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时候税法允许折旧吗
1、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是以公允专价值的变动计算相应属的损益,不计提折旧。
2、《企业所得税法》未对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做特殊规定,因此其税务处理应按税法对资产的一般性规定进行处理。在实际征管中,凡符合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按税法规定计算折旧、摊销,并准予扣除。会计与税法不一致的,应按照税法规定调整。
3、所以按照税法的规定是可以计提折旧的。
(1)公允价值计量的无形资产折旧扩展阅读:
属于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视为能够可靠计量:
1、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3、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交易市场,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时,要求采用该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
❷ 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账面价值后除折旧年限×2是什么意思
这是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的应用。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回初折余价值×年折旧率答。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月折旧率
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5、最后两年,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2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一种计算方法,它的基本规则是:以固定资产使用年数倒数的2倍作为它的年折旧率,以每年年初的固定资产账面余额作为每年折旧的计算基数,但由于在固定资产折旧的初期和中期时不考虑净残值对折旧的影响。
为了防止净残值被提前一起折旧,因此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最后两年中,折旧计算方法改为平均年限法,即在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减去净残值后的金额除以2作为最后两年的应计提的折旧。
扩展文件;《会计资料大全》
❸ 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还需要计提折旧吗
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是不需要折旧的。你看到的折旧一定不是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计提的折旧。看是不是成本模式转公允价模式时冲销“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的分录。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来讲的话,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是不需要计提折旧和摊销的,你说题中有的话,我还真没见过。
其实这都是会计准则里面谨慎性原则的体现,资产计提折旧或者摊销都是为了体现出资产的真实性,都是为了符合资产的定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话他已经反应了资产的真正价值,其效果和计提折旧是一样的,都会体现出资产价值的真实性。所以以公允价值计量是不需要计提折旧和摊销的。
(3)公允价值计量的无形资产折旧扩展阅读:
一、采用评估模型确定公允价值的条件
IAS39使用指南提出了采用评估模型确定公允价值的条件:
(1)使用该方法的目的是建立计量日的可能交易价格,该价格为一般商业考虑下的正常交易价格;
(2)价值评估方法尽量加入市场参与者在定价时考虑的所有因素;
(3)尽量定期使用可观察的同一商品现时市场价格或可观察市场信息,测试并校正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除了考虑这三个条件外,还应该考虑资料输入的使用、可观察的市场信息和其他可能影响金融商品公允价值的不可观察因素。
例如,债券商品评估的可观察的市场信息,即计量日的市场基准利率,可采用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利率,不可观察因素为信用风险贴水等。评估结果最好使用实际交易价格进行校正,同时调整信用风险贴水,以便评估模型在开始时就能够产生“交易价格”。
二、三个条件确定合理的公允价值
(1)信息公开,双方对于交易对象所了解的信息是对称的;
(2)双方自愿,若没有相反的证据表明所进行的交易是不公正的或处于非自愿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3)对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平交易。
公允价值既可以是基于事实性交易的真实市价,也可以是基于假设性交易的虚拟价格。
❹ 会计初级实务中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是不是应该不提折旧不提摊销没有减值为什么交易性金融资产没有
折旧和摊销只是针对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版产和投资性房权地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用出售金融资产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前者不计提减值而后者需要计提,这是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已经计入了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仅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而不影响当期损益,当资产出现减值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果不确认减值损失而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这是不符合会计谨慎性原则。
❺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提折旧吗
1、投资性房地产按照成本模式计量和固定资产一样,可以计提折旧。
2、投资性房地产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是不能计提折旧的。
如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恳请采纳为盼,不胜感谢!
❻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计提的折旧问题
一、比较一下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模式计量升值要增加账面价值的。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当减值的时候做相反分录。
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是不计提折旧或摊销的。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具体作法:资产负债表日,根据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原帐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原帐面价值的差额,作相反的账务处理。
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只有以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才计提折旧。
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必须存在活跃市场,可以时时了解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在每月的资产负债表日,对以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6)公允价值计量的无形资产折旧扩展阅读:
属于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视为能够可靠计量:
1、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3、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交易市场,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时,要求采用该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
❼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按照公允价值还是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按照账面价值。
对固定资产来讲: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
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
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7)公允价值计量的无形资产折旧扩展阅读
1、原则:
当月新增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下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下月开始不计提。
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恰恰相反: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2、固定资产的确认
一项资产如要作为固定资产加以确认,首先需要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其次还要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即: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同时,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❽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是不是都不提折旧啊
一、是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不提折旧。
二、说明:
1、需要内计提折旧的资产只是容指固定资产(包括投资性房地产)。
2、企业的固定资产以历史成本计量。需要计提折旧,并于期末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3、只有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分为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或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两种方法。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不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企业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余额。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❾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税法允许折旧,对吗
1、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是以专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属算相应的损益,不计提折旧。
2、《企业所得税法》未对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做特殊规定,因此其税务处理应按税法对资产的一般性规定进行处理。在实际征管中,凡符合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按税法规定计算折旧、摊销,并准予扣除。会计与税法不一致的,应按照税法规定调整。
3、所以按照税法的规定是可以计提折旧的。
如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恳请采纳为盼!
❿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怎么通俗的理解!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房地产用于投资的,不计提折旧或摊销费用。
举个例子来说,已出租的建筑物存在活跃房地产交易市场,每天的交易价格都是不断发生变动的。由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因此该项投资性房地产需要反应价格的变动情况。如果需要计提折旧,折旧基数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
在会计准则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形动产中,只有投资性房地产和持有代售资产,二者均不计提折旧。主要原因都是因为其账面价值就是公允价值,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公允价值已经综合反应了资产损耗因素、时间因素、残值因素等。因此无需计提折旧。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根据基预计使用寿命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错误。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不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企业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余额。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0)公允价值计量的无形资产折旧扩展阅读:
属于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视为能够可靠计量:
1、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3、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交易市场,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时,要求采用该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