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年报——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
一、上年底资产原价或摊余价值——不填
二、上年资产折旧或摊销额——不填版
三、本年增加资产
(1)原价——权21万;
(2)折旧或摊销——17500(累计折旧数)
四、本年减少的资产本年增加资产
(1)原价——不填;
(2)折旧或摊销——不填
五、本年资产折旧或摊销——17500
......
六、计入管理费用的折旧或摊销额——17500
七、允许税前扣除的折旧或摊销 ——13300
另:
因为六-七(17500-13300)=4200元,所以你得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中“纳税调整增加额--折旧、摊销支出纳税调整额”中填写4200
纳税调整原因:
1..因你公司是在8月份成立时购入一小车21万。按照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于次月开始提折旧。(你公司多提1个月的折旧)
2.你公司固定资产提折旧时未留净残值,(也就是未确定残值率),按照税收法规新规定:2003年6月以后购入的固定资产,残值率统一定为5%。
这样。2004年你公司税前准予列支的折旧费为:210000*(1-5%)/5/12*4=13300。
㈡ 根据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中如何计算本年的折旧和摊销
年度的资产负债表有一栏是:“固定资产原值”这是你公司所有的固定资产的金额;还有一栏是:“累计折旧”这是你公司所有固定资产整年的折旧额也就是摊销额。
㈢ 年报——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
这表是填会计上的固定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计提折旧和摊销的金额与税法上的专比较,属如果会计的折旧、摊销与税法上的要求一致,就不存在纳税调整了。资产原值、折旧摊销年限、本期折旧摊销额三列中的“会计”和“税收”填一样的金额就行。
㈣ 年度汇算清缴资产折旧,摊销这张表是怎么填的
算出账上的固定资产期末数,本年折旧数,累计折旧数,账载金额和税收金额填一样的,不调增即可。
㈤ 企业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的资产折旧,摊销怎样填
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表》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居民纳税人填报。
二、填报依据和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核算的资产折旧、摊销,会计与税收核算有差异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并据以填报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43行至第46行。
三、各项目填报说明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应提取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
2.第2列“计税基础”,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据以计算折旧、摊销的资产价值。
3.第3列: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提取折旧、进行摊销的年限。
4.第4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提取折旧、进行摊销的年限。
5.第5列: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核算的资产账面价值、资产折旧、摊销年限及资产折旧、摊销率计算的资产折旧、摊销额。
6.第6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的资产计税基础、资产折旧、摊销年限及资产折旧、摊销率计算的资产折旧、摊销额。
7.第7列=第5-6列,正数为调增额,负数为调减额。
四、表间关系
1.第1行第7列为正数时:
第1行第7列=附表三第43行第3列;
第1行第7列为负数时:
第1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3行第4列。
2.第7行第7列为正数时:
第7行第7列=附表三第44行第3列;
第7行第7列为负数时:
第7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4行第4列。
3.第10行第7列为正数时:
第10行第7列=附表三第45行第3列;
第10行第7列为负数时:
第10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5行第4列。
4.第15行第7列为正数时:
第15行第7列=附表三第46行第3列;
第15行第7列为负数时:
第15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6行第4列。
5.第16行第7列为正数时:
第16行第7列=附表三第48行第3列;
第16行第7列为负数时:
第16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8行第4列。
6.第17行第7列为正数时:
第17行第7列=附表三第49行第3列;
第17行第7列为负数时:
第17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9行第4列。
㈥ 企业所得税年报,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如何填
1.第4列“资产计来税基础”:自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据以计算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的金额。-------一般 情况下是按资产原值来填。
2.按税收计提的折旧:关于固定资产折价的最低年限,《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以上是按税务的折旧年限,如果你会计上不是按上述年限计提的折旧,要按照差额来进行调整。
3. 举例:如电子设备税法规定3年,你按2年折旧,那么从税法的角度就多提了折旧,就要调整。如按会计制度确定的5年,不短于税收法规定年限,不需作纳税调整。
㈦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中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如何填写
1.第4列“资来产计税基础”:填报纳自税人按照税法规定据以计算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的金额。-------一般 情况下是按资产原值来填。
2.按税收计提的折旧:关于固定资产折价的最低年限,《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以上是按税务的折旧年限,如果你会计上不是按上述年限计提的折旧,要按照差额来进行调整。
3. 举例:如电子设备税法规定3年,你按2年折旧,那么从税法的角度就多提了折旧,就要调整。如按会计制度确定的5年,不短于税收法规定年限,不需作纳税调整。
㈧ 08年所得税年度报表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如何填
附表十三《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填报说明
一、本表适用于各类纳税人填报。
二、本表填报纳税人本年度计提折旧或摊销的有关情况、按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折旧或摊销额、应作纳税调整额及以前年度确认折旧或摊销的时间性差异等。本表第11列第17行为正数时,填入附表四《纳税调整增加项目明细表》第3列第8行,为负数时填入附表五《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第18行;第15列第17行填入附表五第18行或第19行。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1列:按会计核算口径填报。
2、第1列第2行:金额等于(计提折旧的房屋、建筑物年初原值余额+本年1至11月末原值余额)÷12。
3、第1列第3行(第4行):金额等于[计提折旧的机器设备(电子设备运输工具)年初原值余额+本年末原值余额]÷12。如果纳税人当年经营期或折旧期不足一年,应按实际经营期或折旧期计算。
4、第2列=第3+4+5+6列。
5、第3至6列:按会计核算口径的实际计提、摊销数分配填列。
6、第7列“应予调整的资产平均价值”:填报除国家统一规定的清产核资外的企业资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价值(2003年以前受赠)、外购商誉和其计提折旧、摊销额以及资产会计计价与税收计价差异的调整额。金额为负数时以“—”表示。
7、第8列“本期资产计税成本”:金额等于第1+7列或1-7列(7列为负数时)。
8、第9列“允许税前扣除的折旧或摊销额”:金额等于第8列各行(小计、合计栏除外)×税收规定的年折旧率或年摊销率。
9、第10列“本期纳税调整增加额或减少额”:金额等于第2-9列。本列第17行正数为纳税调增额,负数为纳税调减额。
10、第10列第17行“合计”:正数填入附表四《纳税调整增加项目明细表》第3列第8行;负数填入附表五《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第17行。
11、第11列“本期转回以前年度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于以后年度确认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收规定可以从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而形成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在本期的纳税调增额。
12、第12列“本年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的折旧或摊销”:填报会计核算已列支的折旧或摊销,但按照税收规定不得在本期扣除的数额。
13、第13列“以前年度结转额”:金额等于上年度本表第15列“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或摊销”。
14、第14列“本年税前扣除额”:填报以前年度调增结转的折旧或摊销在本年的扣除额。本列第17行填入附表五“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第17行。
15、第15列“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或摊销额”:金额等于第12+13-14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