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企业生产车间领用工作服50套(低值易耗品),实际为12000元采用五五摊销法进行分摊领用报废分录
领用时,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12000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内) 12000
借:制造费用 6000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容) 6000
报废时,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6000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 6000
借:低值易耗品(摊销) 12000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 12000
㈡ 关于五五摊销的分录问题
发出时:
借:待抄摊费用 50,000
贷:低值易耗袭品(或原材料) 50,000
分摊差异:
借:待难费用 1,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1,000
先摊销50%
借:工程施工 25,500
贷:待摊费用 25,500
报废时再摊50%
借:工程施工 25,200
借:低值易耗品(或原材料)300
贷:待摊费用 25,500
㈢ 购买专用工具30000元,五五摊销,工人领用24000元,车间管理人员6000元。怎么做分录
领用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30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版 30000
借:制造费权用 15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15000
报废时:
借:制造费用 15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15000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30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30000
㈣ 五五摊销法怎么写会计分录
1、购进
借:周转材料—在库 19600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
贷:银行存款—上海临时采购账户专 23000
2、领用成本计算=500*40*98%/498=39.36元
借:周转材属料-在用 3936
贷:周转材料-在库 3936
借:基本生产成本 1968
贷:周转材料-摊销 1968
3、报废木箱时
借:基本生产成本 1968
贷:周转材料-摊销 1968‘
周转材料期末余额=在用+在库-摊销
你的处理有问题的,如果是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不需要进项税转出,只需要将单价重新调整就好了。
采购成本总额不变,单价增加,进项税不变。
㈤ 采用五五摊销编制会计分录
假设购入时已经按正确做法做分录入账:
借:低值易耗品-在库
贷:银版行存款
那么现在领用权时,分录为:
一、将该批低值易耗品从在库转到在用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10000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10000
二、并于领用所在月末做第一次摊销:
借:制造费用5000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5000
这个领用并先摊销一半的两笔分录也可合并成一笔处理:
报废的分录,需要将残值计入原材料,再将未摊销的金额摊完并消账:
借:制造费用 1300(未摊完的1500元减去200元回收的价值后的部分摊完)
借:原材料 200(回收的价值)
借:低值易耗品-摊销 1500(消掉报废低值易耗品已经摊销的账)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 3000(消掉在用的原值)
㈥ 五五摊销法分录
领用时:
借:制造费用 (10*100*50%) 500
贷:低值易耗品 500
节约差为负数/超支差为正数
借:制造费用(10*100*50%*2%) ±回10
贷低答值易耗品 ±10
报废时:
借:制造费用 (4*100*50%) 200
贷:低值易耗品 200
借:制造费用(4*100*50%*2%) ±4
贷低值易耗品 ±4
借:原材料(4*5) 20
贷:制造费用 20
㈦ 车间领用工作服60套。会计分录
分录如下:
1、工作服购入时,进入到原材料库(入库):
借:原材料-辅助材料 a
贷:银行存款回 a
2、工作服领答用时,从材料库进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劳动保护费 a
贷:原材料-辅助材料 a
3、背后原理分析:这样的问题,背后的财务逻辑就是,要考虑这种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在采购与领用的时候,分开进行财务处理。很多时候,容易误解,直接作为办公采购,计入到管理费用,这样可能就会虚减了企业的制造费用,导致最终主营业务成本核算时的不准确。
㈧ 用五五摊销法如何计算会计分录
五五抄摊销法会计分录
领用时: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借: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报废时,将报废的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的50%,扣除残料价值后的差额计入管理费用。
借:材料物资(残料价值)
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已提摊销额)
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报废的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的50%减去残料价值后的差额)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报废的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
㈨ 车间领用工作服60套。会计分录怎么做
分录如下:
1、工作服购入时,进入到原材料库(入库):
借:原材料-辅助材料 a
贷:银内行存款 a
2、工作服领用容时,从材料库进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劳动保护费 a
贷:原材料-辅助材料 a
3、背后原理分析:这样的问题,背后的财务逻辑就是,要考虑这种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在采购与领用的时候,分开进行财务处理。很多时候,容易误解,直接作为办公采购,计入到管理费用,这样可能就会虚减了企业的制造费用,导致最终主营业务成本核算时的不准确。
1、工作服购买直接用于车间,借:制造费用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2、工作服购入后,再领用借:周转材料-在库-工作服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领用借:制造费用贷:周转材料-在库-工作服领用人签字后,根据年限,考核适用工作服。
㈩ 低值易耗品五五摊销会计分录怎么做
一、领用时
1、在库转在用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口(在用)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口(在库)
2、摊销50%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价值的5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口(摊销)价值的50%
二、报废时
1、摊销50%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价值的5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口(摊销)价值的50%
2、残料冲减成本费用
借:原材料(或银行存款)
贷: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3、转销报废低值易耗品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低值易耗品是指单项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下或使用期限不满一年,能多次使用而基本保持其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低值易耗品与固定资产都是企业中的劳动资料,所不同的是固定资产是主要劳动资料。
低值易耗品是指劳动资料中单位价值在10元以上、2000元以下,或者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内,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劳动资料。它跟固定资产有相似的地方,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多次使用不改变其实物形态,在使用时也需维修,报废时可能也有残值。由于它价值低,使用期限短,所以采用简便的方法,将其价值摊入产品成本。
2006年新的会计制度中,将包装物与低值易耗品,合并为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科目编号为:1412
2014年的会计制度中,将低值易耗品与包装物,归为周转材料的会计科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