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中的“电子设备"账载金额和计税基础怎么算
汽车在交通工具中填列,电脑在电子设备中填列,计税基础帐载金额就回是你帐面的金额,不是95%的。答
补充:你这个问题主要涉及折旧年限问题,07年提取的折旧跟08年年度汇算清缴没有关系,你的年限可以按你账上的年限5年不要调整,新所得税法规定的汽车为4年,电脑为3年那是最低折旧年限,你提取的年限都超过4或3,不必调整,按你账上的折旧可以税前抵扣。08年以后购入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可以按所得税规定的最低做,当然也可以拉长。
B. 那在什么情况下资产折旧、摊销的帐载金额与计税基础是不一样的
常见的不一致情况有:
1)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长于或短于税法规定;
2)其他资产的摊销年限长于或短于税法规定;
3)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以上个人看法,供参考。
C. 所得税汇算清缴中账载金额和税收金额分别指什么
一、账载金额指的是账册中实际记载的金额,即实际发生额。税收金额指的是税法准许在税前列支金额,即税前列支的最大金额。
1、账载金额一般指的是”应付职工薪酬—员工工资“的贷方发生额本年累计数,不是余额。税收金额通常指的是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并且已经定期全额申报个人所得税,这部分人员的工资,即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额。
2、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财产损失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的绝对值填入第4列“调减金额”。
二、根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
第二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纳税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
第三条:凡在纳税年度内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
(3)折旧和摊销账载金额和税收金额扩展阅读:
1、填写纳税申报表并附送相关材料
纳税人于年度终了后四个月内以财务报表为基础,自行进行税收纳税调整并填写年度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纳税申报。
2、税务机关受理申请,并审核所报送材料
(1)主管税务机关接到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表或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后,经审核其名称、电话、地址、银行账号等基本资料后,若发现应由主管税务机关管理的内容有变化的,
将要求纳税人提供变更依据;如变更内容属其他部门管理范围的,则将敦促纳税人到相关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并将变更依据复印件移交主管税务机关。
(2)主管税务机关对申报内容进行审核,主要审核税目、税率和计税依据填写是否完整、正确,税额计算是否准确,附送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逻辑关系、是否进行纳税调整等。
审核中如发现纳税人的申报有计算错误或有漏项,将及时通知纳税人进行调整、补充、修改或限期重新申报。纳税人应按税务机关的通知作出相应的修正。
(3)主管税务机关经审核确认无误后,确定企业当年度应纳所得税额及应当补缴的企业所得税款,或者对多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加以退还或抵顶下年度企业所得税。
D. 什么情况下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账载金额小于税收金额
一、《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的账载金额为本期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平均原值。即固定资产年初原值余额+1至11月末原值余额)/12。二、《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填报说明 第1列第1行:“固定资产小计”1、填报纳税人本期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平均原值。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本行=2行+3行+4行第1列第2行:“房屋建筑物”1、填报纳税人本期计提折旧的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的平均原值。2、数据来源:来源于会计核算中计提折旧的(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年初原值余额+1至11月末原值余额)/12。3、注意事项:开业不足一年,或年度中间歇业的,以实际经营期计算。第1列第3行、第4行填报要求同第2行。第2列=第3+4+5+6列。第3列第1行:“固定资产小计”1、填报纳税人本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中记入制造费用的金额。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本行=2行+3行+4行第3列第2行:“房屋建筑物”1、填报纳税人本期计提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折旧额记入制造费用的金额。2、数据来源:来源于会计核算中,本期记入制造费用的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折旧额。第3列第3行机器设备、第4行电子设备运输工具的填报要求同第2行。第4列至第6列分别填报纳税人本期按照会计核算的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中计入“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在建工程”的金额。相关要求同第3列。根据总局最新文件,本表第六列后增加“计入其他”一列,填报纳税人在应付福利费和其他业务支出中核算的折旧或摊销额。第7列“应予调整的资产平均价值”:1、填报除国家统一规定的清产核资外的企业资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价值(2003年以前受赠)、外购商誉和其计提折旧、摊销额以及资产会计计价与税收计价差异的调整额。金额为负数时以“—”表示。2、数据来源:来源于纳税人分析,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计价与企业所得税政策关于固定资产计价差异的调整额。并按其固定资产的分类分别填入本列2至4行。合计数填入本列第1行。第8列“本期资产计税成本”:1、本列主要反映有关固定资产按照现行企业所得税政策规定,确认的可以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值,主要用于计算允许税前扣除的折旧额。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金额等于第1+7列(原值+调整额)。并按其固定资产的分类分别填入本列2至4行。合计数填入本列第1行。第9列“允许税前扣除的折旧或摊销额”:1、本列主要反映按照现行企业所得税政策计算的,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额。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本列第2、3、4行金额=第8列对应行次(小计、合计栏除外)×税法规定的年折旧率或年摊销率。固定资产残值比例统一确定为5%。纳税人可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采取直线折旧法。除另有规定者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房屋、建筑物为20年。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为5年。第10列“本期纳税调整增加额或减少额”:(1)反映会计核算中实际计提的折旧额(2列),扣减“允许税前扣除的折旧额”(9列)的差额,正数为纳税调增额,负数为纳税调减额。(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本列金额=第2-9列。并按其固定资产的分类分别填入本列2至4行。合计数填入本列第1行。第11列“本期转回以前年度确认的时间性差异”:1、本列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形成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在本期的纳税调增额。2、数据来源:来源于纳税人以前年度确认的时间性差异(递延税款贷项)在本期转回数(递延税款借项)。并按其固定资产的分类分别填入本列2至4行。合计数填入本列第1行。本列第十七行填入附表四第7行。第12列“本年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的折旧或摊销”:1、填报会计核算已列支的折旧或摊销,但按照税收规定不得在本期扣除的数额,即在本年度已作纳税调整,将在以后年度应予纳税调减的时间性差异。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第10列,本列金额=第10列。第13列“以前年度结转额”:1、本列主要填报以前年度累计的固定资产折旧额,未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时间性差异额。2、数据来源:金额等于上年度本表第15列“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或摊销”。第14列“本年税前扣除额”:1、填报以前年度调增结转的折旧在本期的扣除额,本列第17行填入附表五“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第18行内。(与本期第10列17行的纳税调减额一并填到其他纳税调减)。2、数据来源:来源于纳税人分析计算。3、注意事项:建议企业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扣除情况建立相应的台帐,详细列明每年会计核算中计提的折旧,和企业所得税政策规定的扣除额,以及结转情况。15、第15列“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或摊销额”:金额等于第12+13-14列。《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见下图
E. 汇算清缴里的账载金额和税收金额是什么意思
一、账载金额指的是账册中实际记载的金额,即实际发生额。税收金额指的是税法准许在税前列支金额,即税前列支的最大金额。
1、账载金额一般指的是”应付职工薪酬—员工工资“的贷方发生额本年累计数,不是余额。税收金额通常指的是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并且已经定期全额申报个人所得税,这部分人员的工资,即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额。
2、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财产损失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的绝对值填入第4列“调减金额”。
二、根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
第二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纳税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
第三条:凡在纳税年度内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
F. 资产折旧的账载金额和资产计税基础怎么填
汽车在交通工具中填列,电脑在电子设备中填列,计税基础帐载金回额就是你帐面的金答额,不是95%的。
补充:你这个问题主要涉及折旧年限问题,07年提取的折旧跟08年年度汇算清缴没有关系,你的年限可以按你账上的年限5年不要调整,新所得税法规定的汽车为4年,电脑为3年那是最低折旧年限,你提取的年限都超过4或3,不必调整,按你账上的折旧可以税前抵扣。08年以后购入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可以按所得税规定的最低做,当然也可以拉长。
G. 固定资产折旧账载金额比税收金额小,调增还是调减
资产的账面价值比计税基础高,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纳税调增。
H. 2012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固定资产折旧中账载金额和计税金额怎么填
由于计提的折旧所使用的折旧年限均在税法认可范围内,所以账载金额和计税金额是一致的
2012年固定资产折旧中账载金额和计税金额均为10856.47元
I. 想问下什么是"账载金额",什么是"税收金额"
1、"账载金额"是指账本上记载的金额。
2、"税收金额"是指计算缴纳税收的金额。
比如:“利润”就是指"账载金额",“应税所得额”就是指"税收金额"。
又如:业务招等费,账上的多少全是"账载金额",按所得税法规定,超过税前扣除部份,就不是"税收金额"了。
3、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填报说明
(三)资产类调整项目
1.第41行“三、资产类调整项目”:填报资产类调整项目第42行至第50行的合计数。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报。
2.第42行“1.财产损失”: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财产损失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财产损失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的绝对值填入第4列“调减金额”。
3.第43行“2.固定资产折旧”:通过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行“固定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行“固定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负数的绝对值填入本行第4列“调减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
4.第44行“3.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通过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7行“生产性生物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7行“生产性生物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负数的绝对值填入本行第4列“调减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
5.第45行“4.长期待摊费用”:通过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0行“长期待摊费用”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0行“长期待摊费用”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负数的绝对值填入本行第4列“调减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