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
第六十七条 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按10年摊销,摊销时:
借:相关科目--无形资产摊销费
贷:无形资产
(1)商标权在生产经营期间摊销扣除扩展阅读:
无形资产摊销是对无形资产原价在其有效期限内摊销的方法。无形资产摊销一般采用直线法,摊销时直接计入“无形资产”科目的借方,无需另设摊销科目。无形资产原价减去无形资产的余额即为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数 额。为了提供企业无形资产计提摊销额的有关数据,企业更换旧帐时,要注明每项无形资产的原价。
按照使用年限,将无形资产分为期限型无形资产和无期限型无形资产两大类。所谓期限型无形资产,即随该项无形资产的使用,其使用寿命会越来越短,最终在一定的使用年限之后,它将不再属于该企业的一项资产。
这个使用期限正如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所谓无期限型的无形资产,主要是指那些没有法律规定、合同规定、或公认的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而这里的无期限是一个相对概念,而非绝对的。
它是指企业在良好的运行期间的无期限,如果企业面临倒闭,该项相对意义上的无期限型无形资产也随之消失了。如企业的商誉。对于期限型无形资产,随着使用,它会像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一样,价值越来越低,因此也能称为价值递耗类无形资产;而对于无期限型无形资产,随着使用,它会发挥越来越大的效用,而不是价值递耗,因此该类无形资产也能称为价值递增类无形资产。
之所以这样分类是因为时间期限是一个客观的标准,只要有时间限制,它就是期限型无形资产,否则,为无期限型,一目了然。相比先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将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与不可辨认两大类的分类标准而言更客观。
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经营交易或各项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指任何公司、机构和个人拥有的任何具有商业或交换价值的东西。
资产的分类很多,如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等。
B. 商标权需要摊销吗
我国商标法规定的商标专用权的有效期为十年。《商标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专注册商属标有效期限届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期满前六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在此期间未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给予六个月的宽展期。宽展期满仍未提出申请的,注销其注册商标。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十年。续展注册经核准后,予以公告。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与折旧一样,可以选择直线法和加速法来摊销无形资产。从金额上看,一般情况下,摊销的费用相对于折旧费用要小很多,也就是说,大多数公司固定资产要远远大于无形资产,因此摊销和折旧一般会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区分。商标权是需要摊销的,摊销的成本低,还可以还是一种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方法。
C. 如何确定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和摊销年限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或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版基础往往不权一致,造成无形资产使用期间每年的摊销额在会计与税法上有差异,如何确定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和摊销年限,企业应遵循税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六条规定,无形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一)外购的无形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以开发过程中该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三)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第六十七条规定,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时,准予扣除。
D. 无形资产如何确定摊销年限
大概就是这样分录,按你实际情况各个专利权设明细及各年限摊销。按新会计科回目,“经营税金及答附加”就改为“营业税金及附加”就改为“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就改为“应交税费”。
另外以下三个方面:
持有待售的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理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因此,你公司发生上述无形资产可根据合同规定的时间计算摊销。
地方教育附加,现行总局规定是3%征收税率,但是各地不同按你所在地税管辖区实际规定征收税率计算。
你评论的问题直线摊销,也就是按年限平均摊销计算公式:
每年摊销额=(无形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每月摊销额=每年摊销额÷12
E. 有一项商标权,本月摊销1000元 写会计分录
有一项商标权,本月摊销1000元 写会计分录:
商标权属于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摊销应计入管理费用账户,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1000 贷:累计摊销1000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的确认方法: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其生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
因为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在会计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管理费用账户:
1、账户性质:费用类账户
2、账户用途: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3、账户结构:借方记增加,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记减少,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的”的数额;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4、明细账户: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可采用多栏式账页。
F. 要求:(1)计算购入商标权的成本并编制会计分录; (2)计算并编制该商标权月末摊销的会计分录; (3)计
(1)商标来权成本=120万+6万=126万
借:无形资产源-商标权 126万
贷:银行存款 126万
(2)月摊销额=126万/10年/12=1.05万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1.05万
贷:累计摊销 1.05万
(3)126万-37.8(2005.1.1-2007.12.31期间累计摊销1.05万*3年*12)-估计可收回金额80万=8.2万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8.2万
贷: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8.2万
2008年无形资产摊销=账面价值80万/7年=11.43万
2009年同2008一样
借:银行存款 50万
累计摊销60.66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8.2万
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9.64万
贷:无形资产 126万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5万
G. 无形资产里的土地使用权与商标使用权折旧怎么摊销
1、无形资产的土地使用权的摊销过程:
(1)土地使用权在建造房屋及建筑物前,计入“回无形资产——答—土地使用权”,应按照无形资产规定按期摊销;
(2)在建造房屋及建筑物时,将“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在房屋及建筑物完工后,土地使用权成本随房屋及建筑物工程成本,一同转入“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不可单独作为“固定资产——土地”或者无形资产核算,应按照固定资产的有关规定,随同“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按期计算折旧扣除。
2、无形资产的商标使用权的摊销:
如果是自己创造的商标,花费不大,是否将其资本化并不重要。为了简化就不作为无形资产,直接将花费的费用记入当期损益。如果商标权是买来的,一次性花费的支出比较大,就要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如果是企业自己创造的商标,通过了大量的广告宣传,广告宣传费一般不作为商标权的成本,而是在告诉时直接记入当期损益。
参考资料:中级会计实务复习,无形资产的摊销
H. 计算购入商标权的成本并编制会计分录,计算并编制该商标权月末摊销的会计分录
(1)商标权成本抄=120万+6万=126万
借:无形资产-商标权 126万
贷:银行存款 126万
(2)月摊销额=126万/10年/12=1.05万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1.05万
贷:累计摊销 1.05万
(3)126万-37.8(2005.1.1-2007.12.31期间累计摊销1.05万*3年*12)-估计可收回金额80万=8.2万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8.2万
贷: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8.2万
2008年无形资产摊销=账面价值80万/7年=11.43万
2009年同2008一样
借:银行存款 50万
累计摊销60.66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8.2万
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9.64万
贷:无形资产 126万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