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入固定资产的模具按工作量法摊销怎么做账
模具如果要摊销,一般计入长摊就可以;
如果计入“固定资产”的话,也专可以按工作属量法计提折旧的;
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 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但这样处理,你的固定资产可能折旧方法就不会一致了,建议计入“长摊”
2. 请问固定资产一般分几年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按年摊销还是按月摊销
装饰费用按长期待摊费用,年限最长可按五年摊销,其实按照相关规定来,传销版没有明权确的规定,不低于5年摊销企业的话不低于三年,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支出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费用。另外长期待摊的费用不能全部计入当年的生意,而是在以后的年度内分期摊销。
3. 模具是放在固定资产还是长期待摊费用
按正常记账是应当计入固定资产的。放入长期待摊:1.可以加大当期费用。2.不用预留残值。3.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分摊这套设施的金额。3.也有可能是当时记账错误,如果是这样,可以从新调整。建议调整入账。
4. 请问模具也是否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一般需要计提折旧吗,计提的年限是几年
模具是可以做复为固制定资产管理的,工具、器具折旧年限税法规定不低于5年。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
5. 模具设备折旧年限是多少
模具折旧年限税法没有规定,一般企业都单独设置“固定资产(模具)“专“累计折旧(模具属)”两个科目去核算,具体折旧期间看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比如说一套模具做到20万个产品就报废了,而正常生产20万的产品要3年,那模具就按3年折旧。不过要统一,所有模具都按共同的年限折旧,不要弄得不一样~~~
6. 固定资产(不同类型)摊销年限
我来回答:
1、固定资产折旧在费用、成本上是比较重要的项目,尤其是固定资产的使用内年限(折容旧年限),直接关系到利润总额的多寡,关系到企业上缴多少所得税的问题,所以自己不能随意确定,要按照新企业所得税法确定的年限计提折旧。
2、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对固定资产的概念和使用年限都做了具体规定:
房屋建筑物20年;机器设备10年;运输起重设备4年;电子设备3年。
3、折旧方法要采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原值要扣除适当的原值,残值率由企业自行确定,但是一般要在5%至10%之间确定。
4、假定某企业车间使用的一台设备,原值为100000元,则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原值=100000*(1-5%)=95000元。则月折旧额=95000/10/12=791.67元。
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791.67
贷:累计折旧791.67
特此回答!
7. 模具按生产量使用2年期限,是否可以按2年折旧
楼主你好!
首先说明,模具是按生产啤数来说明其使用寿命的
如果你说的为正确,那么在公司内部计算成本时,完全可以按你说的做;
如果你是卖给别人,估计就没人给你按这个折旧来买
8. 模具可以当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嘛哪条的会计有详细说明还有折旧年限一般是多少残值大概是多少
厂房一般按年限平均法折旧,折旧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率税法规定为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
,一经确定不得变更。土地一般按土地的使用年限进行摊销,具体使用年限一般在土地使用证上标明了。
9. 模具是按折旧还是摊销
用“低值易耗品”科目来核算,通过低值易耗品摊销来反应其的成本。
生产用模具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模具是工业生产关键的基础工艺装备,是能生产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要求的零件的一种生产工具。可以说没有模具就没有产品的生产,因此对模具采用适当的会计核算政策及其税务处理也显得非常重要。
模具作为一种实物资产,其会计核算问题主要是作为低值易耗品核算还是作为固定资产管理核算的问题。在会计实务中,不同企业对于模具采取的会计处理方式不同。对于达到固定资产价值标准的模具,有的企业仍然作为一种特殊的“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进行核算;有的企业只针对专用模具制定特殊的会计政策;而有的企业只针对进口模具制定特殊的会计政策;还有的企业针对所有的工装模具制定了会计政策。
如果模具摊销对企业损益影响较大的,企业应在财务会计制度中明确其模具核算的会计政策。例如,苏证监局公司字[2004]266号致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整改通知书》中指出,对于该公司损益影响较大的模具费如何摊销,在该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明确。
各企业对模具的会计核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作为“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核算和摊销,摊销方法一般为“一次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等;
二是,先在“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中核算,领用时转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按照工作量法或分期平均进行摊销;
三是,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按照工作量法或分期平均计提折旧。 为什么在实际中模具往往按照工作量法摊销或计提折旧呢?因为从技术上来讲,模具的寿命一般是按照使用次数来记录和折算的。
有的企业其模具摊销的会计政策比较灵活,有操纵利润的嫌疑,如上市公司安凯客车,其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单项金额较大的工装模具一次摊销有困难的采用“分期摊销法”(注:“单项金额较大的工装模具”的价值判断标准没有明确,进行价值判断的主动权操纵在企业手中);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其大型的专用模具按产品产量平均摊销(注:“大型的专用模具”的价值判断标准也没有明确,进行价值判断的主动权同样操纵在企业手中)。
未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但按照工作量法或分期平均进行摊销的模具,如已停产或淘汰的,应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对不能形成批量的、甚至研发失败的产品而开发的工装模具,如确属已没有使用价值的,采用一次性摊销进入当期损益。这样处理是因为企业的专用模具,往往独一无二,为企业所专用,一旦离开了该企业,这些专用模具就毫无用处,一文不值。
这里的固定资产标准是指税务上的标准。如何判断模具是否达到税务上固定资产的标准呢?《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暂行实施条例》的规定,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是指预计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比较大,并且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未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工具、器具等,作为低值易耗品。可见,会计上和税法上对固定资产的核定标准主要是“使用期限”标准,其次才是“价值”标准。生产所用模具一般都是批量购入的,批量购入的模具总金额往往大大超过固定资产的标准,但根据会计上和税法上要求,模具是否达到固定资产标准,应以单件价值计,不应以批量价值计。 对于单位价值较小的生产用模具,且使用期限不超过一年的,或单位价值较大的生产用模具,且使用期限不超过一年的,未达到会计上和税法上固定资产的标准,不应当作固定资产处理。
对于单位价值较小的生产用模具,且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或对于单位价值较大的生产用模具,且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无论会计上是否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一般都应视为达到固定资产标准。但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实施条例》的规定,如果企业将未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模具挂靠到工具、器具一类,则可以作为低值易耗品来适用税法的规定,当然这种归类有一定争议,必须征得主管税务部门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