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无形资产减值的账务处理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⑵ 题目是:无形资产原值160000,已摊销40000,当前市价70000,发生减值。如何分录啊
资产净值=原值-摊销=160000-40000=120000
资产净值与市价比较
如果净值大于市价,说明已经回贬值,需要计提减答值准备
如果净值小于市价,说明升值,不需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000(120000-700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50000
⑶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分录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版果由于市权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固定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⑷ 无形资产减值如何做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一经计提,以后不得恢复。
⑸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产减值准备(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
“资产减值准备”是资产的备抵科目。
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原值-减值准备-折旧摊销
计提减值准备,减值准备“增加”,所以资产的账面价值就会减少。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无形资产已发生减值分录扩展阅读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式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
其中,账面价值数据容易获取,可收回金额应取销售净价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因此,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的方法主要依赖销售净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
⑹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如何记账
企业无形资来产的源减值准备,通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核算。本科目可按无形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处置无形资产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分录为:
发生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对外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缴纳营业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贷:银行存款
⑺ 无形资产发生减值时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对于使用寿命复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制在持有期间内不需要摊销,但需要至少于每一会计期末进行减值测试。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相应计提有关的减值准备。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⑻ 处置已经计提减值的无形资产,会计分录怎么做
借:银行存款 (处置收到的款项)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余额)
借:无形资产累积摊销(结转已摊销的无形资产)
贷:无形资产(结转无形资产原值)
贷或借:营业外收入/支出 (差额)
⑼ 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时,的会计分录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期末,企业所持有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版金额的,应按权其差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计提,持有期间不得转回
减值准备是指资产的账面余额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判断资产是否减值,应依据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损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
企业应定期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并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同上)进行估计,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为减值准备,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因为属于或有支出,不符合确定性原则,因此不得在所得税税前扣除,应作纳税调整增加处理;但因转让处置无形资产而冲销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应允许企业作相反的纳税调整,即调减应纳税所得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