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无形资产的摊销统一采取直线法,会计上要求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进行摊回销;如果预计设用年限超答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收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应按照以下原则摊销:
一是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但拿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
二是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有效年限;
三是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两者之中较短者;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
这样无形资产原值是不变的,净额就是原值-累计摊销。
Ⅱ 无形资产什么时候计提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取得当月摊销,处置时当月不计提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回虽不像固定资产具有有形答的损耗,但其会随着使用过程的各种因素(如科技进步,泄密,市场转型等等)、环境的影响,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其实际的使用价值会出现下降,为了能使其价值在预计的使用期间内得到补偿与回收,而采取分期摊销的方法,将其分期收回。
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虽不进行分期摊销,但必须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其的价值进行减值测试,通过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对其价值进行收回。
累计摊销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企业按月计提无形资产摊销,借记“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②处置无形资产时,还应同时结转累计摊销,借记本科目,贷记相关科目。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
Ⅲ 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
累计摊销
1.事业单位应当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2.摊销是指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版内,按照确定的权方法对应摊销金额进行系统分摊。
3.事业单位应当自无形资产取得当月起,按月计提无形资产摊销。
4.累计摊销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按月计提无形资产摊销时,按照应计提摊销金额: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贷:累计摊销
5.转让无形资产过程中取得价款、发生相关税费,以及出售价款扣除相关税费后的净收入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
6.处置完毕,按照处置收入扣除相关处置费用后的净收入: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
贷:应缴国库款等
Ⅳ 计提无形资产摊销会计分录
新旧会计制度不同,你做的是老的,新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
这样无形资产原值是不变的,
净额就是原值-累计摊销。
(4)累计摊销的计提方法扩展阅读:
无形资产摊销是对无形资产原价在其有效期限内摊销的方法。无形资产摊销一般采用直线法,摊销时直接计入“无形资产”科目的借方,无需另设摊销科目。无形资产原价减去无形资产的余额即为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数 额。为了提供企业无形资产计提摊销额的有关数据,企业更换旧帐时,要注明每项无形资产的原价。
一、 新旧会计准则摊销期限的比较
2001年的旧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日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当期损益。如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收益年限或规定的有限年限,该无形资产摊销期限按如下原则确定:
第一,合同规定收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合同规定的收益年限;
第二,合同没有规定收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
第三,合同规定了收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则不应超过其中年限较短者;
第四,如果合同没有规定收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小于10年。
这遵循了谨慎性原则,但也限制了无形资产的稳定性。这些规定过于笼统,难以适应无形资产日益复杂的现状。
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对于不同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做出了不同的规定:
第一,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
第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并按本准则规定处理。
二、新旧会计准则摊销方法的比较
2001年的旧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摊销的规定是直线平均法,按照无形资产的价值在一定期限内平均摊销,摊销期为合同与法律规定的最低期限,合同与法律无规定的摊销年限不应小于10年。它对所有的无形资产根据使用时间平均摊销,没有考虑不同无形资产的时间价值。
2006年新会计准则借鉴国外的摊销方法,对采用直线法摊销也没有实行“一刀切”,而是提出“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更具可行性。准则通过将无形资产区分为使用寿命有限和使用寿命无限的无形资产划分,使摊销的对象更明确。新准则对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摊销法。
三、企业摊销无形资产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某项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Ⅳ 什么是累计摊销,累计减值
累计摊销就是来已经消耗的那部份自价值,打个比方吧!你到街上买个手机,买了1000元,手机使用时总会变旧,按财务上的处理方法假如按使用5年为算,每年就应该提折旧200,就是就相当于损耗了200,第一年变旧200,第二年变旧200,变旧了都得摊销,到第二年的时候相当于累计摊销了400,就是这个意思,这时候手机的账面价值只值600,累法减值,是指你买的手机到了第二年账面价值还值600,可是随着科技进步等等原因,你的手机按现在市面的价格可能只值400元了,这时候你应该对你的手机计提减值准备,提200这样,第三年可能更低了,就再计提减值准备,把所有减值准备都加起来就是累计减值的准备,,,,应该是这样了
Ⅵ 求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的详细会计分录
假设公司购入的财务软件是50000元(不含税),摊销20年,则:
1、入账时,计入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
贷:银行存款 58500
2、第一年摊销:
借:管理费用 2500
贷:累计摊销 2500
3、后续年限摊销以此类推,直至20年后摊销完为止
(6)累计摊销的计提方法扩展阅读
累计摊销科目的具体用法如下:
1、企业按月计提无形资产摊销,借记“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2、处置无形资产时,还应同时结转累计摊销,借记本科目,贷记相关科目。
3、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
Ⅶ 累计摊销怎样算,敬请高人指点
累计摊销 500 000—这个数怎么算出来的呀?
在经过研究和开发阶内段完成该项新技容术,结转了新技术的成本后,才会出现“累计摊销”啊。
“累计摊销”类比“累计折旧”,只是累计折旧对应固定资产,累计摊销对应无形资产。所以,你现在仅仅是通过“研发支出”,归集发生的成本费用,在贷方怎么可能有“累计摊销”这个科目呢?
如果这个分录是对的的话,在其他科目的金额都知道的情况下,可倒挤“累计摊销”的金额。
同时,在新技术形成后,根据他的入账价值,预计使用年限(无法预计使用年限的,不用摊销,而是在每年末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预计的净残值(一般为0,除非特殊情况:比如到那时,有人要购买你的无形资产,他愿意出的价格就是该无形资产的残值),运用直线法,即可算出累计摊销额。
和固定资产的累计摊销 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一样的计算方法。
和固定资产不同的是:新技术(无形资产),当月增加,当月要计提摊销。
Ⅷ 累计摊销
累计推销是针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而言的,这与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同理,只是为了区别而使用的称谓不同而已。
是反映了企业在使用无形资产过程中,对其价值的分期收回行为及收回额,其计提摊销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采用在使用或受益期间内直线平均法。
具体理解:
无形资产虽不象固定资产具有有形的损耗,但其会随着使用过程的各种因素(如科技进步,泄密,市场转型等等)、环境的影响,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其实际的使用价值会出现不下降,为了能使其价值在预计的使用期间内得到补偿与回收,而采取分期摊销的方法,将其分期收回。
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虽不进行分期摊销,但必须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其的价值进行减值测试,通过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对其价值进行收回。
补充问题:
给你举个小例子:企业用1000万元购买了生产线专用技术,预计该技术可受益为5年,5年后将无价值,那第该企业将每年要计提的累计摊销额为1000÷5,那每月应摊销额为1000÷5÷12=16.67万元。
你标号为3的问题:由于该无形资产是从2002年1月1日开始摊销的到2005年年末正好摊销了4年,而每年的摊销额为(300÷10),所以4年的摊销额就是300÷10×4=120万元了
如有疑问,可通过“hi”进行提问!!!
Ⅸ 怎么理解累计摊销怎么做会计分录
一、无形资产属于长期资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在其预计的内使用寿命内采用系统容合理的方法对应摊销金额进行摊销,计入有关成本费用中。其中应摊销金额是指无形资产的成本扣除残值后的金额。“累计摊销”就是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额。
二、企业计提无形资产摊销额时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专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
其他业务成本(转让使用权的)
贷:累计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