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预扣预缴时扣除标准

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预扣预缴时扣除标准

发布时间:2021-03-03 18:00:55

A. 关于稿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稿酬所得个人来所得税计算公自式

稿酬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

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稿酬所得-减除费用

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

注:稿酬所得归属综合所得,需经过减除或减征后,再进行综合征税。

(1)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预扣预缴时扣除标准扩展阅读

举例说明

1、张某出书一本,获得200000元稿酬,则:

纳入到综合征税中的稿酬所得=200000元×80%(减除20%的费用)×70%=112000元。

2、刘某2019年工资收入100000元,稿酬收入200000元,则:

应纳税所得额=100000元工资所得+200000元稿酬所得×80%(减除20%的费用)×70%-6万元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法律规定的其他扣除。

注:应纳税所得额再按照3%至45%超额累进税率征税。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稿酬所得

B. 预扣预缴个税的计算公式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示例说明:

王丽2019年每月工资均为3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扣除为4500元,享受专项附加扣除额度2000元,假设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对应预扣率表可以得出,王丽前三个月应当按照以下方法计算预扣预缴税额。

1月份:(30000–5000-4500-2000)×3%=555元;

2月份:(30000×2-5000×2-4500×2-2000×2)×10%-2520-555=625元;

3月份:(30000×3-5000×3-4500×3-2000×3)×10%-2520-555-625=1850元;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由于2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37000元,已适用10%的税率,因此2月份和3月份应预扣预缴税款有所增加。


(2)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预扣预缴时扣除标准扩展阅读


居民个人预扣预缴方法: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按以下方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见附件1)。

年度预扣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不一致的,由居民个人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上述公式中,计算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的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按《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执行。

C. 劳务报酬预扣预缴税款计算方法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示例说明:

王丽2019年每月工资均为3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扣除为4500元,享受专项附加扣除额度2000元,假设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对应预扣率表可以得出,王丽前三个月应当按照以下方法计算预扣预缴税额。

1月份:(30000–5000-4500-2000)×3%=555元;

2月份:(30000×2-5000×2-4500×2-2000×2)×10%-2520-555=625元;

3月份:(30000×3-5000×3-4500×3-2000×3)×10%-2520-555-625=1850元;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由于2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37000元,已适用10%的税率,因此2月份和3月份应预扣预缴税款有所增加。

(3)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预扣预缴时扣除标准扩展阅读:

居民个人预扣预缴方法: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按

以下方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

年度预扣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不一致的,由居民个人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税务机关

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一)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

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

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

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

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上述公式中,计算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的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按《个人所得税

预扣率表一》执行。

(二)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预

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具体预扣预缴方法如下: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

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减除费用: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

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

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额累进预扣率,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

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个人所得税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所得税预扣法

D. 2019年新个税实施后,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费用减除标准是什么

新个税法对于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纳税内申报分两步,首先容每次发放的时候预扣申报,可以减除相应的费用后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在按适用税率计算申报预交

三项综合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减除费用: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

预扣税率,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是20%,劳务报酬:

所以你说的扣除费用只是预交的时候使用,汇算清缴的时候又要综合重新计算了

E. 劳务报酬、稿酬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费用扣除是怎样的

根据2018年新《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对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内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容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按70%计算。这是平移了原来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和稿酬所得的税收优惠。对工资薪金所得以外的综合所得,在减除必要的费用后计算收入额,以体现量能课税、以净所得征税的原则。

F. 居民个人稿酬所得每次收入额减除费用800元或20%为每次预缴的应纳税所得额对吗

居民个人稿酬所得每次收入额减除费用800元或20%为每次预缴的应纳税所得额是版错误的,收入在权4000元以上的按20%计算,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按800元计算。因稿酬综合所得超过了4000元,所以不需要先减去8000元计算应缴纳所得额。

稿酬等个人所得税是按照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然后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所以在计算稿酬的时候是不扣除800的,而是直接按照稿酬的所得的80%来计算应交所得额,然后在按照规定按应交所得额的70%来计算。

(6)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预扣预缴时扣除标准扩展阅读:

《关于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第二条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具体预扣预缴方法如下: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减除费用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

G. 2019年新个所税预扣预缴,每月如何计算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按以下方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年度预扣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不一致的,由居民个人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一)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上述公式中,计算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的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按《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执行。
(二)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具体预扣预缴方法如下: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减除费用: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额累进预扣率,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
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
非居民个人扣缴方法
扣缴义务人向非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当按以下方法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按月换算后的非居民个人月度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其中,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H.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如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第八条
扣缴义务回人向居民个人支答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当按照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税款: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减除费用: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 居民个人办理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应当依法计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收入额,并入年度综合所得计算应纳税款,税款多退少补。”

I. 2019新税法实行后,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据了解,在缴税的流程上,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大体相同,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单位代扣代缴

相关单位在向纳税人支付劳务费时会先进行税款的预扣预缴

劳务报酬的扣税标准为: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减除费用: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适用20%至40%的超额累进预扣率。

计算方法简单来说,就是:

(1)劳务报酬-费用=收入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而费用的多少取决于劳务报酬是否在4000元之上,决定是800元,还是收入的20%。按这个方法计算出的收入额,再对照“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进行税额的计算。

(2)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一次性劳务收入3000元(小于4000元),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3000-800=2400元,属于“不超过20000元”档,应预扣预缴税额=2400×20%-0=480元。

一次性劳务收入10000元(大于4000元),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10000×80%=8000元,属于“不超过20000元”档,应预扣预缴税额=8000×20%-0=1600元。

一次性劳务收入50000元(大于4000元),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50000×80%=40000元,属于“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档,应预扣预缴税额=40000×30%-2000=10000元。

一次性劳务收入100000元(大于4000元),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100000×80%=80000元,属于“超过50000元的部分”档,应预扣预缴税额=80000×40%-7000=25000元。

第二步:年度末汇算清缴

51个税管家提醒,劳务报酬所得作为综合所得之一,在年度末进行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注意,按照以上“第一步”计算的个税,并不一定是纳税人最终应当缴纳的税款,而是在获得收入的时候,由支付该项收入的单位进行代扣代缴的金额。

最终全年要缴纳多少个税,由居民个人办理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依法计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四项所得的收入额,并入年度总和所得计算应纳税款,税款多退少补。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J. 2019年新个税累计扣除的问题

您好 ,于2019年起实施的新个税法,首次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所得,综合按年计征个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工资薪金所得将采用累计预扣法来预缴个税,其余三类收入按次或按月预扣预缴。这与此前个税代扣代缴的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不仅需要劳动性收入来源多样的纳税人办理年度汇算清缴,而且纳税人每个月到手的工薪所得收入也将发生变化。

工薪所得预缴税额递增

工资薪金所得所适用的累计预扣法,需要根据各月累计收入减去对应的各种扣除,对照预扣率表,计算出累计应纳税额后,再减去当年已缴税额,来确定当期应缴税额。

由于每年年初累计收入较低,适用较低的预扣率,预缴税额较低,税后收入会高于个税法修订前,但随着累计收入的增加,适用的预扣率逐渐提高,到年末月份,预缴税额会高于年初。也就是说,一年之内,同样的工薪所得收入,每月的预缴税额会逐渐增加,到手收入会逐渐减少。

举例来说,张某每月工薪所得3.4万元,需缴纳“五险一金”5000元,每月可以扣除5000元免征额和4000元的专项附加扣除,按月税率方式下,其每月应缴税额为固定的2590元,但在累计预扣预缴法下,1月预缴预扣税额为600元,随后逐渐递增,到12月预缴预扣税额达到4000元。

这两种方法下,张某年应缴税额相同,但与按月税率缴税相比,累计预扣预缴方式相当于将一部分税额推迟了一段时间,对纳税人来说是件好事。

不过,工薪族以前每月税后收入基本稳定,2019年起每月税后收入将出现浮动,这需要纳税人做好财务规划,合理预测和管理个人和家庭的现金流。

如果由于更换工作或其他原因,张某在6月没有工薪收入,其7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将发生变化,并不是12万元,还要扣除6月的免征额和专项附加扣除,即11.1万元,累计预扣预缴税额降至8480元,当月预扣税额降至1000元,随后各月也会相应调整。

如果张某只有工薪所得收入,也不能享受大病医疗支出专项附加扣除,那么其全年预扣预缴税额仍将与应缴税额相同,无需办理年度汇算清缴。但如果张某在12月没有工薪所得,或者9-11月没有工薪收入,而12月的应纳税所得额又不能完全覆盖9-11月的免征额和专项附加扣除,那么张某需要在年度汇算清缴时,申请退税。

其他三类综合所得按老办法预扣预缴

工薪所得之外的三类综合所得,基本沿用此前的老办法,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税。即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减除一定费用后,按20%预扣率预扣预缴;劳务报酬减除一定费用后,适用20%-40%的超额累进预扣率。这三类所得在预扣预缴时未考虑专项附加扣除,并且适用了较高的预扣率,对以这三类收入为主的纳税人来讲,很可能需要在年度汇算清缴时办理退税。

假设李某为自由职业者,没有工资薪金收入,一个纳税年度内有五次劳务报酬收入,每次4万元。那么李某每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时,须预扣预缴个税40000*80%*30%-2000=7600元,全年预扣预缴38000元。而即使是不考虑“五险一金”和专项附加扣除,李某的年应纳税额也只有(200000-60000)*10%-2520=11480元,预扣预缴环节多缴税26520元,需要在年度汇算清缴时申报退税。

但对工薪所得已经较高的纳税人来说,其劳务报酬、稿酬、特许使用费的预扣率很可能低于其年综合所得适用的个税税率,在汇算清缴时需要补税。

以前述张某为例,其年工薪应纳税所得为24万元,此外还有特许使用费10万元,在预扣预缴环节分别预缴了31080元和16000元(100000*80%*20%)。其年度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32万元(24万+10万*80%),应纳税额为48080元(320000*25%-31920),在年度汇算清缴环节需要补税1000元。

有财税研究人士认为,对劳务报酬、稿酬、特许使用费这三种综合所得,沿用原有方式预扣预缴个税,并没有对费用扣除重新设计,显示综合计征并不完善。采用较高的预扣率,会增加年度汇算清缴的压力,比如一些参与科研项目、获得劳务报酬的大学生,基本都会存现预缴税额过多的情况,有的甚至不需要交纳个税,但在这种操作方式下,则需先预缴然后办理退税,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

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相关问题就介绍到这里,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到您,欢迎您为我们点赞及关注我们,谢谢。

阅读全文

与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预扣预缴时扣除标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