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无形资产加计扣除所得税问题
一,无形抄资产加计扣除是税法单方袭面给的税收优惠,会计上并不核算这个事项,所以更不会确认递延所得税。
二,暂时性差异本质在于“暂时性”也就是说税法和会计处理暂时存在差异,以后会一致,但是无形资产只是税法单方面核算,和会计的日常账务处理,没有关系。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一)项所称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② 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怎样进行账务处理
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如下图所示:
【提示】
(1)如果确实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2)内部开发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其成本由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所有必要支出组成。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成本包括:开发该无形资产时耗费的材料、劳务成本、注册费、在开发该无形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规定资本化的利息支出,以及为使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费用。
在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可直接归属于无形资产开发活动的其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可辨认的无效和初始运作损失、为运行该无形资产发生的培训支出等,不构成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
(3)内部开发无形资产的成本仅包括在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时点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总额,对于同一项无形资产在开发过程中达到资本化条件之前已经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的支出不再进行调整。
(4)“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余额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项目。
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③ 无形资产递延所得税问题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题中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只进行减值测试。由此与税务处理之间产生的差异属于暂时性差异。
比如:企业年初购入某无形资产100万元,使用寿命不确定,会计上不进行摊销,年末经减值测试计提5万元的减值准备。在税务处理上,该无形资产摊销期限为10年,当年应摊销金额为10万元(100
/
10)。假设企业不存在其他暂时性差异,未来适用税率25%,则年末:
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
100
-
5
=
95万元
该无形资产计税基础
=
100
-
10
=
90万元
该无形资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95
-
90
=
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
=
5
*
25%
=
1.25万元
假设企业在之后的10年内没有再对该无形资产计提过减值准备,且企业仍旧不存在其他暂时性差异,未来适用税率25%,则第10年年末:
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
100
-
5
=
95万元
该无形资产计税基础
=
100
-
10
*
10
=
0万元
该无形资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95
-
0
=
9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
=
95
*
25%
=
23.75万元
再假设第11年,企业将该无形资产转让,则该年年末:
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
0万元
该无形资产计税基础
=
0万元
该无形资产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则第10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23.75万元“被转回”。
④ 无形资产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什么不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
无形资产可复抵扣暂时性差异是由制于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的,经济实质是企业在未来会计期间可以少缴的所得税额。
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企业应该进行摊销,而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企业在会计期末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无形资产初始价值一无形资产累计摊销一无形资产减值损失。税法规定无形资产不存在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情况,资产减值损失不可抵扣。
(4)自行研发无形资产递延所得税例题扩展阅读: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其生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因为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在会计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⑤ 请问税法中关于自行研发无形资产问题
比如:企业研发支出共计20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400万,开发阶段符合资版本化条件前支出400万,说明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2000-400-400=1200万元。即:研发支出的2000万包括费用化支出800万元,资本化支出(无形资产)1200万元。
其中:1、费用化支出800万元,在会计上直接计入当期(年)管理费用,在计算所得税时可以按照1200万元扣除(其中多扣除的400万元在所得税汇算表中列入纳税调整减少项下的加计扣除一栏)。
2、资本化支出(即形成无形资产的部分)1200万元,假设按10年摊销,会计上每年摊销120万元,而在计算所得税时允许每年摊销180万元(其中多摊销的60万元在所得税汇算表中列入纳税调整减少项下的加计扣除一栏)。
3、上述加计扣除项目只需调整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不做任何调整。
⑥ 请教自行开发无形资产递延所得税
1.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在达到可使用状态转为无形资产时:不影响会计回利润和本年应纳税所答得额。
2.在计算所得税时:会影响本年应纳税所得额,因为他可以加计扣除。
根据1.2,其发生时不影响会计利润和本年应纳税所得额,并且其实际成本和计税基础初始计量金额不一致。所以按照现行的规定:
对他的暂时性差异不能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
⑦ 无形资产与递延所得税
1、关于税法: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也就是说,无论企业如何核算无形资产,都可以按不低于10年的年限申报摊销额。企业不会不申报的,合法的扣除项目当然要申报。
2、关于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原因
假设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000万元,按10年摊销申报所得税,年末:
账面价值=1000
计税基础=1000-1000/10=900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
⑧ 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纳税问题
形成无形资产之后,无形资产的摊销同样按50%加计扣除,所以需要乘以150%。
⑨ 用会计等式解释自行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原因
自行研发无形资产,既不影响本年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所以不产生点所得税。
⑩ 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为什么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呢
纳税的时候按照税法的规定来,账务处理的时候按照会计准则来,不需要为了纳税方便调整会计核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