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无形资产资金的收入记入

无形资产资金的收入记入

发布时间:2021-03-24 07:08:59

A. 转账无形资产,取得资金。应计入哪些科目

转账无形资产,取得资金。应计入哪些科目?
1.发生时做: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2.同时做:按收入*5%计缴营业税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贷:应交税金:城建税/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费等;
3.结转无其他业务支出成本;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无形资产-***

B. 无形资产转让收入或使用权收入计入GDP吗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十一五”规划
——兼论地方政府规划指标体系创新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最鲜明的特点。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并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地方政府在编制“十一五”规划中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创新规划指标体系。任何规划都是以指标来构画本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而,选择什么样的指标体系,是编制规划中最重要的问题。在编制十一五规划中,要改变以GDP为中心的指标体系,选择更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指标。GDP是反映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但不能全面反映发展的所有内涵。如果在指导思想上把经济增长本身当作最终的目的,就会过于看重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健全公共服务、保护资源环境等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在工作中就会确定不太符合实际的高指标,甚至不顾实际情况地层层分解、级级加码。这是造成国内资源被过度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和“一条腿短”、内需扩大缓慢、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重要原因。

对经济发达的北京而言,在规划中,采用新的GNP(国民生产总值)+SCC(社会综合资产)指标,既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又能统筹兼顾地促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区域之间、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地区发展与对外开放,构建和谐北京。

一、GDP指标的弊端
世界各国都以统计GDP指标作为宏观调控的参考,然而,除中国外,几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都不以GDP作为规划目标指标或政绩考核指标。以GDP作为规划目标指标有种种弊端:

1.追求GDP,减少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内资源。地方政府追求GDP,大量盲目引进的外资项目不仅要利用我国的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而且造成污染、损害了生态环境。地方政府为了引进外资,违规竞争,以低价转让土地使用权,造成土地资源长期损失,还造成不少农民失地又失业,影响社会稳定。外商利用我国低廉的劳动力,从事简单劳动,不利于劳动者素质提高,人口资源难以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可持续发展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基础。

2.全面可持续发展缺乏可靠的民族经济基础。引进外资可以迅速地增加本地的GDP,所以,GDP引导地方政府盲目引进外资。外资引入越多,民族企业受到外资挤压越大,民族经济发展越缓慢,经济增长越依赖外资和出口。由于外资在出口中占主导地位,因而经济结构调整受制于外国资本的需要,中国只能继续维持外资引进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导致经济发展自主性弱化,国际竞争力低,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缺乏坚实的民族经济基础。

3.内需扩大缓慢,失业增加。追求GDP,地方政府之间相互竞争,低水平重复引进外资,引进外资时不注意引进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外资带来的往往是低技术、过时技术或产品生产链中低附加值的环节,让出了市场却没有换来技术,使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份额增加而民族企业市场日益萎缩,同时外资吸收的就业人员比民族企业少得多,因而,不仅民族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内需扩大缓慢,而且失业增加。

4.影响走出去战略实施。由于对国外投资不能增加本国或本地的GDP,因此,地方政府有引进外资的积极性,而无激励国内本地常住居民对外国投资的动力,企业对外投资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企业对外国投资不足,走出去战略进展缓慢。
5.增强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行为,弱化了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追求相同的经济指标———GDP指标,地方政府在受到资源制约、遇到管理手段和政策工具约束时,就会与中央政府争宏观调控权。在争宏观调控权不能如愿时,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行为加剧,寻求中央政府政策的空隙、打政策的擦边球,导致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在地方政府执行中大打折扣,弱化了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和力度。

6.追求GDP导致资金流出增加和民族企业融资困难。随着出口增加和外资引进加速,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增加,外汇储备增多。为了防范外汇风险,我国政府以外国政府长期债券形式持有外汇储备。外汇储备越多,政府持有的外国债券越多,资金流出也越多。由于资金流出, 民族企业难以有效地利用外汇储备资金,出现了资金闲置和企业融资困难并存的局面。

7.追求GDP,增加了国际贸易磨擦。地方政府追求GDP,鼓励企业扩大出口,不注重内需,导致中国企业在出口中对外恶性竞争,经营秩序混乱,特别是出口产品低价竞销,更容易引发国际贸易摩擦。

8.采用GDP为中心的指标体系,高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了外国对中国经济的疑虑。外商在我国的投资能够在GDP中反映出来,而外商从中国汇回国的利润却不能相应体现,产生以下后果:一是GDP扩大了我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缩小了外商投资者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二是夸大了中国的经济实力,缩小了外商投资者国家的经济实力。三是GDP指标高估了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估了外国在华投资者所在国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在我国外商投资集中的地区,甚至出现经济繁荣,而个人收入较低的现象。GDP夸大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实力,缩小了跨国公司母国的经济发展潜力,无谓地增加了外国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恐惧和忧虑,不利于中国和平发展。

二、以GNP指标代替GDP指标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精神
与GDP存有争议不同,GNP是世界公认的、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GNP比GDP能更好地体现国民性和以人为本的精神,采用GNP作为规划目标指标,可以克服GDP的缺陷,有以下优点:

1.有助于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国内资源基础。以GNP指标作为政绩指标,可以减少盲目引进外资而产生的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恶化,减少土地压价竞争,部分地减少国土资源的损失,从而保护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国内资源。土地是农民的生产资料,保留一定的土地,农民生计有长远保障,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稳定。

2.有利于扩大内需,实现自主式增长。外资企业在中国直接投资设厂进行生产,其利润和外籍员工的收入等不能计入GNP,只有外商投资给本地常住居民带来收入的部分可以计入GNP。因而,地方政府会以各种优惠政策激励本地常住居民投资,有利于民族企业和民族经济的发展,从源头和市场基础上扩大内需,经济转向自主、内生式增长,就业增加,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自主性增强,有利于建立起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从整体上提高地区和国家的竞争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采用GNP指标,有利于优化引进外资的结构,控制引进外资规模。地方政府会引进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扩大市场容量并能增加民族企业市场份额、愿意提供高新技术的外资,而与之背道而驰的外资会被拒之门外。所以,引进外资的规模相应地收缩,引进外资的结构不断地优化。

4.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由于本地居民投资国外能增加本地的GNP,以GNP作为规划指标,地方政府会主动帮助本地企业到国外投资,通过增加投资者的利润和对外投资收益的回流,增加当地的GNP,从而推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5.中央政府规划指标用GDP,地方政府规划指标用GNP,是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协调中央与地方责权利关系。GDP指标可以反映某个时期社会投资(包括外资)、社会消费、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就业、物价等经济总量的变化。中央政府需要依据这些可测的、可控的总量信息进行宏观调控。因此,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中,GDP指标仍然有其他指标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央政府统计GDP,为全国人民的利益,进行全局性的宏观调控;地方政府追求GNP,为本地居民造福。两者的职责交叉减少,各司其职,在各自掌控的资源和拥有的权力范围内,完成不同管理经济的目标和任务,从源头上理顺中央宏观调控与地方经济管理的关系,有助于舒缓地方政府的压力,减少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行为,增进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

6.以GNP作为规划指标,可以抑制资金外流,有利于民族企业融资。采用GNP为规划指标,地方政府有选择地引进外资,我国的国际顺差会大幅度地减少,外汇储备下降,中国政府持有的外国债券减少,资金流出就会减少。资金流出少,国内资金比较充裕,有利于民族企业在国内融资,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7.GNP指标有助于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各地民族企业低价出口产品被国外反倾销,不仅企业遭受双重损失,而且减少了GNP的增幅。为了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和民族企业的利润率,以利于GNP的增加,政府要治理和制止民族企业出口产品低价竞销的现象,鼓励民族企业联合一致对外。这样,可以减少贸易摩擦,减少外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

8.GNP指标可以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潜力和居民的生活水平,缓解外国的疑虑和中国承受的压力。GNP指标扣除了外商在华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收入,可以准确、真实地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GNP既计算中国居民从外商投资中取得的收入,真实地反映了外资对居民收入水平产生的影响,又计算民族企业的利润和民族企业发展对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因而,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我国内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由于我国资本项目有顺差,因而我国的GDP大于GNP。采用GNP指标后,能够榨去经济增长的水份,我国的经济增长总量减少了,经济增长速度更实在了,经济增长潜力更真实了,也弱化了外国对中国的忧虑。

三、采用GNP+SCC指标,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SCC指标的内涵
社会综合资产(social comprehen-sive capital,缩写SCC)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历年积累的所有国民财产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国民财产包括过去积累的有形的生产资产(物质资料)和无形的生产资产(包括虚拟资产)等。它既包括国有企业资产又包括个人财产还包括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价值(如城乡基础设施价值、地产价值、文物价值、人居环境价值、政府信誉和政府品牌价值等)。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力等等资源,以及由这些资源形成的生态环境等。

SCC指标可以度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社会财富存量与生产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社会财富存量越大,越有利于提高生产力;生产力提高得越快,社会财富存量越大。因而,社会综合资产的增加和积累,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之所以富裕,就是因为这些国家生产力水平比发展中国家高,社会财富存量比发展中国家多。

2.增设SCC指标的必要性
不论是GDP还是GNP都只是反映经济增量而没有反映社会财富存量。我们知道,经济增量的增加有时可以导致社会财富存量的减少:地方政府新建设项目时破坏了文物、政府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不完善,可以增加GDP或GNP,然而,造成社会财富存量损失和浪费,减少了社会财富存量。例如,符合城市规划的新建居民小区刚建成,然而,由于政府换届,新政府要上马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拓宽街道。拓宽街道要将老马路拓宽取直,需要将新建成的居民小区拆除。拆除新建居民小区的工程和拓宽马路的工程及小区绿化工程都增加了当地的GDP或GNP,但是, 拆除新建小区、修建新马路需要耗费当地资源和财富、给被拆迁户和新购买房户造成的个人财富减少和精神损失、处理拆迁纠纷的成本等都导致当地社会综合财富存量的减少。

因此,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指标,仅有经济增量指标GNP是不够的,还需要增设衡量社会财富存量的指标SCC。

3.以GNP+SCC为引导,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采用GNP+SCC指标,既可以纠正GDP和GNP指标的缺陷,又可以弥补单一GNP指标之不足,还有以下的优点:(1)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综合资产越多,越有利于文化、教育、卫生和科学研究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城市社会综合资产增加越迅速,政府就越有能力利用社会综合资产补贴贫困的农村人口,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3)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方政府为了确保本地社会综合资产增加,必须重视环境保护,自觉地配合中央的环境保护政策,主动地治理企业污染,努力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4)从增加社会综合资产着眼进行政府管理,政府会慎重地进行投资管理和决策,减少形象工程、惩治豆腐渣工程。此外,采用GNP SCC指标还有利于政府防范和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促进生产力空间布局合理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还可减少资金外流,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等等。

这是下载别人的文章,你得改题目删减内容。 http://www.bjpopss.gov.cn/bjpopss/xzlt/xzlt20051124.htm.zh" http://www.bjpopss.gov.cn/bjpopss/xzlt/xzlt20051124.htm.zh
参考资料:http://www.bjpopss.gov.cn/bjpopss/xzlt/xzlt20051124.htm.zh" http://www.bjpopss.gov.cn/bjpopss/xzlt/xzlt20051124.htm.zh

C. 转让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为什么不能计入收入

收入和利得的一个很大区别在于收入是日常活动形成的,比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利的是非日常活动,出售无形资产显然属于非日常活动,计入利得。希望你能明白!

D. 无形资产转让收入计入什么科目

无形资产也算作我们的资产。但是他却不能并入我们的固定资产里边毕竟它是没有实体的存在。

E. 无形资产怎样做会计分录

之了课堂回答:

1、不对的,购买的无形资产如果确认是计入资产项目,则不应使用管理费用科目,应该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2、记入开办费的具体内容是这些:

一、筹建人员开支的费用

(1)筹建人员的劳务费用:具体包括筹办人员的工资奖金等工资性支出,以及应交纳的各种社会保险。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如医疗费等福利性费用,如果筹建期较短可据实列支,筹建期较长的,可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予以解决。

(2)差旅费:包括市内交通费和外埠差旅费。

(3)董事会费和联合委员会费

二、企业登记、公证的费用

主要包括登记费、验资费、税务登记费、公证费等。

三、筹措资本的费用

主要是指筹资支付的手续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

四、人员培训费: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引进设备和技术需要消化吸收,选派一些职工在筹建期间外出进修学习的费用。

(2)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的劳务费及相关费用。

五、企业资产的摊销、报废和毁损

六、其他费用

(1)筹建期间发生的办公费、广告费、交际应酬费。

(2)印花税

(3)经投资人确认由企业负担的进行可行性研究所发生的费用

(4)其他与筹建有关的费用,例如资讯调查费、诉讼费、文件印刷费、通讯费以及庆典礼品费等支出。

F. 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计入哪个科目

有两种情况:

1、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可以比照企业出租无形资产所取得的收入

借:银行存款版(其他应收权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2、结转该无形资产的摊销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6)无形资产资金的收入记入扩展阅读:

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G. 无形资产投资的怎么做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12000
累计摊销 3000
贷:无形资产 15000

投资价值12000大于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体现在商誉中。

H. 为什么出售无形资产的收入记入营业外收入而不记入其他业务收入呢

主营复业务收入
就是企业出制售主要生产的产品
是企业持续经营获利的手段
出售无形资产只是企业偶尔的业务活动
属于利得收入或损失
所以计入营业外收入
或支持
如果你主要靠出售无形资产获得持续经营获利的
他就是你的主营业务收入

阅读全文

与无形资产资金的收入记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海信濮塘 浏览:376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报告制度 浏览:747
现在电影版权谁最多 浏览:566
邵阳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553
马鞍山德伟 浏览:231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