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外项目计提需支付给国内总部的管理费汇兑损益怎么调
预收、预付款项不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所定义的货币性项目。相应地,对于支付/收取外币的预收、预付款项,在期末无需像货币性项目一样进行汇兑损益调整。
当预付款项转为存货时,或者预收款项结转收入时,应按照当初支付预付款项或者收取预收款项时的汇率结转,而不能按照存货或者收入确认之日的汇率进行结转。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应用指南》规定:“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货币性项目分为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货币性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货币性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由于预付款项通常将通过收取固定数量、规格的存货(非货币性项目)的方式进行结算,预收款项通常将会通过交付固定数量、规格的存货(非货币性项目)的方式进行结算,即交付或收取的对价均为非货币性项目,该对价的公允价值即标的存货在未来结算日的公允价值,而不是一个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因此预收、预付款项不是货币性项目,而是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应用指南》规定:“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由于已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因此,对预收、预付款项,期末不应按现行汇率调整其记账本位币金额。
当预付款项转为存货时,属于资产形态的转化,但这一过程中未涉及资产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的转移,因此不应确认损益,直接以预付款项的记账本位币金额转入存货的初始计量金额中。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对“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从这一定义可以推论出:收入的金额应当是根据相应的经济利益流入的金额来计量的。在预收款销售方式中,经济利益的流入在收到预收款项的环节就已经完成,因此由预收款项结转收入的金额也应当按照当初该笔预收款项收到时确认的记账本位币金额(即按照当初收到预收款项时的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来确定。
从另一角度讲,企业在根据一项以外币计价结算的采购合同支付外币预付款项之后,或者在根据一项以外币计价结算的销售合同收取外币预收款项之后,该项预付、预收款项就不再面临由未来汇率变动导致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这也可以证明预收、预付款项不是货币性项目,无需在期末进行汇兑损益调整。
⑵ 新旧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的差异
我只能帮你想个大纲、框架,完整的论文没有。
你的论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专行论述属。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
1.无形资产的概述
2.无形资产的范围
……(你可以自己补充)
二、新旧无形资产准则的比较分析(你可以部分参考前面一个回答)
1.定义不同
2.范围不同
3.会计处理不同
……
三、修订后的无形资产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影响可以从多方面考虑,我只是从报表角度给你建议,你也可以换其他角度,只要说清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就行了)
1.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2.对利润表的影响
四、对现行无形资产准则的一些思考
(第四点可写可不写,如果你认为新准则有待改善的地方很多,你可以一一列出来,然后总结一句会计事业的道路还很漫长等。如果你不写这点,你可以在第三点结尾对新无形资产准则进行肯定的总结)
你虽然在实习,不过我把论文总体思路都给你了,你花一点时间搜集资料就行了,如同第一个回答,可能TA韩度了几分钟就找给你了差异,至于论文的标题、摘要、最后的结论、参考文献,你自己解决吧。
⑶ 对于汇兑损益处理方法,哪些是符合外币会计准则处理原
汇兑损益正常来说应该每个季度处理一次,但是现在的汇率变动比较快,所以如果外币业务较多的企业,通常是一个月处理一次。
具体的帐务处理方式如下
结汇时(外币兑换人民币)
借 银行存款(人民币,实得数字)
借 财务费用(借贷方得差额,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
贷 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帐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购汇时
借 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帐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借 财务费用(借贷方差额,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
贷 银行存款(人民币,实际支付数字)
每月月末调整汇率时,若月初汇率低于上期汇率
借 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 银行存款(外币)
借 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 应收帐款(外币)
借 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 预付帐款(外币)
借 财务费用-汇兑收益
贷 应付帐款(外币)
借 财务费用-汇兑收益
贷 预收帐款(外币)
⑷ 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是什么意思
是指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已经使用的或达到已使用状态的借款利息及汇兑损益,已不符合资本化条件,计入财务费用,并转入当期损益。 不得增加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
⑸ 香港公司 计提汇兑损益 是否要交纳利得税
某A股份公司是国内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于2016月12月31日宣告发放2015年股利100万美元,当日汇率6.5,该企业当日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配
650万元
贷:应付股利
(100*6.5)
650万元
2017年4月1日,该企业实际发放100万美元股利,当时汇率7,该企业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应付股利(100*7)
650万
汇兑损失
50万
贷:银行存款(100*6.5)
700万
一问:该企业由此产生的汇兑损失能抵扣企业所得税吗?
答:首先先明确一个问题,因为该应付股利来源于未分配利润,属税后利润,现在因汇率的变动产生的差额,是否应该记入汇兑损益科目,还是冲减之前的未分配利润呢?
所以我们先学习一下汇兑损益所包含的五大内容:
1.因日常经营业务发生的汇兑损益
:企业因日常购进、销售商品和接受、提供劳务而发生的汇兑损益,应归属于“汇兑损益”账户。
2.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应归属于“长期待摊费用”账户,并在投入经营时作为开办费的一部分,全部转入“管理费用”账户。
3.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汇兑损益: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汇兑损益,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应归属于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应归属于“汇兑损益”账户。
4.为购置无形资产而发生的汇兑损益:企业为购置无形资产而发生的汇兑损益,应归属于无形资产的购置成本。
5.支付股利发生的汇兑损益:企业支付境外投资者股利或利润发生的汇兑损益,应归属于“汇兑损益”账户。
⑹ 会计中讲的外币是什么
汇兑损益的分类及处理原则有哪些?
(1).企业外币兑换、外币交易中发生的汇兑损益,应计入当期损益,在“财务费用” 账户货单设“汇兑损益”账户列支。
(2.)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等发生的汇兑损益,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可按有关规定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在这之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
(3).企业为购建无形资产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无形资产的价值。
(4).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应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终止清算期间发生汇兑损益计入清算损益。
(5).企业接受投资时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资本公积;企业对外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外币投资,发生的汇兑损益应暂时计入资本公积,待到对该投资进行处置时,再将其转入处置当期的损益中。
1、售给abc公司产品一批,货款20000美元,尚未结算,当日汇率为7.82元
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abc公司 156400元 (20000美元)
贷:营业收入-出口 156400元 (20000美元)
2、收到abc公司偿还本月10日所欠货款20000美元,当日汇率为7.83元。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56600元 (20000美元)
贷:应收账款-abc公司 156400元 (20000美元)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200元
⑺ 对外币交易金额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损益,在"财务费用"科目核算.对还是错
错,如果是项目用的是外币,那么损益计入项目成本,也就是资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