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广告费是否需要分期摊销
广告费无需摊销,发生直接计入营业费用--广告费
② 花了3万广告费,有3000元未付,后面每个月做摊销,做一年摊销,如何做分录
购入,借长期待摊费用—广告费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摊销
借:管理费用—广宣费
贷:长期待摊费用
③ 新会计准则下的一年内广告费摊销怎么处理
一、《企业会计准则》下,广告费在发生时可一次性计入“销售费用”科目,不需要通版过摊销处理。
二、说明:权
1、《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设置了“销售费用”科目核算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也在本科目核算。
2、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3、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
④ 广告费跨年度能摊销吗
首先 貌似应该没有预付账款这个会计科目 应该是“预提费用” 预提费用是将尚未发回生的费答用进行计提,去年已经预提过了 所以可以到下几个会计季度进行摊销 摊销时 做账 借:营业费用-广告费 贷:预提费用(预付账款) 此时你给出的预付账款和预提费用是一样的 不知道这个回答 你是否满意 呵呵
⑤ 企业广告费300000,受益期1年,超出全年营业额的2%,可否放入待摊费用,摊销2年
受益期一年,不能分两年摊销。超支部分可以结转,在明年所得税前列支。
⑥ 全年广告费在会计处理上是否需要分期摊销
不跨年度的广告费,在会计处理上不需要分期摊销。
跨年度的广告费,在专会计处理上需要属分期摊销。应在以后年度摊销的广告费,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不跨年度的广告费,一次性摊销,不影响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
新会计准则中取消了“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两个科目,对于广告费用不得预提和待摊。
根据2006年10月30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广告费”作为期间费用归入“销售费用”科目核算(旧制度在“营业费用”科目中核算),在税前全部列支,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方,作为会计利润的抵减额。
⑦ 广告费用分期摊销年限是多少
不跨年度的广告费,在会计处理上不需要分期摊销。
跨年度的广告内费,在会计处理上容需要分期摊销。应在以后年度摊销的广告费,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不跨年度的广告费,一次性摊销,不影响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
新会计准则中取消了“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两个科目,对于广告费用不得预提和待摊。
根据2006年10月30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广告费”作为期间费用归入“销售费用”科目核算(旧制度在“营业费用”科目中核算),在税前全部列支,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方,作为会计利润的抵减额。
⑧ 请问,我司现有一年的广告费需要摊销,四月付款,应在五月进行摊销,并记入费用类科目对吗
广告费用实行上限控制.年销售收入的2%以内(医药行业25%)允许税前列支,余额以后年度列支。是在费用类科目-广告费列支。
⑨ 大额广告费摊销是否有明确的会计制度规定
摊销要看广告抄合同规定的受益期。
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支出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2%的,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粮食类白酒广告费不得在税前扣除。纳税人因行业特点等特殊原因确实需要提高广告费扣除比例的,须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纳税人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应与赞助支出严格区分。纳税人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广告是通过经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的;(二)已实际支付费用,并已取得相应发票;(三)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业务宣传费(包括未通过媒体的广告性支出),在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5‰范围内,可据实扣除。
⑩ 广告费跨年摊销的账务处理
不跨年度的广告费,在会计处理上不需要分期摊销。
跨年度的广告费,在会计处理上需要分版期摊销。应在以后权年度摊销的广告费,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不跨年度的广告费,一次性摊销,不影响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
新会计准则中取消了“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两个科目,对于广告费用不得预提和待摊。
根据2006年10月30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广告费”作为期间费用归入“销售费用”科目核算(旧制度在“营业费用”科目中核算),在税前全部列支,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方,作为会计利润的抵减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