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采用的是直线法进行摊销,这也是税法所认可的方法。无形资产可以不摊销,比如使用寿命不能可靠估计的时候无法摊销。
无形资产,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无形资产的摊销期自其可供使用时开始至终止确认时止,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系统合理摊销,处置无形资产的当月不再摊销。即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等8项准则的通知 关于无形资产的摊销:
15.无形资产的成本,应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
如果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按如下原则确定:
(1)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
(2)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有效年限;
(3)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与有效年限两者之中较短者。
(4)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摊销年限不应少于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摊销与不摊销两种情况:
1、对期限型无形资产项目,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分期摊销,计入损益。其中又包括:
(1)对于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等预计使用年限确定,而且减值风险较低的,采用直线法摊销;
(2)对非专利技术等有预计使用年限,但考虑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其价值的影响呈加速变化的,可采用类似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加速摊销”,以尽快收回投资,这也符合会计核算原则之谨慎原则。
2、对无期限型无形资产项目,如商誉,由于它以构入价格作为其入账价值,但是在以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很可能会逐渐增值,所以无需进行价值摊销,甚至要增加其账面价值。
这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期末如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的本质是一致的,因为两者的经济内容是一致的。
对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又得以恢复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转回时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记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既然对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要如此处理,那么对未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项目在价值增加时也应有类似的会计处理:借记无形资产,贷记营业外收入。而且企业应该尽量频繁地做这项工作。
㈡ 由于企业亏损,无形资产可以不摊销吗
无形资产可以分为摊销与不摊销两种情况:
1、对期限型无形资产项目,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分期摊销,计入损益。其中又包括:
(1)对于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等预计使用年限确定,而且减值风险较低的,采用直线法摊销;
(2)对非专利技术等有预计使用年限,但考虑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其价值的影响呈加速变化的,可采用类似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加速摊销”,以尽快收回投资,这也符合会计核算原则之谨慎原则。
2、对无期限型无形资产项目,如商誉,由于它以构入价格作为其入账价值,但是在以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很可能会逐渐增值,所以无需进行价值摊销,甚至要增加其账面价值。
根据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准则第四章第十九条的规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一般我们看到的无形资产都能摊销的,尤其是土地使用权,以土地使用权证上规定的使用年限为限,直线法摊销。
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需要注意什么?
企业无形资产摊销的特点有:
1.无形资产摊销的开始月份为当月;
2.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为直线法;
3.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一般为预计使用年限;
4.无形资产摊销时,残值应假定为零。
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如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该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按如下原则确定:
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
(1)合同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
(2)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
(3)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二者之中较短者。
(4)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
㈢ 为什么从税收筹划的角度来讲,能预提的应该尽量不摊销
预提和待摊是会计上两种相对的费用确认方法。
预提是指在费用尚未支付以版前按一定比例提前计入成本权费用;待摊则是在费用支付后按一定比例分摊计入成本费用。
比如企业购入一台设备,每隔两年需大修一次,每次大修费用预计为240000元。采用预提方法,则从购入后每月预提修理费10000元,计入相关成本费用,这就意味着从购入开始,每月企业减少利润10000元,两年后实际进行大修时一次性支付修理费240000元。采用摊销法,设备购入后不作处理,两年后进行大修时实际支付大修费240000元,从大修当月开始,按月分摊10000元,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再经过两年后分摊完毕。
显然,由于预提能提前将有关费用计入成本,因此从相对节税角度来说,预提优于待摊等,能预提的不摊销。
来源于网络
㈣ 无形资产是否应进行摊销
一楼的回答不对复
“应自无形资产可供制使用起(取得当月起)开始摊销,而不管是否投入使用。”
“购入时,以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三者之和作为入账成本。
”
㈤ 那个应该是不超过10年 不是不摊销! 无形资产使用年限不确定的 不进行摊销,但不是说他没有摊销年限。
无形资产使用年限不确定的,也要进行摊销,企业要确定一个摊销年限的。
㈥ 所有的无形资产都应该进行摊销,对还是错
错的。
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内不需要
摊销
,但应当在每个
会计期间
进行减值测试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㈦ 无形资产可以不摊销吗
无形资产的摊销是对使用寿命确定的而言,换言之确定的应摊销,不确定的内不摊销。
在此,贵单位容的无形资产如果是使用寿命确定的而又没摊销,则应该按照差错更正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A 贷:累计摊销 A
㈧ 无形资产该摊销不摊销的话会影响什么呢
,1.无形资产当月增加当月摊销;
2,如果必须立即摊销的话,从无形资产使用回和价值确定的那一答个月开始摊销。至于拖延与否,看你们自己的,主要影响是使得公司当年利润虚增;
3,没有及时摊销对自己公司影响不好,当年利润虚增或者虚减,当年成本没有合理计(少摊使得成本低于正常成本或者多摊使得成本高于正常成本)
为保证会计核算准确有用,所以企业应该按时在规定的年限和月份里摊销,
㈨ 存货减值中的减值部分该如何处理,应该不需要进行摊销吧
1、存货减值计入存货跌价准备,属于存货项目的备抵项,你的题目中存货账面就=1000-500=500,意思就是存货只值500了,减少这部分调减账面,并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当期利润。处置时就是售价减去你的账面。
2、为什么这样做呢!你想啊!存货什么情况下会减值? 预计卖价小于成本,也就是不卖也知道亏了不值钱了,但是什么时候处置是不知道的,当年还是几年以后呢?这对当期财务报表是至关重要的。
3、所以基于谨慎性原则,发生减值时确认减值损失并调减账面减少利润,给财报使用者客观公允的反映财务信息。而且存货减值是可以转回的,以后期间预计售价涨了,可以把减值给它转回(以减值部分为限),影响当期利润。实时反映存货状况。(注意与非货币性资产区分)
4、如果按照你的说法来做,比如一部电脑价值1万放仓库,由于技术进步,价格下跌严重,几年以后,你对外说这电脑超好,值1万块呢!,骗鬼呢吧!没有那么贵了!
5、类似于一些折旧收益等的分摊,一期一期的摊,跟最后一下子摊掉,最终结果当然是一致的,但是每一期的结果就不一样了。没有反映出各期的真实情况。
有点啰嗦啊!所以分了几段,看得清楚一点。
㈩ 开办费还需不需要摊销,如需要一般摊销几年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条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如果企业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由此可见,对开办费的会计处理,无论从会计科目的设置还是摊销的期限都与原行业财务制度有较大改变。这一新规定与现行所得税法规存在较大的差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在筹建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前款所说的筹建期,是指从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支出。
企业应在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设置二级科目“开办费”进行核算,会计规定可以在生产开始日,一次性的转入当期费用。但税法规定在不低于5年内摊销完毕。为了免除所得税纳税调整,建议使用5年摊销法,借记‘管理费用-开办费摊销’科目,贷记递延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科目。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性摊销的开办费应从生产经营的次月起分五年平均扣除。纳税人在年终申报所得税时,应做好纳税调整工作,并建立“开办费税前扣除台账”或备查登记簿,为以后年度准确申报税前扣除(调减)额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