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十一五”规划
——兼论地方政府规划指标体系创新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最鲜明的特点。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并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地方政府在编制“十一五”规划中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创新规划指标体系。任何规划都是以指标来构画本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而,选择什么样的指标体系,是编制规划中最重要的问题。在编制十一五规划中,要改变以GDP为中心的指标体系,选择更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指标。GDP是反映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但不能全面反映发展的所有内涵。如果在指导思想上把经济增长本身当作最终的目的,就会过于看重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健全公共服务、保护资源环境等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在工作中就会确定不太符合实际的高指标,甚至不顾实际情况地层层分解、级级加码。这是造成国内资源被过度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和“一条腿短”、内需扩大缓慢、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重要原因。
对经济发达的北京而言,在规划中,采用新的GNP(国民生产总值)+SCC(社会综合资产)指标,既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又能统筹兼顾地促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区域之间、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地区发展与对外开放,构建和谐北京。
一、GDP指标的弊端
世界各国都以统计GDP指标作为宏观调控的参考,然而,除中国外,几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都不以GDP作为规划目标指标或政绩考核指标。以GDP作为规划目标指标有种种弊端:
1.追求GDP,减少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内资源。地方政府追求GDP,大量盲目引进的外资项目不仅要利用我国的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而且造成污染、损害了生态环境。地方政府为了引进外资,违规竞争,以低价转让土地使用权,造成土地资源长期损失,还造成不少农民失地又失业,影响社会稳定。外商利用我国低廉的劳动力,从事简单劳动,不利于劳动者素质提高,人口资源难以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可持续发展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基础。
2.全面可持续发展缺乏可靠的民族经济基础。引进外资可以迅速地增加本地的GDP,所以,GDP引导地方政府盲目引进外资。外资引入越多,民族企业受到外资挤压越大,民族经济发展越缓慢,经济增长越依赖外资和出口。由于外资在出口中占主导地位,因而经济结构调整受制于外国资本的需要,中国只能继续维持外资引进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导致经济发展自主性弱化,国际竞争力低,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缺乏坚实的民族经济基础。
3.内需扩大缓慢,失业增加。追求GDP,地方政府之间相互竞争,低水平重复引进外资,引进外资时不注意引进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外资带来的往往是低技术、过时技术或产品生产链中低附加值的环节,让出了市场却没有换来技术,使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份额增加而民族企业市场日益萎缩,同时外资吸收的就业人员比民族企业少得多,因而,不仅民族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内需扩大缓慢,而且失业增加。
4.影响走出去战略实施。由于对国外投资不能增加本国或本地的GDP,因此,地方政府有引进外资的积极性,而无激励国内本地常住居民对外国投资的动力,企业对外投资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企业对外国投资不足,走出去战略进展缓慢。
5.增强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行为,弱化了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追求相同的经济指标———GDP指标,地方政府在受到资源制约、遇到管理手段和政策工具约束时,就会与中央政府争宏观调控权。在争宏观调控权不能如愿时,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行为加剧,寻求中央政府政策的空隙、打政策的擦边球,导致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在地方政府执行中大打折扣,弱化了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和力度。
6.追求GDP导致资金流出增加和民族企业融资困难。随着出口增加和外资引进加速,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增加,外汇储备增多。为了防范外汇风险,我国政府以外国政府长期债券形式持有外汇储备。外汇储备越多,政府持有的外国债券越多,资金流出也越多。由于资金流出, 民族企业难以有效地利用外汇储备资金,出现了资金闲置和企业融资困难并存的局面。
7.追求GDP,增加了国际贸易磨擦。地方政府追求GDP,鼓励企业扩大出口,不注重内需,导致中国企业在出口中对外恶性竞争,经营秩序混乱,特别是出口产品低价竞销,更容易引发国际贸易摩擦。
8.采用GDP为中心的指标体系,高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了外国对中国经济的疑虑。外商在我国的投资能够在GDP中反映出来,而外商从中国汇回国的利润却不能相应体现,产生以下后果:一是GDP扩大了我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缩小了外商投资者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二是夸大了中国的经济实力,缩小了外商投资者国家的经济实力。三是GDP指标高估了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估了外国在华投资者所在国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在我国外商投资集中的地区,甚至出现经济繁荣,而个人收入较低的现象。GDP夸大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实力,缩小了跨国公司母国的经济发展潜力,无谓地增加了外国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恐惧和忧虑,不利于中国和平发展。
二、以GNP指标代替GDP指标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精神
与GDP存有争议不同,GNP是世界公认的、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GNP比GDP能更好地体现国民性和以人为本的精神,采用GNP作为规划目标指标,可以克服GDP的缺陷,有以下优点:
1.有助于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国内资源基础。以GNP指标作为政绩指标,可以减少盲目引进外资而产生的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恶化,减少土地压价竞争,部分地减少国土资源的损失,从而保护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国内资源。土地是农民的生产资料,保留一定的土地,农民生计有长远保障,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稳定。
2.有利于扩大内需,实现自主式增长。外资企业在中国直接投资设厂进行生产,其利润和外籍员工的收入等不能计入GNP,只有外商投资给本地常住居民带来收入的部分可以计入GNP。因而,地方政府会以各种优惠政策激励本地常住居民投资,有利于民族企业和民族经济的发展,从源头和市场基础上扩大内需,经济转向自主、内生式增长,就业增加,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自主性增强,有利于建立起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从整体上提高地区和国家的竞争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采用GNP指标,有利于优化引进外资的结构,控制引进外资规模。地方政府会引进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扩大市场容量并能增加民族企业市场份额、愿意提供高新技术的外资,而与之背道而驰的外资会被拒之门外。所以,引进外资的规模相应地收缩,引进外资的结构不断地优化。
4.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由于本地居民投资国外能增加本地的GNP,以GNP作为规划指标,地方政府会主动帮助本地企业到国外投资,通过增加投资者的利润和对外投资收益的回流,增加当地的GNP,从而推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5.中央政府规划指标用GDP,地方政府规划指标用GNP,是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协调中央与地方责权利关系。GDP指标可以反映某个时期社会投资(包括外资)、社会消费、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就业、物价等经济总量的变化。中央政府需要依据这些可测的、可控的总量信息进行宏观调控。因此,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中,GDP指标仍然有其他指标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央政府统计GDP,为全国人民的利益,进行全局性的宏观调控;地方政府追求GNP,为本地居民造福。两者的职责交叉减少,各司其职,在各自掌控的资源和拥有的权力范围内,完成不同管理经济的目标和任务,从源头上理顺中央宏观调控与地方经济管理的关系,有助于舒缓地方政府的压力,减少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行为,增进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
6.以GNP作为规划指标,可以抑制资金外流,有利于民族企业融资。采用GNP为规划指标,地方政府有选择地引进外资,我国的国际顺差会大幅度地减少,外汇储备下降,中国政府持有的外国债券减少,资金流出就会减少。资金流出少,国内资金比较充裕,有利于民族企业在国内融资,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7.GNP指标有助于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各地民族企业低价出口产品被国外反倾销,不仅企业遭受双重损失,而且减少了GNP的增幅。为了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和民族企业的利润率,以利于GNP的增加,政府要治理和制止民族企业出口产品低价竞销的现象,鼓励民族企业联合一致对外。这样,可以减少贸易摩擦,减少外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
8.GNP指标可以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潜力和居民的生活水平,缓解外国的疑虑和中国承受的压力。GNP指标扣除了外商在华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收入,可以准确、真实地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GNP既计算中国居民从外商投资中取得的收入,真实地反映了外资对居民收入水平产生的影响,又计算民族企业的利润和民族企业发展对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因而,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我国内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由于我国资本项目有顺差,因而我国的GDP大于GNP。采用GNP指标后,能够榨去经济增长的水份,我国的经济增长总量减少了,经济增长速度更实在了,经济增长潜力更真实了,也弱化了外国对中国的忧虑。
三、采用GNP+SCC指标,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SCC指标的内涵
社会综合资产(social comprehen-sive capital,缩写SCC)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历年积累的所有国民财产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国民财产包括过去积累的有形的生产资产(物质资料)和无形的生产资产(包括虚拟资产)等。它既包括国有企业资产又包括个人财产还包括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价值(如城乡基础设施价值、地产价值、文物价值、人居环境价值、政府信誉和政府品牌价值等)。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力等等资源,以及由这些资源形成的生态环境等。
SCC指标可以度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社会财富存量与生产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社会财富存量越大,越有利于提高生产力;生产力提高得越快,社会财富存量越大。因而,社会综合资产的增加和积累,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之所以富裕,就是因为这些国家生产力水平比发展中国家高,社会财富存量比发展中国家多。
2.增设SCC指标的必要性
不论是GDP还是GNP都只是反映经济增量而没有反映社会财富存量。我们知道,经济增量的增加有时可以导致社会财富存量的减少:地方政府新建设项目时破坏了文物、政府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不完善,可以增加GDP或GNP,然而,造成社会财富存量损失和浪费,减少了社会财富存量。例如,符合城市规划的新建居民小区刚建成,然而,由于政府换届,新政府要上马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拓宽街道。拓宽街道要将老马路拓宽取直,需要将新建成的居民小区拆除。拆除新建居民小区的工程和拓宽马路的工程及小区绿化工程都增加了当地的GDP或GNP,但是, 拆除新建小区、修建新马路需要耗费当地资源和财富、给被拆迁户和新购买房户造成的个人财富减少和精神损失、处理拆迁纠纷的成本等都导致当地社会综合财富存量的减少。
因此,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指标,仅有经济增量指标GNP是不够的,还需要增设衡量社会财富存量的指标SCC。
3.以GNP+SCC为引导,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采用GNP+SCC指标,既可以纠正GDP和GNP指标的缺陷,又可以弥补单一GNP指标之不足,还有以下的优点:(1)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综合资产越多,越有利于文化、教育、卫生和科学研究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城市社会综合资产增加越迅速,政府就越有能力利用社会综合资产补贴贫困的农村人口,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3)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方政府为了确保本地社会综合资产增加,必须重视环境保护,自觉地配合中央的环境保护政策,主动地治理企业污染,努力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4)从增加社会综合资产着眼进行政府管理,政府会慎重地进行投资管理和决策,减少形象工程、惩治豆腐渣工程。此外,采用GNP SCC指标还有利于政府防范和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促进生产力空间布局合理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还可减少资金外流,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等等。
这是下载别人的文章,你得改题目删减内容。 http://www.bjpopss.gov.cn/bjpopss/xzlt/xzlt20051124.htm.zh" http://www.bjpopss.gov.cn/bjpopss/xzlt/xzlt20051124.htm.zh
参考资料:http://www.bjpopss.gov.cn/bjpopss/xzlt/xzlt20051124.htm.zh" http://www.bjpopss.gov.cn/bjpopss/xzlt/xzlt20051124.htm.zh
2. a股上市条件
规范运行:已经依法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制度,版相关机构和人员能够权依法履行职责。
财务指标:前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当前一期末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20%且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资格要求:发行人应当是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且公司成立后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生产经营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发行人的主要资产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独立要求:生产型企业应当具备与生产经营有关的生产系统,合法拥有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土地、厂房、机器设备以及商标、专利、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非生产型企业应当具备与经营有关的业务体系及相关资产。
3. 资产价值评估指标
影响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主要因素
1.无形资产的收益能力。无形资产的价值是由未来收益期限内无形资产可实现的收益额忻现而成的,包括有效寿命期间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转让值、无形资产年收益评估值等。一项无形资产,在环境、制度允许的条件下,获利能力越强,其评估值越高; 获利能力越弱,评估值越低。有的无形资产,尽管其创造成本7民高,但不为市场所需求,或收益能力低微,其评估值就很低。
2.无形资产的使用期限。从价值本身而言,无形资产价值与该无形资产产生收益的年份密切相关,无形资产使用期限的长短,直接影响无形资产的评估值。所以无形资产的使用期限是影响无形资产评估值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一项无形资产,一般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使用期限的长短,一方面取决于该无形资产先进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其无形损耗的大小。无形资产越先进,其领先水平越高,使用期限越长。同样的,其无形损耗程度越低,其具有实际超额收益的期限(或收益期限)越长。确定使用期限的原则和依据是:①受法律保护而不受有效时间影响的无形资产,以法律保护年限为无形资产的使用期限;⑨既受法律保护,也受经济年限限制的无形资产,以“孰短”的原则确定其使用年限;②不受法律保护的无形资产,由技术测定的有效经济收益年限为其使用年限;④有转让合同的无形资产,以合同规定期限为其使用年限。
3.无形资产的科学价值和发展前景。一般科技成果都有一个发展—成熟—衰退的过程。成果技术水平越高,垄断性越强,使用期限越长,成果所获得的超额收益能力越强,其评估值越高;同时科技成果的成熟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评估值高低,其开发程度越高,技术越成熟,运用该技术成果的风险性越小,评估值就会越高。另外,无形资产的损耗和贬值也会影响其评估价值。无形资产的更新换代越快,无形损耗越大,其评估值就越低。无形资产价值的损耗和贬值,不取决于自身的使用损耗,而取决于本身以外的更新换代情况。
4.无形资产的成本。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一样,也具有成本。只是相对有形资产而言,其成本确定不是十分明晰和易于计量。对企业无形资产来说,外购无形资产较易确定成本,自创成本计量更困难些。因为无形资产产生的一次性特点,使其在创造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不具有横向比较性。同时,无形资产的创造,与其投入、失败等密切相关,但这部分成本确定是很困难的。一般来说,这些成本项目包括创造发明成本、法律保护成本、发行推广成本等。
5.成果使用方式。从转让内容看,无形资产转让有所有权转让和使用权转让。无形资产转让权利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经济利益,通常是买受方获得的权利越大,无形资产的评估值越高。就所有权转让和使用权转让来说,所有权转让的无形资产评估值高于使用权转让的评估值。比如专利权的转让价格就比专利许可证的转让价格高得多。因为一项专利可以向多个厂家让受许可证,每个厂家只获得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垄断性有限,转让价格就低,而是随着转让次数的增加其评估值呈降低的趋势。另外,在技术贸易中,同是使用权转让,由于其许可程度不同,也影响评估值的高低。
6.市场供需状况。无形资产的市场供需状况,一般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无形资产市场需求情况;二是无形资产的适用程度。对于可出售、转让的无形资产,其评估值随市场需求的变动而变动,市场需求越大,则评估值就越高;市场需求越小,且有同类无形资产替代时,则其评估值就越低。同样的,无形资产的适用范围越广,适用程度越高,需求者越多,需求量越大,评估值就越高。
7.费用支付方式。技术转让费用支付常常贯穿转让的全过程,各种不同的支付方式对评估价值的确定有直接影响。无形资产转让时,如果价格的转让方式是一次性支付,则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和投资后的经济风险,一般是由买方承担的,此时的评估值就应该定的低一些;如果价格的支付方式是采用多次支付,由于支付期限较长,评估值就应该高一些;采用技术入门费加上收益提成的支付方式,其评估值居中;而完全是依据收益进行提成的,其评估值最高。
4. 怎样进行有形净值债务率分析
有形资产债务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资产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有形资内产债务率容=负债总额÷(股东权益净额-无形资产净值-商誉)×100%。
有形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资产总额的比率。有形净资产总额亦称有形净值,是指股东权益扣减无形资产净值后的净额,即股东拥有所有权的有形资产的净值。
有形资产债务率是资产负债率的延伸,是一项更为客观地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
5. 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净值怎么算
净值,又抄称折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减去累计折旧额后的余额。股票净值的计算公式为:股票净值总额=公司资本金+法定公积金+资本公积金+特别公积金+累积盈余-累积亏损;基金单位净值,是指当前的基金总净资产除以基金总份额。其计算公式为:基金单位净值=总净资产/基金份额。
6. 会计问题:企业有大量的土地是按历史成本记录的,如果更新价值,对资产负债表的净利润有什么影响
应该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入账啊。
如果增值较多,会出现很多利润的。这是国际通行的惯例。
不过所得税没有影响,申报所得税的时候相应调减就行了。
7. 钢铁产能指标是无形资产吗 指标转让交什么税
是,缴纳国税及地税呀。
8. 求会计大佬带飞😭 无形资产账户的核算指标有 A.借方期初余额 B.借方本期增加额 C.贷方本期增
这是单选?感觉都对呢,知道正确答案跟我说一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