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企业持有资产的折旧摊销

企业持有资产的折旧摊销

发布时间:2021-03-04 10:34:48

① 企业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的资产折旧,摊销怎样填

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表》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居民纳税人填报。
二、填报依据和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核算的资产折旧、摊销,会计与税收核算有差异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并据以填报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43行至第46行。
三、各项目填报说明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应提取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
2.第2列“计税基础”,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据以计算折旧、摊销的资产价值。
3.第3列: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提取折旧、进行摊销的年限
4.第4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提取折旧、进行摊销的年限。
5.第5列: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核算的资产账面价值、资产折旧、摊销年限及资产折旧、摊销率计算的资产折旧、摊销额。
6.第6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的资产计税基础、资产折旧、摊销年限及资产折旧、摊销率计算的资产折旧、摊销额。
7.第7列=第5-6列,正数为调增额,负数为调减额。
四、表间关系
1.第1行第7列为正数时:
第1行第7列=附表三第43行第3列;
第1行第7列为负数时:
第1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3行第4列。
2.第7行第7列为正数时:
第7行第7列=附表三第44行第3列;
第7行第7列为负数时:
第7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4行第4列。
3.第10行第7列为正数时:
第10行第7列=附表三第45行第3列;
第10行第7列为负数时:
第10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5行第4列。
4.第15行第7列为正数时:
第15行第7列=附表三第46行第3列;
第15行第7列为负数时:
第15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6行第4列。
5.第16行第7列为正数时:
第16行第7列=附表三第48行第3列;
第16行第7列为负数时:
第16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8行第4列。
6.第17行第7列为正数时:
第17行第7列=附表三第49行第3列;
第17行第7列为负数时:
第17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9行第4列。

② 企业所得税年报,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如何填

1.第4列“资产计来税基础”:自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据以计算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的金额。-------一般 情况下是按资产原值来填。

2.按税收计提的折旧:关于固定资产折价的最低年限,《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以上是按税务的折旧年限,如果你会计上不是按上述年限计提的折旧,要按照差额来进行调整。

③ 固定资产摊销的方法

有五种方法。

一、直线法:根据固定资产在整个使用寿命中的磨损状态而确定的成本分配结构。

公式计算:

年折旧率=(1减去预计净残值率)除以预计使用寿命乘以100%。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乘以年折旧率除以12。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二、工作量法:又称变动费用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公式计算: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 ( 1 减去预计净残值率)除以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乘以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公式计算:

年折旧率=2除以折旧年限乘以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除以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乘以月折旧率。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四、年数总和法。

公式计算: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除以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乘以 100 %。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减去预计净残值 )乘以年折旧率 ÷ 12。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3)企业持有资产的折旧摊销扩展阅读:

固定折旧方法:指将应提折旧总额在固定资产各使用期间进行分配时所采用的具体计算方法。

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而逐渐磨损所减少的那部分价值。

固定资产的损耗有两种: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有形损耗:也称作物质磨损,是由于使用而发生的机械磨损,以及由于自然力的作用所引起的自然损耗。

无形损耗:也称精神磨损,是指科学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原因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损失。一般情况下,当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损耗。

④ 固定资产摊销的计算方法

折旧方法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基本上即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线法(包括直线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 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直线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年,残值为Y,每年提折旧为(X-Y)/N。

工作量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以及工作量为H(小时),残值为Y,单位工作量计提折旧为(X-Y)/H。

年数总和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年,残值为Y,则第M年计提折旧为(X-Y)*(N-M+1)/[(N+1)*N/2]。
双倍余额递减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N足够大)年,残值为Y。 则第一年折旧C<1>=X*2/N; 第二年折旧 C<2>=(X-C<1>)*2/N 第三年折旧 C<3>=(X-C<1>-C<2>)*2/N ··· ··· 最后两年需改为直线法折旧。

⑤ 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问题

不对的。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不一定都计提折旧,如已经提完折旧后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也不一定计提摊销,如一些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和商誉,只在年末测试是否发生减值。

⑥ 企业购买的固定资产如何从成本中摊销,

固定资产与存货不同,其实物形态不随着产品的售出而消失,因此,固定资产要在回保证其原始价值不答改变的前提下,将成本逐渐转移到产品价格中,这种方法叫“折旧”。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原值-预计残值)/
使用年限
/
12
其中,
预计残值是根据资产一旦报废能卖多少钱估算,由企业自定。对于设备等能固定资产多数企业将残值率定为5%。
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房屋、建筑物,为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电子设备,为3年。
企业也可自定使用年限,如果小于税法规定,做所得税纳税调整。
会计处理:
计提折旧
借:生产成本
(直接用于产品加工的设备)
制造费用
(间接用于产品加工或通用设备)
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使用的)
销售费用
(销售部门使用的)
贷:累计折旧

⑦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中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如何填写

汽车的复话属于运输设备,制应该在第5行填写。第5行第1列填汽车购买的价值58312元,第2列与第1列一致,也是填58312元;第3列、第4列填折旧年限。税法规定,运输设备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你单位汽车是按10年计提折旧,所以第3列、第4列都是填10;第5列、第6列填写当年一共计提的折旧额。2010年一共计提折旧3231.48元,所以第5列、第6列都是填写3231.48元。由于计提折旧没有超额,所以第7列纳税调整额应该填0。第一行是有公式,自动生成,只需要填第5行,运输工具就可以了

⑧ 固定资产折旧、摊销税前扣除标准

在申报年度所得税时,有一张“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其中有内三大项,
原值为账上原值(会容计和税收一致)
年限为账上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一般有规定(房屋建筑物25年,机器设备10年,办公设备5年),会计和税务基本一致。
折旧额(按使用年限法方法计算折旧,如果是加速折旧必须经税务部门认可),如果与税务认可的方法一致,会计和税务基本一致。
以上几项没有差额,税务和会计数据一致,如果有就按税务口径的数据填列在税收一栏,自然就能计算出差额。不过,一般企业是没有差额的。

阅读全文

与企业持有资产的折旧摊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