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俱乐部对球员的身价是如何评估的
不仅看表现,也要看年龄,年龄大的潜力小身价也低了,还要看现有的合同年限,如果内现有合同时间短就更容好挖墙角,身价也低些,还要看球员的伤病情况,如果经常受伤身价也低,还要看球员的稳定度,如果仅仅一个赛季或一场比赛表现好那么他身价也不会高,还有就是球员经纪人的谈判能力了,因为他会从转会费中提成,所以经纪人有能力的转会费就高
❷ 足球运动员转会费如何计算
足球运动员抄的转会费袭,在会计处理上可以认定为一项资产。但是,临时性转会费和永久性转会费的会计处理却不大相同。
案例解析
假设球员A由EFG俱乐部转会到ABC俱乐部,花费了转会费2400万元。A与ABC俱乐部签订合同,签字费40万元,合同期限为4年。
ABC俱乐部球员转会费相关会计处理(单位,万元):
借:无形资产——球员技术——A(转会费、签字费等)2440
贷:银行存款2440
采取直线法摊销当期发生额。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610 (2440÷4)
贷:累计摊销610
假设EFG俱乐部核算球员A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金,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2400
贷:无形资产等1000
营业外收入1400。
❸ 一个足球俱乐部把一个球员租出去是什么意思也算把他卖出去吗
不是卖,有的是为了培养年轻球员,租出去锻炼,有的是因为目前球队没有回位置留给球员,但答此球员又在球队的未来计划当中,租出去积累比赛经验,有的是因为这名球员不在球队的计划当中,挂牌出售,但没有合适买家,所以先租借出去,由对方球队支付工资,或者是买方球队财力有限采用先租借后买断的方式。
❹ 足球俱乐部球员的转会费归谁
名义上是全归俱乐部的。
但实际上成功转会后一般都要给一部分佣金的,但全不一样回。
有些转会是买答家俱乐部主动性买,也就是常说的挖人、挖墙脚,大多都是先做球员本人的工作,这时肯定要给经纪人佣金的,不过是买方俱乐部支付的佣金。比如皇马买卡卡,除了转会费,还要给卡卡的经纪人(就是卡卡的老豆)一部分佣金,据说是800W欧元。
有些则是有的俱乐部想卖人,就要联系球员的经纪人,按某种方式去卖,一般都会高于正常价值,或是这个球员不怎么好卖,这时也要支付佣金。
就像国米买夸雷斯马,要支付给夸雷斯马的经纪人,因为穆里尼奥和夸雷斯马同属于一个经纪人门德斯,莫拉蒂不想买,但穆里尼奥坚持要买,买办法。传言国米吃了明亏,门德斯两边收钱,一般拿国米的佣金,一边拿波尔图的佣金。
还有的,转会费确实是补贴给了球员本人。当球员到新队必须降薪,球员不愿降薪的时候,原俱乐部为了保证转会的顺利进行,就私下和球员达成协议,从转会费支取一部分补贴给球员,这样皆大欢喜。
❺ 国外职业足球俱乐部是如何运作和盈利的
我就拿皇马来举个例子吧
尽管未能夺得2012/13赛季西甲 联赛冠军,但银河战舰还是成为当赛季结束后唯一一支收入超过5亿欧元的俱乐部。这个赛季,皇马的收入高达5.189亿欧元,单就欧冠 一项赛事,就有5700万欧元进账;而大牌球星和俱乐部本身品牌带来的商业赞助,更是让俱乐部赚的盆满钵满。
另一方面,皇马每每引进新晋球星后,相对较“老”的球星就会被摆上货架。当年卡卡、C罗相继加盟,小飞侠罗本和斯内德不得不各奔前程;上赛季贝尔驾到,厄齐尔只能远赴英伦;如今克罗斯和J罗的到来,也让迪马利亚、伊斯科、赫迪拉等正值当打之年的球星考虑离开。近十个赛季,皇马的卖人收入高达4.57亿欧元,这就为球队持续买人提供支撑。
当然,皇马在马德里甚至是西班牙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也让诸多银行愿意为其提供优惠贷款,购买几个球星只是小事一桩。2003/04赛季,当“万人迷”贝克汉姆从曼彻斯特空降马德里时,批评弗洛伦蒂诺“胡乱花钱”的声音不绝于耳。而四年之后,当3.15亿英镑的巨额收入写入皇马账本的时候,那些批评家却不得不为“老佛爷”的这次引援竖起大拇指。
如同“贝式品牌”带给皇马的效益一样,菲戈、齐达内、欧文、卡卡、C罗、贝尔等天皇巨星们为银河战舰带来的不只是精湛的球技,更有白花花的银子。因为他们的存在,皇马的商业赛出场费连年暴涨,赞助合同更是批量增加,巨星效应已成为俱乐部盈利的重要因素。
2003年,为了引进贝克汉姆,皇马主席弗洛伦蒂诺成功说服了时任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设立了一条减少外籍员工税收的条款,规定符合条件的外籍球员在西甲踢球的前5年,只需要交纳24%的个人所得税。这正是著名的“贝克汉姆法案”。2010年以前转会皇马的卡卡、C罗、罗本、斯内德等都是该法案的受益者,而如果这些球星转会到意甲、英超,甚至是法甲,购买他们俱乐部每年将因高税率而多付出上千万欧元。
不过,为了保护本国球员的利益,西班牙政府规定从2010年1月1日开始,所有在西班牙签订新合同的外国人都必须缴纳和西班牙人一样的43%的个人所得税。尽管这一税率几乎是之前的一倍,但与意大利、英国等超过50%的税率相比,西甲球队仍然是幸运的。
❻ 足球俱乐部的球员如果受伤赛季报销俱乐部还会不会发工资
签合同了就没事
受伤了如果合同还在,那一定有工资可以拿,而且治病疗伤内的钱还是俱乐部出(一般俱容乐部都会给球员上保险,之前皇马给C罗的腿就上了价值一亿欧元的保险),不过因为不能上场参加比赛,出场费、赢球奖金等一些奖励性的钱就没有了(不影响赛季结束时的奖金)。
国家队比赛中球员受伤,该国足协一般会赔偿俱乐部,国家队和球员所在俱乐部一般都签有相关协议。球员不会因为国家队比赛的受伤而影响其俱乐部的工资。即便重伤的球员也有工资,只不过没有奖金。奖金也是球员职业收入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对于不是很出名的球员,这些球员工资往往比较低,表现出色时会得到不菲的奖金
❼ 足球俱乐部在买卖球员时,都是如何做账的
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和俱乐部谈好转会费,还有和球员本人谈好薪资。
❽ 关于足球俱乐部之间的交易的问题~求达人~
因为B俱乐部也不傻,他会和这个球员续约,所以合约短的身价相对低于版合约长的身价权。当然也不排除目前有俱乐部采用以下方式,向还有一年就合约到期的球员私下协商好,球员和原俱乐部闹别扭,然后等合约到期之后再0身价加盟新东家----这种方式买人的俱乐部可不花转会费,球员呢可以索取高薪,但是对培养球员的俱乐部非常不公平,是FIFA禁止的不道德转会交易。
❾ 欧洲足球运动员的转会费是如何分配和计算的
运动员转会是伴随体育职业化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转会是指运动员从一个职业俱乐部流向另外一个俱乐部的行为和结果,通过转会,运动员改变其所属俱乐部与足球联合会的注册。从行为性质上来看,运动员的转会是一种对体育隆冬里的经营活动,即对各类职业体育人才根据生产消费的需求进行交换、流动的一种活动。这是职业体育俱乐部与其他企业相比所具有的特殊经营手段。1876年,苏格兰足球运动员詹姆斯·兰转会到英格兰俱乐部,是历史上记载最早的转会。此后,运动远转会特别是欧洲职业足球运动员转会逐渐成为普遍现象,大大推动了职业足球联赛中的人才流动和技术流动。
长久以来,转会费是转会体制的核心内容,是运动员转会制度中最引人瞩目、争议最大的部分。转会费是在转会过程中接受运动员的俱乐部向运动员原属俱乐部支付一定量的费用。运动员的转会费和报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转会费体现的是运动员的价值,而报酬体现的是运动员提供劳务的价值,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在欧洲足球领域,足球运动员转会一直以来都要收取转会费,作为对运动员原属俱乐部的补偿。但是在博斯曼案件之后,转会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重大的转变是转会费的取消,这样以来,大量的金钱转变为运动员个人的报酬,球队与俱乐部的发展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经济支撑。博斯曼案件后的欧洲足球运动发展不尽人意。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转会费制度的变化是其中之一。在博斯曼案件前,转会费用来支持球队的发展,但是现在看来转会费的钱大部分流入了球员的口袋。
博斯曼法则的内容:
俱乐部和球员最长的合同为期5年
二十八岁以下球员(不包括二十八岁)自从签定合同的当日内合同三年受到保护,之后两年可随时接受其它俱乐部的出价,而这时他一旦答应加盟新球队,那么新球队将支付一个相当于他剩余合同上的工资作为赔偿
二十八岁(包括)以上球员的相应的保护期为两年
而所有合同的最后半年属于合同结束阶段,任何俱乐部只要能够给出该球员满意的合同,那该球员将可以在合同最后半年结束之后自由转会去新的俱乐部而新俱乐部不用支付任何费用给原俱乐部
这是合同上的一点说明
还有关于欧洲十六岁以下青训合同
合同只能一年一签,并且可以自由转会去其它俱乐部,而新俱乐部则要支付给原俱乐部一笔赔偿金,以鼓励青训培养
博斯曼法案只限制于欧盟球员,非欧盟不受限制。
之所以把博斯曼法案称为世界足球史上颠覆性的事件,并不是因为他维护了多少球员的利益,而在于他让多少欧洲小俱乐部就此灭亡!由于自身培养出来的球员逐个被欧洲豪门的高薪“勾走”,十年前在欧洲赛场风光无比的阿贾克斯、基辅迪纳摩和欧塞尔这些传统列强已经没落,而更多的不知名的球会,则只能以破产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2002年一年,欧洲有近300多家小俱乐部破产,而申请破产的小俱乐部更是数不胜数,这个数字在最近的三年不断地增长,其中更是有了佛罗伦萨、拉齐奥和那不勒斯这些伟大的名字。博斯曼法案摧毁了无数阿贾克斯模式的足球俱乐部。在年轻人的合同结束时,他们得不到一分钱,作为原本俱乐部重要的资金来源,这样的俱乐部很快就断了财源!好球员出走必然影响球队成绩,这又让他们在电视转播和赞助合同上的收入锐减,更别提从欧冠这样的赛事中分得红利了!恶性循环圈正在高速运转着,财政的拮据加上球员工资的日益上扬让那些小俱乐部度日如年,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博斯曼法案!
博斯曼法案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俱乐部之间的贫富差距,豪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说服那些合同即将到期的球员加盟,他们可以把本该支付的转会费转嫁到球员的工资中去,这样的好事,球员当然愿意接受!
博斯曼法案除了让转会市场产生革命性改变之外,在外援的使用方面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当年欧盟规定所有联赛都实行“3+2政策”,也就是一支球队可以拥有5名非欧盟球员,一场比赛首发阵容最多有3个外援!这一变革立即让欧洲外援泛滥。
俱乐部肆无忌惮地引进欧盟球员,而把宝贵的外援名额用在刀刃上。于是,许多豪门成为“国际纵队”。1999年12月26日英超比赛,切尔西首次使用全外援首发。外援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因为中小球队为了节省资金,也乐于引进廉价外援,而随着欧盟东扩的步伐,东欧球员的涌入也更加容易。1994年,德甲外援比例仅为21%,10年后一度接近60%,上赛季才有所回落。
博斯曼法案还引发假护照问题,因为只要得到欧盟护照,在欧盟踢球就不再视为外援。虽然球员改变国籍的现象早就存在,但接连曝出假护照丑闻,却是博斯曼法案以后的事。仅在2000-2001赛季,就有11名在意大利踢球的球员被发现持有假护照。里瓦尔多、贝隆等南美球员都被牵扯了进来。而直到今天,巴萨还在为梅西的合法身份煞费苦心。
博斯曼法案走到了尽头
时光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足球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向前发展!新世纪我们看到了阿布这样的足球寡头,看到了皇马这样的商业王国,看到了转会市场上的种种黑幕,新现象的出现意味着必须有新的制度来约束,博斯曼法案在过去的十年内为推动足球前进做出了贡献,但现在,它该寿终正寝了!
欧足联已经不止一次地讨论过博斯曼法案继续存在的必要性,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博斯曼法案让欧洲转会市场更加自由,让球员的收入更加丰厚,同时它也为更多的第三世界国家球员得到了证明自己的机会。然而进入21世纪,博斯曼法案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他让小俱乐部无以为继,让普通球员面临着随时失业的危机,更让转会市场浮现出过多的泡沫。这样一个未经仔细论证的法案被过于草率地引入足球界,从他实施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注定要被新法案替代的结局!
尽管经过10年的调整和适应,各支俱乐部已经找到了应对博斯曼法案负面影响的方法,他们和球员签订长期合同,设置天价的违约金,更推出了依据球员表现而定的“弹性工资”,但足球界所做的努力依然无法让转会市场回归有序。卡尔平要求非欧盟球员的平等待遇,阿什利·科尔呼吁球员有权接触其他俱乐部,他们都被称为“博斯曼第二”!与此同时,欧盟认为转会费规定与欧盟自由就业的法律相悖,因此要求彻底废除转会制度,尽管这一次足球战胜了政治,但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博斯曼法案的漏洞。
不给分,实在是对不起我的键盘(前面2段是键盘敲出来的)
参考资料: 博斯曼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