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无形资产增加说明什么
无形资产增加是会计意义上的无形资产增值,说明企业的软实力在增强,行业竞争力在增加。专无形资产增值一般要属经过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的评估和确定。
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比重上升说明什么扩展阅读:
无形资产确认条件: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其生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因为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在会计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㈡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增加了说明什么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增加了说明企业不良账款过多,不利于企业发展。
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归纳。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加企业的竞争力,这些因素常常迫使企业不得不采用赊销即发放信用的方式去争取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而很多企业又故意拖欠账款,市场信用体制又不健全。
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自身的问题。从主观上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销售而忽视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在内的内部管理,而客观上他们对于应收账款管理无论是经验还是理论都十分缺乏。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就是应收账款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赊销本身是有风险的,这种赊销风险就是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原因。
(2)无形资产比重上升说明什么扩展阅读
商业竞争是应收账款产生的直接原因。市场竞争激烈时,信用销售是促进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信用销售实际是向顾客提供了两项交易:销售产品和在一定时期内提供资金。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产品供不应求,企业没有必要采用信用销售而持有应收账款。
只有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并且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时,各行各业才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增加销售收入而采用信用销售的方式。
信用销售方式能够吸引客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在银根紧缩、市场疲软和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客户总是希望通过赊欠方式得到需要的材料物资和劳务。
其次,许多客户希望保留一段时间的支付期以检验商品和复核单据。因此,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果某家企业不采用商业信用销售方式,那么市场就会萎缩,销售收入和利润就会减少,最终可能导致企业亏损甚至倒闭。
㈢ 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有什么特点
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比较大
相较于专心出产终究构成商品的传统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无形资产不再是商品开发的附属商品,而是居于常识支持型公司的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企业以具有高质量的无形资产为先决条件,其商品或劳务具有技能杂乱、立异性高、商品引导需要等特征。这个特征决议了高新技能公司必须将主要精力投放在商场调查研讨与开发新商品上,以及随之而来的推行、推行等活动上,进而发生了如常识产权、推行途径、客户集体等一系列无形资产。从国际水平来看,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比重在总资产中是比较大的,通常到达30%摆布。
无形资产开发投入数额多
较高强度的投入,是高新技术企业差异于传统职业最明显的特征,它可以确保商品的高技能含量,确保高新公司的生计和开展。因此,独创无形资产的研讨与开发支出占商品销售额(产量)的份额,以及高新技术企业人员的份额均为承认高新技能公司的基本目标之一,如国际经济合作与开展安排(OECD)规则当研讨与开展经费/产量到达10%以上,高技能人员到达30%以上才能被承以为高新技能部门。中国也有相似规则。从实际情况看,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投入的研制费用在4%摆布,技能人员的份额均值为22.6%摆布,均高于通常公司。
㈣ 医药行业无形资产比重越高越好吗
主要看无形资产的质量如何!无形资产的价值比较高的话还可以啊!
㈤ 无形资产 / 资产 比率 高与低代表什么
代表的来是 无形资产在总自资产中的比重。
这个要结合行业和具体公司来分析了。
比如有的公司有大量土地使用权,那这个比例就高,但这个没有实际意义的
单个分析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你参考这类资料好了。
http://wenku..com/view/1e6cdd07915f804d2b16c1db.html?from=search
http://wenku..com/view/0d018cbd8762caaedd33d4c1.html?from=search
㈥ 高新技术企业中,无形资产应该占总资产多少比例算是正常
以后准备上市的话,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话,最好控制在30%左右啊!
中小企业板和主板最好控制在20%左右啊!无形资产评估的时候一定要找证券评估资质,否者的话,以后准备上市的时候还要找证券评估资质的所来复核!
相关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9年12月颁布实施,2004年8月被修改,以下简称“老《公司法》”)第24条第2款规定,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国家对采用高新技术成果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2、199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规定,以高新技术成果向有限公司或非公司制企业出资入股的,高新技术成果的作价金额可达到公司或企业注册资本的35%,另有约定的除外。
3、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97年7月联合颁布的《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问题的规定》(2006年5月被废止,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作价总金额可以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但不得超过35%。出资入股的高新技术成果作价金额超过公司注册资本20%的,需报省级以上科技管理部门认定。公司股东持省级以上科技管理部门出具的有关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的审查认定文件和其他文件,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公司设立登记或变更登记。
4、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98年5月联合颁布的《〈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问题的规定〉实施办法》(2006年5月被废止,以下简称“《<规定>实施办法》”)规定,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作价金额超过有限责 任公司或科技开发型企业注册资本百分之二十的,由技术出资方或企业出资各方共同委托的代表,向科技管理部门提出高新技术成果审查认定申请。科学技术部负责审查认定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企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审查认定在本辖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企业。
5、《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办法》第三章第13条:5、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设立公司和股份合作企业的,对其高新技术成果出资所占注册资本(金)和股权的比例不作限制,由出资人在企业章程中约定。企业注册资本(金)中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的,对高新技术成果应当经法定评估机构评估。这样是为什么该问题在中关村甚是泛滥的原因。
6、从上述规定可以总结如下:1)老公司法对于无形资产出资比例的规定是有例外条款的,当然例外规则的制定权限没有明确,不过一般理解为国务院。2)我们暂且认同不管是国务院办公厅转批的文还是原科技委员会和工商总局出的文都是有法律效力的,那么如果新公司法之前无形资产出资比例超过20%的话需要有三个限制条件:①出资的必须高新技术成果;②出资比例超过20%但是没有超过30%;③出资必须有省级以上科技部门的审查认定,并且审查认定文件作为工商登记的必备文件。
㈦ 资产减值损失的比重上涨说明了什么
1、计提减值损失的资产增加,如果应收账款上升、跌价存货增加等
2、要定性是否正常,是利好利空,还是要减值损失计提方法,如果是存货减值,那利空的因素大;如果是应收账款总额上升,肯定也伴随销售扩大,不一定不正常。
㈧ 无形资产占总资产多少比较合理,为什么
以后准备上市的来话,高新技术企业在源创业板上市的话,最好控制在40%左右啊!
中小企业板和主板最好控制在20%左右啊!无形资产评估的时候一定要找证券评估资质,否者的话,以后准备上市的时候还要找证券评估资质的所来复核!
㈨ 企业总资产中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各自所占的比重关系,称为什么
1.主板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比例不得超过总资产的20%
2.创业板上市,创业板一般不超过40%就可以
无形资产增资的时候必须找证券从业资格的评估机构,负责需要复评!
无形资产评估的方法
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直接关系到评估结果,我国无形资产评估实践中,往往由于不能运用科学的方法,造成较大的误差,要深入研究各类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综合我国评估工作的具体实践加以创新。现行的无形资产计算方法主要有市价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种。
1、市场价值法。该法根据市场交易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适用于专利、商标和版权等,一般是根据交易双方达成的协定以收入的百分比计算上述无形资产的许可使用费。该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大多数无形资产并不具有市场价格,有些无形资产是独一无二的,难以确定交易价格,其次,无形资产一般都是与其他资产一起交易,很难单独分离其价值。
2、收益法。此法是根据无形资产的经济利益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无形资产价值。诸如商誉、特许代理等。此法关键是如何确定适当的折现率或资本化率。这种方法同样存在难以分离某种无形资产的经济收益问题。此外,当某种技术尚处于早期开发阶段时,其无形资产可能不存在经济收益,因此不能应用此法进行计算。
3、成本法。该法是计算替代或重建某类无形资产所需的成本。适用于那些能被替代的无形资产的价值计算,也可估算因无形资产使生产成本下降,原材料消耗减少或价格降低,浪费减少和更有效利用设备等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从而评估出这部分无形资产的价值。但由于受某种无形资产能否获得替代技术或开发替代技术的能力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无形资产的经济收益很难确定,使得此法在应用上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