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远程监控设备折旧年限
1、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如下版: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火车、权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残值率一般为5%。(内资企业5%,外资企业10%) 残值率是固定资产的残值率。残值就是固定资产报废的时候的价值。 比如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为10000元,残值率为5%,那么固定资产报废时的残值就是500元。 如果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 [?] 公式: 折旧率=(买入价-残值)/买入价/折旧年限 OR 折旧率=(1-残值率)/折旧年限=折旧费/固定资本价值 原值 残值率=残值/买入价 年折旧额=买入价X(1-残值率)/折旧年限 月折旧额=买入价X(1-残值率)/折旧年限/12 2、而折旧率
望楼主采纳
沈阳金蝶财务为您解答
⑵ 设备折旧年限
1、关于设备的折旧年限,企业所得税法对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工程公司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2、《企业会计准则》没有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做出详细的、分类别的划分。《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五条规定: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3、残值率:《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都是一样的: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4、工程公司新买的车,这些车的折旧年限要按照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这一项,折旧年限为4年;
5、计提折旧是不需要考虑工期的,影响折旧最大的因素是使用年限和残值率。
(2)视频监控设备摊销残值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注意问题
1、注意计提折旧的范围,按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照规定单独计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3)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未使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也要计提折旧。
2、注意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应考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注意折旧期间跨年度时年折旧额的确定。
⑶ 监控设备要几年提折旧
一般监控设备那些属于电子类(办公设备),一般按5年计提折旧。锅炉什么的属于生产设备,也是5年
⑷ 本月购入1台监控设备,价值4700元.应该如何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会计分录怎样做
本月:
借:固定资产-监控设备 4700
贷:银行存款 4700
下月起,每月计提折旧
残值率:5%
月折旧额=4700*(1-5%)/5*12=74.42
借:管理费用 74.42
贷: 累计折旧—监控设备 74.42
⑸ 视频监控系统折旧年限
残值率5%。折旧年限是3年
⑹ 电子设备固定资产10800,按5年摊销残值5%,三年内的数值是多少呢求答案,我是真的算不明白了!!!!
一年2052。
⑺ 机器设备的折旧残值一般是多少
1、内资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残值比例在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3〕70号)第二条之规定固定资产残值比例统一为5%。
2、外资企业
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残值率一般为10%。
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除另有规定者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有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⑻ 设备如何计算折旧
折旧方法有四种分别是:平均年限法 、工作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简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只有当固定资产各期的负荷程度相同,各期应分摊相同的折旧费时,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才是合理的。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计算公式为: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
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8)视频监控设备摊销残值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的规定
1、房屋、建筑物的最低折旧年限为20年。
房屋和建筑物作为最主要的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其使用价值的体现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根据收入与支出配比原则等要求,其折旧年限也应相对较长,所以本条规定,房屋、建筑物的最低折旧年限为20年,这基本能反映房屋、建筑物的现实使用情况。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
飞机、火车、轮船作为交通工具,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其性能较强,价值较高,使用期限相对较长,折旧年限也相应较长,此类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
此类固定资产,是除机械设备之外,但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即不是直接的生产工具,而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的器具、工具等,它们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其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
此类运输工具,相对而言价值较低、使用年限较短,其折旧年限也就应相应较短,所以本条规定,此类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
5、电子设备,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
电子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考虑到现在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电子设备的使用年限相对缩短等各种现实因素,本条将电子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从5年改为3年,使企业的折旧扣除额向前提前。
⑼ 单位购买的电脑 监控器 打印机是属于办公费用还是固定资产,如果是固定资产一般是几年摊销,残值是多少
固定资产啊,一般不做办公费用处理,因为价值比较大,税务可能会找茬的~因为回会影响当期的所答得税!残值率5%,不得低于这个率,高一些可以,折旧年限一般是3年,电子产品分类是3年,也可以按五年办公用品做,那样企业比较吃亏,税务无所谓~
总之,涉及到折旧问题就是,你少提,税务不管你,你多提,税务就不干了~衡量一个企业税金和合理合法的平衡点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