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什么是加速折旧,企业为什么采用加速折旧
因为折旧计入累计折旧了,而累计折旧又冲减本年利润。所以当然折旧越多,利润越少,税也越少。不过税法有明确规定的,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用加速折旧的方法后,折旧全部扣除的。一般加速折旧只能扣除百分之60
㈡ 为什么我国难以实行加速折旧法
许多企业的财务人员认为,企业应尽最大可能采取加速折旧方法,以减少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这种看法对不对呢?
企业如果不计提折旧,会增加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也会增加许多;如果计提折旧,会加大成本费用减少利润,从而使所得税减少。折旧抵减税负的作用,称之为“折旧抵税”或“税收挡板”。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可以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中选择。其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方法,可以在资产使用的前期多提折旧,抵减应纳税所得额,以少缴税款。这就是许多财务人员认为加速折旧可以少缴税的原因。其实,无论采用哪种折旧方法,所计提的折旧总额都是相同的,总体上不会减少企业所得税。加速折旧的意义在于加速折旧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内加快得到补偿,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提,前期会计利润后移。企业前期利润少,纳税少;后期利润多,纳税较多。从而使所得税递延缴纳,相当于使用一笔无息贷款为自己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而且不存在任何财务风险。但是,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般应采取平均年限法,需要加速折旧的须经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执行。因此,并不是想加速折旧就可以的。
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筹划时,除了考虑是否可以采取加速折旧外,选择加速折旧还应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在以下三种情况下,采取加速折旧须慎重,否则不仅达不到筹划的目的,反而会增加税收支出。
税收减免期不宜加速折旧
企业所得税目前实行比例税率,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这种加速折旧的做法可以递延缴纳税款。但若企业处于税收减免优惠期间,加速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是负的,不仅不能少缴税,反而会多缴税。
例如某公司1998年~2002年每年不提折旧前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万元,没有其他纳税调整事项,1998年、1999年为免税期。如果采用平均年限法,每年的折旧额为400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各年折旧额分别为800万元、480万元、288万元、216万元、216万元。采用平均年限法,5年内平均每年税负=(3000-1200)×33%÷5=118.8(万元);采取加速折旧法,平均每年税负=(3000-288-216-216)×33%÷5=150.48(万元)。显然加速折旧比平均年限法折旧平均每年增加税负31.68万元。
加速折旧须考虑5年补亏期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内、外资企业的亏损弥补期限和办法作出了统一规定,即企业发生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由于税法对补亏期限作了严格限定,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对以后年度的获利水平作出合理估计,使同样的生产经营利润获得更大的实际收益。特别对一些风险大、收益率高且不稳定的科技企业更要合理规划,避免加速折旧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假如黄河公司采用加速折旧,当年亏损总额1000万元,此后连续5年的税前收益总额为700万元,则此700万元可全额弥补亏损,无需纳税,余下的300万元亏损须用税后利润弥补;而与黄河公司规模相当的长江公司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当年亏损总额700万元,此后连续5年的税前收益总额为700万元,则700万元亏损可全额用税前收益弥补,实际税负为零。同样的收益,因为折旧方法不同,黄河公司比长江公司增加税负300×33%=99(万元)。
加速折旧应从企业整体利益考虑
在现行体制下,我国企业的会计报告一般应向工商、税务、财政、金融等部门及投资各方提供,上市公司还需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告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报告使用人据此可计算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以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发展能力、资产运营状况等,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
如果仅仅从减轻税负的角度选择加速折旧,导致企业出现亏损,使投资者认为企业的盈利能力差,不予注入资金,错失发展壮大的机遇,如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许多民营企业为了不缴所得税,让报表出现巨额亏损,一旦需要去银行贷款,报表反映的亏损让银行望而却步即是例证。
企业要生存发展获利,销售增长无法回避,而销售增长的财务意义是资金增长。完全依靠内部筹资会限制企业发展,完全依靠外部筹资也会因财务风险太大而无法实现,因此企业应该把加速折旧放到整体经营决策中考虑,不要为减少税负造成连续亏损,无法取得支持销售增长的资金,本末倒置,百害而无一利。
总之,企业选用加速折旧时,要充分关注税收优惠期、5年补亏期,趋利避害;要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注意税收与非税收因素,进行统筹安排,谋取企业利益最大化。
㈢ 分析为什么中国的上市公司都不采用加速折旧法来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
与中国的考核办法有关。
加速折旧会增加本期的成本,减少本期利润。作为一任领导,不知自己能干多长时间,没有必要这么做。
这也是许多中国上市企业后劲不足的原因。
㈣ 为什么中国上市公司少用加速折旧法
一般加速折旧对企业的影响不大,主要是一些设备磨损较大的行业,这样的情况不多的。所以对大部分企业,申请了税务也不会批
㈤ 税法折旧为什么采用用平均年限法不用加速折旧
税法规定只有处于强震动及高腐蚀下的固定资产才可以申请加速折旧,一般的固定资产如果允许加速折旧的话,就会使企业的所得税推后缴纳,税法是不允许的。
这样规定,有利于国家税收早日、完全的征收,防止纳税人利用加速折旧政策将应交税金推迟
㈥ 为什么有的企业要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
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中加快得到补偿。也就是说,加速折旧法就是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数额,在使用初期计提的多,后期计提的少,使应计折旧额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摊提较多而后期摊提较少,结果就是企业净利前期相对较少而后期较多,从而起到延期纳税的作用。
㈦ 企业可以不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吗这个政策是强制性的吗
我来回答:对于企业能否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不是企业自行选择的,既不是企业自己说了算的事情。我们国家在2008年颁布了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了只有高新技术产业,而且必须经过当地市政府科技局认证的,之后还有经过当地税务机关批准,才能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而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还必须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除了高新计算产业以外的其他企业都不准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一般都要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因为如果企业采用了加速折旧的方法,计入到费用中的折旧额就大了,费用大了,在收入一定的基础上,利润就会减少,这样企业计算缴纳的所得税就会减少,你说税务机关能让你随便的采用加速折旧的办法吗?税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不让企业占便宜。但愿我的回答对你能有所启发,那笔者就非常高兴了。
以上特此回答!
㈧ 用加速摊销法摊销无形资产为什么有利于降低企业无形资产投资风险
因为无形资产也是属于企业资产,根据企业会计信息准则中谨慎性原则,内不应高估资产容价值。
特别是在无形资产处于的领域属计数更新比较快的情况下,无形资产按照加速摊销,较直线摊销方法的多出的费用相当于增加了生产或者经营的成本,这样反映出的利润就会减少,有利于提示经营者,以更加理性的思维进行经营。
说白了,就是多摊费用,增加成本,少算利润,以便经营者在无形资产真的不能为企业获利的时候,账面的金额也趋于很小,从而降低了风险。
㈨ 为什么说盈利企业应该采取加速折旧法,亏损企业则不宜用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和年数总和法)比直线法提的折旧多,进而会影响到报表中固定资产净值的大小,资产负债率又是用报表中总负债和总资产的数值计算的。
加速折旧在资产折旧早期会增加折旧费用,降低利润,降低资产
在资产折旧后期会减少折旧费用,增加利润,增加资产
但在整个固定资产折旧期间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是一致的。
㈩ 国税总局:哪些企业不适用加速折旧新政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
核定征收企业——不适用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企业——适用
亏损企业——适用
此次政策调整后,可以实行加速折旧的企业包括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六大行业以及轻工、纺织、机械、汽车四个领域重点行业。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据此,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以及合伙企业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因而也就不能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优惠适用于账证健全、实行查账征收的企业,核定征收企业不能享受加速折旧税收优惠。
亏损企业可以享受优惠,因为实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产生的亏损可以在以后五个纳税年度内结转弥补。
加速折旧方法如何选择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68号规定,企业符合享受加速折旧政策条件的,允许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方法。其中: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需要提醒的是,企业实行加速折旧时,不同的固定资产可以用不同的计提折旧方法,但同一固定资产仅能采用一种加速折旧方法,不能同时采用多种方法。
此外,企业会计处理是否采取加速折旧方法,不影响企业享受加折旧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在享受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时,不需要会计上也同时采取与税收上相同的折旧方法。
这些执行口径得把握
提示:
2014年度购入的固定资产——不适用
融资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不适用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适用
2015年购入一台二手的机器设备——适用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68号在具体认定四个领域重点行业的企业时,使用收入指标加以确定。即,四个领域重点行业的企业是指以轻工、纺织、机械、汽车四个领域行业为主营业务,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例超过50%(不含)的,可享受加速折旧优惠政策。
在按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确定企业所属行业时,收入总额是指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的收入总额,即: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政策中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在内。固定资产取得方式不同,购买时点的确定也有所差别。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购置设备应以设备发票开具时间为准;采取分期付款或赊销方式取得设备的,以设备到货时间为准;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原则上以建造工程竣工决算时间为准。
企业以单独计价的固定资产为计提折旧的单位,可以按照固定资产各自属性分别确定折旧方法。同一批次或同一资产类的不同固定资产单位,可以按照税法规定采取不同的折旧方法。
享受优惠注意这些征管问题
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需要税务机关审批吗?对此,刘宝柱表示,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以在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和汇算清缴申报中直接享受该项优惠政策,不需要到税务机关办理审批手续。企业应将购进固定资产的发票、记账凭证等有关资料留存备查,并建立管理台账,准确反映税法与会计差异情况。
享受税收优惠是纳税人的权利,纳税人可以自由选择。为此,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68号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既符合本次优惠政策条件,又符合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等其他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条件,可由企业选择其中一项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执行,且一经选择,不得改变。
需要提醒的是,企业在前三个季度购买的固定资产在预缴申报时没能享受到加速折旧优惠的,可采取两种方式处理:
第一种方式,在2015年第4季度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时享受,即将前3季度应享受未享受的加速折旧部分,与第4季度应享受的加速折旧部分,在2015年第4季度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时汇总填入预缴申报表计算享受。
第二种方式,在2015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时享受,即将前3季度应享受未享受的加速折旧部分,在2015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年度申报时进行纳税调整,统一计算享受。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06号)规定,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规定了四个领域重点行业的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即对轻工、纺织、机械、汽车四个领域重点行业的企业2015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方法;
二是规定了四个领域重点行业小型微利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特殊政策,即对轻工、纺织、机械、汽车四个领域重点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2015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含)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允许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方法;
三是规定了企业加速折旧优惠政策的选择权,即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需要,可选择是否实行加速折旧政策;
四是规定了政策执行起始时间和前3季度未能享受优惠的税务处理,即此次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从2015年1月1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