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形贬值无形贬值指什么
有形贬值、无复形贬值,都是指设备或制一些“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化。对应的名词有“有形磨损”、“无形磨损”。例如,一辆汽车,行驶2年后必然出现磨损,使汽车的价值比刚买来时降低了(贬值了),这就是典型的“有形磨损”。而一台电脑,买来用了几年后,外观或许完全完好如新,但这台电脑的性能比起现在的配置、性能就一定会落后许多,尽管还能用,但却属于已经是技术落后的“无形磨损”了,或者称“精神磨损”了,价值自然也就降低了(贬值了)。
这就是有形贬值和无形贬值的含义。
❷ 无形资产为什么会存在贬值
因为无形资产是有受益期限的,过了收益期限,无形资产就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了(无形资产已经不能带来附加价值)
❸ 资产评估中贬值率怎样计算,例如某发明专利权已使用4年,尚可使用2年 目前该专利权的贬值率是
贬值率=4/(4+2)=67%
❹ 无形资产产生无形损耗的三种情况
无形资产损来耗是由自于无形损耗形成的,即由于社会科学技术进步而引起价值减少。
具体来说,主要由下列三种情况决定产生:
①一种新的,更为先进、更经济的无形资产出现这种新的无形资产可以替代旧的无形资产,使采用原无形资产无利可图时,原有无形资产价值就丧失了。(被替代)
②因为无形资产传播面扩大,其他企业普遍掌握这种无形资产,获得这项无形资产已不需要任何成本,使拥有这种无形资产的企业不再具有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时,它的价值也就大幅度贬低或丧失。(共益面太大)
③企业拥有的某项无形资产所决定的产品销售量骤减,需求大幅度下降时,这种无形资产价值就会减少,以至完全丧失。(依托的产品产量骤减)
❺ 导致无形资产贬值的原因有那些
主要是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达不到预期,或者不能带来预期收益,不能带来超额收益
❻ 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损耗或者贬值
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也要进行计提摊销。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应内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容摊销,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进入当期损益。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无形资产发生减值应按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处理。企业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进行处理,并按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进行处理。
❼ 简述无形资产产生无形损耗的三种情况
两种情况吧来
在第一种无形损耗下,源机器设备的技术结构和经济性能不变,但随着它的制造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它的再生产费用就相应降低。马克思指出,一部机器的价值,并不决定于它在当初生产出来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消耗,而决定于它的再生产条件下的社会必要劳动消耗①。如果某种机器的再生产费用,由于制造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而降低了,那么随着较便宜的机器的逐渐推广,这种机器的社会平均价值也要降低,从而使原有的同种机器发生贬值。这种无形损耗一般不影响机器设备的经济效能和使用期限,但在大修理费用超过降低了的新机器设备购置价值的场合,也以更新为宜。
第二种无形损耗,是由于新的、具有更高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率的技术设备的出现和推广,使原有机器设备的经济效能相对降低而发生的损耗。这种无形损耗,有时是生产技术发生某些根本性变革的结果,但在更多的场合,则是随着许多局部改良的积累而逐步发生的。不仅机器设备本身的改良和变革,会引起同种用途的原有设备的经济效能相对降低,而且新材料的利用,新产品的制造,新工艺过程的采用、推广等等,也会使利用传统材料、制造老产品、采用旧工艺过程的机器设备,相对地降低经济效能。
❽ 微软收购诺基亚事件存在的不足的建议
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时,外界纷纷质疑,董事会一片反对声,但是在鲍尔默一个人的固执之下,收购方案得以通过,鲍尔默随即“下课”。
这一错误的收购计划,对于微软的负面影响正在浮上水面。在最近提交的监管报告中,微软面向投资人揭示了手机业务(也就是收购获得的诺基亚设备和服务资产)的现状和前景。行业分析师表示,最早在二季度,微软将对手机业务进行“灾难性”的资产减记。
市调机构最新数据显示,在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微软 WP 份额仅为 2.8%。如果以收购前后的市场份额作为衡量依据,微软收购诺基亚业务,是一个完全失败的决策。收购之后,华为等其他手机厂商,对于 WP 的兴趣大幅下滑,市面上 WP 手机的可选范围更加狭窄。
在报告中,微软称“手机硬件”部门在第一季度陷入亏损。该部门收入为 14 亿美元,但是总体成本比收入高出了 400 万美元。换言之,微软每销售出一部手机,亏损 12 美分。这个亏损额,还没有计算市场营销费用、研发费用等。
更令人吃惊的是,微软提示投资人,将需要对手机资产进行资产减记。“考虑到最近的表现,手机硬件部门正在面临资产减记的更大可能性。”
微软表示,手机业务未来的现金流将会下滑,手机销售增幅将会下降,这将导致手机业务部门的资产减记,这将给公司盈利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微软的报告中,采用了「财务外交辞令」,外人看的并不明白。
美国独立行业分析师汤普森(Ben Thompson)近日“翻译了”微软的文字表态,他说:“一次相当、相当巨大的资产减记即将到来,可能伴随着季度亏损,这将是一场灾难!”
包括前前后后的费用,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代价高达 79 亿美元。
在微软的账本中,“诺基亚资产”的商誉价值为 54.6 亿美元,其他无形资产价值为 45.1 亿美元。如此高的商誉价值,主要源自于诺基亚资产和微软资源之间产生的协同效应预期。
不过,微软坦承,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被夸大了。
微软表示,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获得的资产,其价值估值包括了微软的业务预期,“但是在这个高度竞争和波动的市场,可能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预期值。”
对于手机业务陷入的危机,微软并未隐瞒。在报告中,微软表示第三财季(第一自然季)手机业务没有完成销售销量和销售收入的目标,另外已售出手机的利润率,也低于原计划。
在财报分析师会议上,微软首席财务官胡德(Amy Hood)并未谈到将对手机业务部门进行资产减记,不过表示将会降低成本。
胡德也表示,微软原计划在 2016 财年(7 月 1 日开始)实现手机业务盈亏平衡,但是这个目标存在风险。
微软上一次进行重大资产减记是在 2012 年七月,对五年前收购的网络广告业务 aQuantive,减计(贬值)了 62 亿美元。而最早的收购价格仅为 63 亿美元。不言而喻,几乎所有的资产被归零,这是一次糟糕透顶的收购计划。
在对 aQuantive 业务进行资产减记之前,微软也曾经发出警告,但是措辞并未像此次诺基亚资产一样严重。
微软收购诺基亚的交易,在行业内充满争议。一些分析师认为,微软如果希望继续玩「移动端的游戏」,必须进行收购,其他分析师则认为,这次收购无法实质性改变在微软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处境。
一直以来,对于收购交易和手机业务,微软管理层一直充满信心。不过上周,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开始承认该业务存在的问题。
纳德拉表示,Lumia 手机的销量在这个季度中增长了 18%,不过微软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在部署 Windows10 硬件计划的同时,对手机业务降低成本。
❾ 大家觉得诺基亚会破产吗
不会的,这次(三系统大战)胜、东山再起,败、可能像摩托罗拉一样吧。因为大家只看到了有形资产“钱”,实际上它的无形资产“技术”很强大的(苹果每年向诺基亚支付6亿多美元专利、黑莓…………等等)。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