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摊销和计提的区别
一、定义不同
1、摊销:摊销(Amortization)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
2、计提:英文是Accrual ,指计算和提取。
二、税法规定不同
1、摊销:根据《税法细则》第四十九条规定,企业筹办费应自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期不少于5年。土地使用权应作为无形资产单独计算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期,凡合同有年限规定的,按合同规定的年限摊销,无合同规定的,按不少于10年的期限摊销。
2、计提:按照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的谨慎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财政部[1999]35号文增加了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加上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统称四项计提。
三、计算方法不同
1、摊销: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应该根据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供选择的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无形资产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从理论上讲,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也应比照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即也要反映企业消耗无形资产内含经济利益的方式。
2、计提: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再估计另一项金额。
『贰』 问个问题,折旧/摊销应该记在损益表的哪一项中
折旧和摊销应复分不同情况归制集入不同的成本科目,并按会计分期和相关性进行分配,有在产品和产成品同时参与分配的,还要在两者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并不都表现在损益表中。
处理原则顺序如下:
1。折旧/摊销首先按费用分类为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
2。分类为管理费用的在损益表管理费用中反映。
3。制造费用按权责发生制进行归集分配。分配至生产成本各部分。
4。分配至生产成本中制造费用,其中与当期销售对应部分,通过主营业务成本在损益表中反映。
5。分配至生产成本中制造费用,其中与当期销售不对应部分仍然在生产成本中,通过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反映。
『叁』 折旧和摊销有什么区别折旧必须是固定资产吗
折旧不一定是固定资产。
折旧和摊销的区别如下:
1、工作的性质不同
折旧主要是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人事部门负责招待领导的决策。
而摊销则包含战略性的工作和事务性的工作,批准作用的组织、领导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
2、职责不同
折旧负责本单位财产物资的统一管理,每年进行一次财产清查,健全保管、领用、维护、赔偿、报废、报损以及人员调动交接制度,保证账物相符。
而摊销负责组织编制本单位资金的筹集计划和使用计划,并组织实施。资金的筹集计划和使用计划要结合本单位的经营预测和经营决策以及生产、经营、供应、销售、劳动、技术措施等计划,按年、按季、按月进行编制。
3、考核内容不同
折旧主要考核能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宪法、法令,是否具备工作人员应有的道德品质、是否具有做好本职工作的业务技能,以及必备的文化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而摊销主要考核,出勤情况、学习成绩和工作态度,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等。
4、计算方法不同
折旧计算公式为:
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而摊销计算公式表示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5、制作方法不同
折旧制作所有已制单的单据的余额,原理为期初余额+(或-)本期发生额(包括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只是在选项时有无包括已记帐凭证,就是范围,一般应选择包括未记帐的凭证。
而摊销需要各个科目的余额,一般包括上期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等。
通俗点说就是跟据汇总的凭证而形成的每个科目的余额,而这些科目分属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所形成的等式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6、作用不同
折旧作用就是用于查询公司的会计科目的发生额、余额等会计信息。
而摊销主要是为了方便做财务报表。
7、制作的时间不同
折旧在年末制作,而摊销在年初制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折旧
网络-摊销
网络-固定资产
『肆』 因计算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计提折旧,待摊费用摊销等原因而引起的存货的增加指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谢谢
分配本月工资
借;抄生产成本袭1000
管理费用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500
计提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140
管理费用70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210
计提本月折旧
借;制造费用200
管理费用100
贷:累计折旧300
摊销租入的生产设备机器
借:制造费用400
贷:待摊费用400
结转本月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600
贷;制造费用600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1740
贷;生产成本1740(生产成本全部加起来)
你在存货多了1740
(借;库存商品1740)
『伍』 折旧和摊销,资本性支出,在三表中怎么查找
折旧在固定资产中找,摊销在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中找,资本性支出在存货中找!
『陆』 会计中的存货方法,折旧,摊销,等计价方法
存货的的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劝平内均法。原材料可通过实际容成本和计划成本核算,摊销的方法一次转销法和五五摊销法。存和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柒』 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核算问题
我理解“固定资来产小计”只是某一自类固定资产价值的合计数,包括原值合计,累计折旧合计,净值合计等
办公用品一般直接入管理费用科目,电脑等入“电子设备运输工具”类,但实际工作中这两项也是分开的。具体看一下固定资产的定义啊
低值易耗品属于存货类,在存货的明细帐中
『捌』 折旧/摊销应该记在损益表的哪一项
折旧和摊销应分不抄同情况归集入不袭同的成本科目,并按会计分期和相关性进行分配,有在产品和产成品同时参与分配的,还要在两者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并不都表现在损益表中。
处理原则顺序如下:
1。折旧/摊销首先按费用分类为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
2。分类为管理费用的在损益表管理费用中反映。
3。制造费用按权责发生制进行归集分配。分配至生产成本各部分。
4。分配至生产成本中制造费用,其中与当期销售对应部分,通过主营业务成本在损益表中反映。
5。分配至生产成本中制造费用,其中与当期销售不对应部分仍然在生产成本中,通过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反映。
『玖』 企业所得税申报的工作底稿中的《存货项目计算表》和《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怎样填
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审核表中:1、账载金额填企业年末资产原值的账面数,2、计税基础中企业申报数填企业账的计提折旧的资产原值,因为有的资产已经提完折旧或其它原因本是不计提折旧,所以这个数可能会比前面资产原值数要小的,后面中介机构审定数填事务所根据税法来确定的计提折旧的基数3、折旧摊销年限很简单了,填企业账上摊的年限跟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4、本期折旧、摊销额跟3的填法相同5、纳税调整额中企业申报额就是企业本期的折旧、摊销额,中介机构审定数就是按税法规定可以计提、摊销额与企业计提、摊销额的差。至于你说的存货项目计算表,我手里并没有,只有存货审核表,不知道与你说的是否是一个表?你可以描述一下里面都要填什么,又或者会不会是底稿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