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无形资产的计量价值

无形资产的计量价值

发布时间:2021-02-25 04:49:20

无形资产的价值计量和计量有什么区别

是同一回事啊。
无形资产计量是指确定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无形资产准则分别无形资产取得方式的不同,对如何确定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作了规定。

Ⅱ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无形资产的确认

我国的会计准则规定,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无形项目,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1)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

(2)与该资产相关的预计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这一确认条件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因为无形资产所能够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般只有在企业为获得某项无形资产而发生实际支出的条件下,才能够将这些相关的支出列作无形资产的成本并确认为无形资产。

2、无形资产的计量

由于取得无形资产的方式不同,所以计量方法也有所不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购入的无形资产,应当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以出让方式单独获得土地使用权的成本,应根据土地出让合同规定的出让金和为获得十地使用权所直接相关的其他支出作为其成本。

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昨为实际成本,但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如果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确定;如果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该无形资产存在活跃的市场。

(2)无形资产的计量价值扩展阅读

无形资产征收范围包括: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商标权、转让专利权、转让非专利技术、转让著作权、转让商誉。

(一)转让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

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土地租赁,不按本税目征税。

(二)转让商标权,是指转让商标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三)转让专利权,是指转让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四)转让非专利技术,是指转让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提供无所有权技术的行为,不按本税目征税。

(五)转让著作权,是指转让著作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著作,包括文字著作、图形著作(如画册、影集)、音像著作(如电影母片、录像带母带)。

Ⅲ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怎么计算

无形来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源始计量。企业取得无形资产的主要方式有外购、自行研究开发等。

(1)外购无形资产。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2)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所发生的支出应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研发支出。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转入无形资产。如果无法可靠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Ⅳ 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是怎样加以确定的

根据获取无形资产的渠道不同,其入账价值应该分别确定:

(1)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但是,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该项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3)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或以应收债权换入无形资产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受让的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

①收到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②支付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4)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无形资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换入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

①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实际成本;

②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作为实际成本。

(4)无形资产的计量价值扩展阅读:

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

(1)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按照被合并企业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确认为取得时的初始成本;

(2)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合并方在合并日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当按照被合并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合并基础;

(3)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取得的无形资产应以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三条规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

(一)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二)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其生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因为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在会计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Ⅳ 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怎么确定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研发支出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要同时满足五个条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1)、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科目(资本化支出),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2)、不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科目(费用化支出),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3)、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研发支出”科目(资本化支出)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研发支出”科目(资本化支出)。
4)、期末,企业应将“研发支出”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研发支出”科目(费用化支出)。

Ⅵ 无形资产如何计量

无形资产计量除应遵循公平性、客观性、合理性、独立性、系统性、替代性等资产计量工作的一般原则外,由于其特殊性,在无形资产计量工作中还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计量工作中的科学性原则是指计量工作一方面反映资产活动的规律,另一方面也要反映有关无形资产本身的规律,力求符合客观现实。技术型无形资产的计量要符合有关科技的学科发展规律,非技术型无形资产的计量要符合有关权利(或关系)类别本身的社会发展规律。 (二)先进适用性原则 被计量的无形资产(主要指技术型无形资产)应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计量时应通过计量对象的技术经济指标来考虑其先进性,结合具体条件(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经济条件)考虑它的适用性。 (三)经济效益可靠的原则 无形资产价值的基础是在继续使用情况下长期产生的经济效益。因此,对被计量的无形资产必须以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的方式判断其经济效果,尤其要考虑其经济效果的真实性。 (四)安全保密性原则 所谓安全保密性是指无形资产由于它没有物质实体,其形态是无形的,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为多个主体同时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由于无形资产涉及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等,极易扩散,而一经扩散,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在遵循科学性、先进适用性原则前提下,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保密与环保方面法律观念,要承担相应的法律、经济赔偿责任,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要把遵守安全保密原则放在首位。

Ⅶ 无形资产计量的估价标准

无形资产计量的估价标准:
无形资产计量的不同目的,决定着适用不同的计量标准。以无形资产摊销为目的的计量,适用于重置成本标准。因为无形资产摊销是实现无形资产补偿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补偿的尺度是规模不变的使用价值的再生产与价值保全的统一。因而,可以重置成本为依据进行补偿。无形资产因分属自创、外购两种不同渠道,其重置成本构成也不同,自创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包括自创中的各种物质耗费和人工费,是无形资产的制造成本。外购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包括买价和购置费用,包含了无形资产的创建利润及流通费用。正确认识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构成,对于实际计量是很有意义的。以无形资产投资、转让为目的的计量适用收益现值标准。由于无形资产具有垄断性、极端重要性和特殊性,能够使同量的物质资料发挥极不相同的作用,因而无形资产不是作为一般商品和生产资料来转让,而是作为获利的能力转让。它的价格主要不是按其物化的价值,而是按其带来的价值来买卖,即根据它带来的额外收益来买卖。无形资产根据收益现值转让是对未来超额收益的分配,并不影响劳动创造价值的前提。 基于以上分析,对无形资产的计量要参考以下三种方法:
(一)重置成本法。
重置成本法是指在计量资产时,按被计量资产的现时完全重置成本碱去应扣损耗或贬值,来确定被计量资产价格的一种方法。
1.重置成本法的基本计算公式
资产计量值=重置成本一实体性贬值一功能性贬值一经济性贬值
(1)重置成本,指重新建造或购买相同或相似的全新资产的成本或价格。
(2)实体性贬值,指资产在使用或闲置中囡磨损、变形、老化等造成实体性陈旧而引起的贬值。
(3)功能性贬值,指由于技术进步出现性能优越的新资产,使原有资产部分或全部失去使用价值而造成的贬值。
(4)经济性贬值,指由于外界因素引起的,与新置资产相比较获利能力下降而造成的损失。市场需求的减少、原材料供应的变化、成本的上升、通货膨胀、利率上升、政策变化等因素都可能使原有资产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而贬值。
2.重置成本法计量的程序
为简要说明重置成本法计量资产程序,图示如下:
3.重王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重置成本尖比较充分地考虑了资产的重置全价和应计损耗。适用于一切资产重置、补偿为目的资产业务,是清产核资中量基本的计量方法,同时也用于承包、租赁、股份经营、兼并、经营评价、中外合资合作、抵押贷款、经济担保等经济括动的资产计量。即使在企业整体转让应用收益现值法评估时,也应通过重置成本的计量,为购买者建立有关资产的帐薄和报表提供分项资产的价格资料。特别是由于我国资产市场尚待建立和完善,以及对资产未来收益额预测条件的限制等因素的制约,在应用现行市价法和收益现值法的客观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应广泛应用重置成本法进行资产计量。
(二)收益现值法
1.收益现值法的内涵
收益现值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计量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设计量资产价格的一种资产计量方法。该法是根据某项无形资产投入使用后预期收益来确认资产的价值。这种预期收益或是利润的增加,或是销售额的扩大,也可能是成本的降低。这种方法完全区别于以投入价值为基础的历史成本法,而注重无形资产使用后的产出效益。如果是引进专刺权或使用专有技术后利润的增加额,可直接用有效期内各年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确认无形资产的价值;如果是使用专用销售策略和商标权而引起的销售额增加,可用因使用该无形资产后因增加销售而带来的间接预期利润现值计算;如果是使用某专有技术后而降低的成本,则可根据因降低成本而带来的间接收益现值计算。

阅读全文

与无形资产的计量价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