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应付债券溢折价摊销的直线法与实际利率法有何区别
当然抄是有区别的,
直线法也叫平均法。就是在应付债券的存续期内平均分摊。
实际利率法就不同了,他是先要计算出实际利率,再来计算推销额。
实际利率是指将应付债券在债券存续期间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债券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⑵ 什么叫直线摊销法
直线摊销法是来指将债源券利息费用总额平均分配到各个利息期。直线摊销法是指企业将债券购入时的溢价或折价,按债券从购入后至到期前的期内平均分摊的一种方法,各期投资收益不变。按照直线摊销法,投资企业每期实际收到的利息收入都是固定不变的,在每期收到利息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直线摊销法对债券账面价值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使用直线法摊销斐乐公司债券利息费用时,首先,用债券利息费用总额除以4(债券有效期内的半年利息支付期数),从而计算出各期的债券利息费用(包括练习在内的所有计算结果都保留到个位)。另外一种计算方法是首先将折价除以4,得到每期摊销的折价为。然后再用每期摊销的折价加上每期支付的利息,也可以得出各期债券利息费用。
⑶ 直线法摊销计算
这是溢价发行债券,溢价2000万,按直线法摊销 2000/5=400 每年摊销溢价400
05。12。31 应支付利息回 600 摊销溢价 400
年末应付债券的答账面价值=22000-400+600=22200
06。12 。31 应支付利息 600 摊销溢价 400
年末应付债券账面价值=22200-400+600=22400
⑷ 会计问题直线法摊销
收到折价发行的价款时
借:银行存款976万元
借:应付债券-债券折专价24万元
贷:应付债券-面值1000万元
年末属计息时
年应计利息 = 1000 * 8% = 80万元
年折价摊销额 = (1000 - 976) / 4 = 6万元
年利息费用 = 80 + 6 = 86万元
相关会计处理:
借:财务费用 等科目 86万元
贷:应付债券——债券折价 6万元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或 应付利息 80万元
2004年末应付债卷帐面价值976+80-(24-6)=1038万元
⑸ 债券的账面价值计算
1、账面价值(carrying value、book value)是指按照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反映计量的企业价值。《国际评估准则》指出,企业的账面价值,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上体现的企业全部资产(扣除折旧、损耗和摊销)与企业全部负债之间的差额,与账面资产、净值和股东权益是同义的。账面价值是指账户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与其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的差额。
2、债券账面价值是:指债券持有人的实际投资额,等于价格扣除应计息票收入,即债券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所以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是:账面余额扣减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应答时间:2021-01-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⑹ 债券溢价摊销的分录如何做
债券溢价的摊销方法主要有:直线摊销法和实际利息摊销法两种。
⑺ 债券直线法摊销和实际利率法摊销
直线摊销法下:
每年摊销额=账面价值/债券期限,特点是每期溢价折价的摊销额相版等
实际利率摊权销法下:
根据初始确认的账面价值确定摊余成本,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等于本期实际摊销数额。下期摊余成本=上期摊余成本—应收利息(按票面价值和票面利率计算)+利息费用(上期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的乘积),每期调整摊余成本和每期实际摊销数额
⑻ 债券摊销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如果按照你说的数据,那么银行的银行的利率应该是.133%与发行价误差0.73元
会计分录:
投资时:借:长期投资-A公司债券 108120
应收利息 1667
贷:现金 109787
三月一日会计分录
借: 现金 5000
贷:应收利息 1667
利息收入 2493
长期投资--A公司债券 840
9月31日会计分录
借: 现金 5000
贷:利息收入 4160
长期投资-A公司债券 840
。。。。。。
最后一笔
借 现金:100000
贷:长期投资-A公司债券 100000
这个是直线摊销法,不需要利率的参与来计算利息费用,但是实际利率法下,利率费用是当前债券面值乘以利率===利息费用
溢价摊销=10000-利息费用,所以,随着债券溢价的摊销,利息费用不断减少,直到债券账面价值==面值,溢价摊销余额为0
直线摊销法下,是先计算溢价摊销,用10000减去溢价摊销==利息费用,两者计算式相反的,
总而言之,实际利率发更贴近实际
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⑼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摊销的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有何区别它们对报表结果有何影响
直线法的特点是:每期溢折价的摊销数额相等。
实际利率法的特点是:每期实际利息内收入容随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而变动;每期溢价、折价摊销数逐期增加。这是因为,在溢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价的分摊而减少,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减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大于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溢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溢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而在折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折价的分摊而增加,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增加,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大于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折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折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因此,直线法比较简单易于操作,但不够准确。实际利率法比较精确,但是获取实际利率比较困难。对于在报表结果的影响当然由于摊销数额不同,利润也不同。
⑽ 直线法摊销
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与折旧一样,可以选择直线法和加速法来摊销无形资产。从金额上看,一般情况下,摊销的费用相对于折旧费用要小很多,也就是说,大多数公司固定资产要远远大于无形资产,因此摊销和折旧一般会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区分。
金额不大可以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借:无形资产 ¥XXXXX
贷:银行存款 ¥XXXXX
如果额度较小,可以在当期一次性列支,则可直接记入费用科目。如:
借:管理费用(相应明细科目) ¥XXX
贷:银行存款 ¥XXX
其具体计算公式是:
(1)直线折旧法,每年折旧费的计算公式:
每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2)按折旧年限积数法,每年折旧费的计算公式是:
本年起算所剩的使用年限数
每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x未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总和
(10)直线摊销法对债券账面价值扩展阅读:
例:甲公司2002年1月1日购入B公司当日发行的5年期、年利率为10%、面值为10000元的公司债券,共计支付9279元,当时市场利率为12%,利息于每年年末12月31日支付。
甲公司在购入债券时,按实际支付金额人账,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100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721
银行存款9279
甲公司每期实际收到的利息,除了按票面利率10%计算的利息外,还应包括折价的摊销数,债券折价721元(10000-9279),分五期摊销,每期应分摊144元(721÷5),最后一期分摊145元,凑成整数。
甲公司在每年年末收取利息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1000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折价) 144
贷:投资收益1144
这样,按折价购入债券的账面价值每期增加144元,待到债券到期时,甲公司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就和债券的票面价值10000元相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