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不超过500万的固定资产一次性折旧怎么做账
50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的处理要点
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4号),通知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企业新购进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设备、器具可以一次性税前扣除。
一、文件的主要内容
企业如何准确执行此文件,笔者认为应把握好财税〔2018〕54号以下几个关键点:
1.范围:允许一次性税前扣除固定资产的范围,是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设备、器具等固定资产,即动产(包括交通工具)。
2.购买时间: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购买、制造的。包括购进的二手固定资产。
3.单位价值:单价不超过500万元。如果允许抵扣进项税额,则为不含税价;如果没有抵扣进项税额,则为含税价。
4.残值处理:如果企业选择享受一次性扣除政策,一次性税前扣除包括残值。
会计处理:
对于财税〔2018〕54号的规定的会计处理,目前还没有相应的会计折旧处理文件规定。若企业在会计上不选择一次计提折旧的方法,则会产生税会差异,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进行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
即根据资产负债表上的各项目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即现在少缴税、未来多缴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
例如:A企业为一般纳税人,2018年6月购入一台价值500万元(不含税价500万元,进项税额80万元)的设备,会计上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假设残值为0。假如企业在汇算2018年企业所得税时一次性扣除。假设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会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1.购进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某设备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0
贷:银行存款 580
2.到2018年末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等 50(500÷60*6)
贷:累计折旧 50
3.2018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
2018年应纳税所得额调减450万元(500-50)的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 112.5(450×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12.5
4.2019年的处理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25
贷:所得税费用 25
(1)一次性摊销的资产如何进行核算扩展阅读:
50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的处理要点
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4号),通知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企业新购进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设备、器具可以一次性税前扣除。
文件的主要内容:企业如何准确执行此文件,笔者认为应把握好财税〔2018〕54号以下几个关键点:
1.范围:允许一次性税前扣除固定资产的范围,是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设备、器具等固定资产,即动产(包括交通工具)。
2.购买时间: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购买、制造的。包括购进的二手固定资产。
3.单位价值:单价不超过500万元。如果允许抵扣进项税额,则为不含税价;如果没有抵扣进项税额,则为含税价。
4.残值处理:如果企业选择享受一次性扣除政策,一次性税前扣除包括残值。
② 固定资产购进摊销的会计分录,要完整版
1、购进时,若能抵抄扣进项税
借:固定资产(价税合计减进项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若不能扣税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在每月计提折旧时,计提基础=(原值-预计净残值)/使用所限/12个月
借:制造费用(销售费用或管理费用等,按使用部门划分)
贷:累计折旧
在登记帐户前,通过记帐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帐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
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帐符号,有关帐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与几个帐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帐户的贷方与几个帐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实现的,它是保证会计记录正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会计核算中,不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都需要在登记账户以前,按照记账规则,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确定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以便正确地进行账户记录和事后检查。会计分录有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③ 一公司做帐是将固定资产在购入时一次性摊销的,它的分录是:
你这是在哪里看到的分录啊。
⒉
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这是固定资产清理的折旧版分录。只有在做权固定资产清理的时候才做。这个分录做的也不对。
一公司做帐是将固定资产在购入时一次性摊销的,——这是错误的。固定资产不可以一次性计提折旧。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第二章 确认
第三条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第四条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
不惧恶意采纳刷分
坚持追求真理真知
④ 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固定资产如何进行会计核算(案例
2014年9月,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发生以下几项相关经济业务事项:
1、为研发新产品,该公司购进不需安装的数控机床一台,价款800000元,税金136000元,价税合计936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2、接税务部门通知,对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以及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经统计,2014年1月1日以后至8月底,该公司购进用于研发新产品的设备有4台,固定资产原值3500000元,已提折旧128000元;固定资产原值低于5000元机器设备,合计固定资产原值7000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5000000元,管理部门2000000元;累计折旧3200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2300000元,管理部门900000元。
第一项经济业务是正常固定资产购进业务:
借:固定资产--数控机床8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00
贷:银行存款936000
第二项经济业务要分别按经济业务的类别分别进行处理:
(1)对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应单独处理,假定该公司新产品开发尚在研究阶段,应作如下分录: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800000
贷:累计折旧800000
(2)对2014年1月1日后至8月底前,新购进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固定资产净值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作以下会计分录:。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3372000(3500000-128000)
贷:累计折旧3372000
(3)对公司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的会计处理。从具体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看,基本生产车间的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净值应比照计提折旧作为“制造费用”核算,但是一次性计入“制造费用”如果金额较小,对企业的成本核算影响不大,如果金额较大,势必影响当期产品成本核算。笔者以为,作为政府的政策调整对企业长期经营没有可比性,一次性作为“管理费用-折旧费用”处理更为妥当。因此,此项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用3800000
贷:累计折旧3800000
如果该公司将2014年9月购进用于新产品研发的数控机床一台于两年后出售,价税合计351000元,货款已收讫。此项会计分录如下:
(1)借:银行存款351000
累计折旧8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
固定资产——数控机床800000
(2)借:固定资产清理3000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300000
说明:对存在固定资产清理余额的会计处理,一般情况下对应科目是“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由于研发费用享受税前扣除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本着专项支出专项管理的原则,笔者以为冲减“研发支出”更能体现会计信息质量及税收管理要求。
对其他已在税前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的固定资产转让按照相关的会计规定处理即可
⑤ 固定资产购进后本月一次性摊销怎样做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 贷:现金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⑥ 怎样核算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固定资产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
第一条规定,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第二条规定,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第三条规定,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符合上面规定条件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的固定资产,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在实务中,一般存在两种会计处理方式,现以案例的形式进行分析,哪种方式比较合理。
案例
A公司于2016年3月购置一台专门用于研发的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价款为50万元,进项税额为8.5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该研发设备预计净残值率为3%。
1.第一种方式会计处理(单位,万元,以下相同):
借:管理费用——研发支出 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贷:银行存款58.5
研发设备在备查登记簿中单独记载保管。
2.第二种方式会计处理如下:
(1)购置研发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研发设备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贷:银行存款58.5
(2)研发设备预计净残值为:50×3%=1.5(万元),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金额为:50-1.5=48.5(万元)。
①一次性计提折旧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48.5
贷:累计折旧48.5
②同时把一次性折旧费计入成本费用时
借:管理费用48.5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48.5
⑦ 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应该怎么处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对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的规定有三条:
1.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2.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3.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7)一次性摊销的资产如何进行核算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参考资料
固定资产
⑧ 一次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要怎么做分录呢
有两种方式可以做。这要根据你们公司的情况来定。
一、
1.修理费用很大,并且该资版产换了很重要权零部件,不做成费用。而做进资产里。
借:在建工程—xx机器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2.修理完成,转入固定资产里
借:固定资产—xx机器30000
贷:在建工程—xx机器30000
二、
该项支出走机器大修理,费用里。
1.发生费用时。
借:待摊费用—机器大修理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2.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a/b机器30000
贷:待摊费用—机器大修理30000
回答完毕。如果是做账的话,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
如果是作业题就让你做摊销。
请选择(二)
⑨ 资产类的摊销会计上怎么做呢
低值易耗品摊销有一次摊销法、五五摊销法。你公司制度定的的跟折旧一样,与会回计制度不符。建议答按照一次摊销法、五五摊销法选择。
如你坚持这样,应分项目明细核算或设置台账(卡片账本),应为你说的22/4+3/5,就像折旧那样,实质就是低值易耗品当固定资产管理。
长期待摊应有明细核算。分项目在规定年限内摊销。
⑩ 固定资产一次摊销
固定资产不是摊销,而是计提折旧。至于摊销,无形资产有个累计摊销;低值易耗品版有个低值易耗品摊销。权
而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应计入哪个会计科目,就要看是哪个部门使用的了。若是办公用的,应计入管理费用,若是销售部门使用的,计入销售费用,若是车间生产使用,就计入制造费用。
至于应计入的金额就涉及到折旧年限以及折旧方法。
若是以你提供的例子来编会计分录,就应为:
借:管理/销售/制造费用 999
贷:累计折旧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