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研发费用应该怎么处理
《中华人民共来和国企自业所得税法》对研发费用要求分别两种情况进行处理,“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② 自主研发的无形资产的费用化支出在进行会计分录是也要进行摊销吗那些需要进行摊销
费用化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需要摊销,资本化支出待转为无形资产时开始进行摊销。
③ 研发费用如何做分录
这个非常简单啊,就是借一个研发费用,然后带银行存款,或者是研发费用转成在建工程,再做一笔就好了
④ 如何理解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加计摊销规定
依据财税[2013]70号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第一条的规定,以及国税发[2008]116号文《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研究开发的项目要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的规定,可以纳入税前加计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范围包括: 1)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翻译费, 2)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3)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4)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 5)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6)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 7)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8)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 9)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10)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检验、维修等费用。 11)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 12)新药研制的临床实验费 13)研发成果的鉴定费用 上述研发费用范围的调整是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不是仅针对中关村高新,而是全国高新适用。
⑤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是按月摊销还是等研发结束一次性摊销
你好!
费用化的,期末转入管理费用
资本化的,等研发完毕一次性转入无形资产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⑥ R&D的成本是计入什么账户的 是怎么摊销的
对于研发成本,新旧会计准则有较大不同,简述如下
旧会计准则中:
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采用与美国相同的方法,即将其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研发费用在发生当期直接予以费用化,等到研发成功后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无形资产,再依法将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中介费用资本化,并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摊销。我国2001年出台的《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新会计准则中:
新准则对研究开发费用的费用化进行了修订: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按本准则规定处理。研究费用依然是费用化处理;进入开发程序后,对开发过程中的费用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就可以资本化。对于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定义,新会计准则有以下具体规定:
首先,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它们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而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证明下列各项时,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
此外,关于研发支出被确认为无形资产以后的后续计量问题, 研发支出被确认为无形资产后,应当按照对无形资产的后续处理方法进行相关的摊销和计提减值准备和相关披露。
详细描述请参考链接:
⑦ 研发支出如何记账
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是通过“研发支出”科目核算的,使用该科目时时需注意:
(1)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2)本科目应当按照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3)研发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不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②企业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进行中研究开发项目,应按确定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以后发生的研发支出,应当比照上述①规定进行处理。
③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本科目(资本化支出)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
期末,企业应将本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例】某公司2007年自行开发一项专利技术获得成功,在整个开发阶段发生相关支出如下:各种材料支出150000元,人工支出100000元,其他费用50000元,该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若开发阶段发生的相关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300000
贷:原材料150000
应付职工薪酬100000
银行存款50000
若开发阶段发生的相关支出同时满足资本化的五个条件,即可进行资本化: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300000
贷:原材料150000
应付职工薪酬100000
银行存款50000
【例】若上例中,该无形资产在开发阶段发生的相关支出同时满足资本化的五个条件,即可进行资本化,在2007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用途,该公司账务如下:
借:无形资产30000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300000
【例】若上例中,该无形资产在开发阶段发生的相关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2007年12月31日该公司账务如下:
借:管理费用3000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300000
⑧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中设备折旧费用和长期待摊费用摊销该怎么算
您好!
该费用包括为执行研发活动而购置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研发项目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包括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企业研发项目和产品生产共用部分厂房设备,折旧费用在研发和生产间的分配比例不好确定;或者多个研发项目间的分摊依据不好确定。我们一般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各个研发项目间的研发周期来进行折旧费的归集和分配,其中有些经验数据和历史资料是企业单方面提供的,由于经验不足和审计程序的限制,可能存在数据上的误差,另外,在无形资产摊销和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也存在类似问题。
可以采取的处理方式
1. 由资产管理部门或财务部门提供固定资产清单,内容至少应包括资产名称、原值、启用日期、使用年限/月折旧额、各年末累计折旧等要素;
2. 研发部门从中筛选用于研发的固定资产清单,并且需按专门用于研发的资产和生产共用的资产两大类进行划分,还应将各资产合理分配到具体研发项目中去;
3. 财务部门根据研发固定资产清单,计算出各单项资产的年度折旧费用。归集折旧费用时,专门用于研发的资产折旧费用可直接计入研发支出,与生产共用的资产则应按一定的比例折算计入,最终归集出各年度用于研发的折旧费用总额。在折算比例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比如:机器设备可以按工作量法折算,中试车间、科研楼、实验室等房屋建筑物可以按面积比例折算,折算比例也可以由相关部门根据经验统计数据在合理范围内确定;
4. 长期待摊费用可直接计入研发费用,其他的则只要采取合理的比例折算计入即可。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