入“事业支出”科目,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并计入当期支出;
(2)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应在无形资产的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摊销时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照摊销额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并计入当期支出。
E.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存货与固定资产的核算
如果需要因报废、盘亏等原因核减固定资产,要将固定资产转入待处置资产损益科目:借:待处置资产损益——处置资产价值。
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属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或者影响劳动对象的劳动资料,是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长期发挥作用,长期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则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并构成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重要原则,一个企业把劳动资料按照使用年限和原始价值划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对于原始价值较大、使用年限较长的劳动资料,按照固定资产来进行核算;而对于原始价值较小、使用年限较短的劳动资料,按照低值易耗品来进行核算。
在中国的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通常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和工具等。
F. 行政事业单位存货与固定资产会计分录有哪些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如果需要因报废、盘亏等原因核减固定资产,要将固定资产转入待处置资产损益科目:
借:待处置资产损益——处置资产价值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之后写请示,按单位的财务制度逐级审批。领导作出同意的批示后,按批示处理固定资产: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贷:待处置资产损益——处置资产价值
G. 事业单位存货盘盈账务处理
企业进行存货清查盘点,应当编制“存货盘存报告单”,并将其作为存货清查的原始凭证。经过存货盘存记录的实存数与存货的账面记录核对,若账面存货小于实际存货,为存货的盘盈;反之,为存货的盘亏。对于盘盈、盘亏的存货要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企业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所造成的,其盘盈的存货,可冲减管理费用,按规定手续报经批准后,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库存商品等
对于购进的货物、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引起盘亏存货应负担的增值税,应一并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转账,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经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企业存货的清查盘点,可分为定期盘点和不定期盘点两种,定期盘点一般在月末、季末、年终进行;不定期盘点是指临时性的盘点以及发生事故损失、会计交接、存货调价等而进行的盘点清查。企业应当做好存货的清查工作,加强管理,防止存货的呆滞积压或毁损.。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11条中提到“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
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盘盈都属于前期差错,但存货盘盈通常金额较小,不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以前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判断,因此,存货盘盈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不调整以前年度的报表。而固定资产是一种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有形资产,因此,对于管理规范的企业而言,在清查中发现盘盈的固定资产是比较少见的,也是不正常的,并且固定资产盘盈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以前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判断。因此,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H. 事业单位的存货盘盈盘亏会计分录是什么
先转待处理财产损益,查清楚以后结转到相应的资产科目和损益科目
I. 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摊销
本题中是因业务需要购入无形资产,所以摊销应计入事业支出
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回的事答业单位,其购入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摊销时,应一次记入“事业支出”科目,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
对于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其无形资产应在受益期内分期摊销,摊销时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