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问一下,无形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的期末账面价值如何计算
投资性房地产分为按照成本模式计价的和按照公允价值模式计价的,
按照公允价内值模式计价的投资性房容地产,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其变动记入当期损益:
借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或者反向处理.
以成本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无形资产的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账面价值与可回收金额孰低计量,当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要计提减值准备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性房地产减值损失
Ⅱ 是否可以总结一下各类资产的期末计量
资产期末计量总结:
存货期末按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固定资产期末按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
无形资产期末按历史成本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类等期末按摊余成本计量;
应收账款期末按账面余额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孰低计量。
Ⅲ 资产期末计量,什么科目用账面价值比,什么科目用账面余额比为什么不同总结一下
一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是用的账面价值比的。
一般应收账款是用的账面余额比的
参考下面的总结进行理解一下:
持有至到期投资按账面余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孰低进行期末计量,而固定资产是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进行期末计量。为什么前者用账面余额后者用账面价值?
分析:这与资产的减值是否可以转回有关。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账款等减值准备可以转回的资产来说,用账面余额。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减值准备不可以转回的资产来说,用账面价值。以固定资产为例,账面余额为50万元,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为30万元,此时可收回金额为40万元,如果用账面余额与可收回金额比较,此时应该按照40来计量,但是若按照40来计量,说明一部分减值转回了,根据规定,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以后期间不得转回,所以这样计算就错误了。应该用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比较,按两者孰低30进行期末计量,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不能转回之前计提的减值准备。
再以存货为例,假设存货的初始取得成本为100,第一年末可变现净值为80,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计提跌价准备后存货的账面价值为80。第二年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90。如果期末按照账面价值80与可变现净值90孰低计量,则第二年末存货应按80计量。
但实际上,第二年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回升,应转回跌价准备10,转回跌价准备10后存货的账面价值应为90,即第二年末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100与可变现净值90,按低的90计量才正确。
Ⅳ .在会计期末,公司所持有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应当计入( )科目。
一、在会计期末,公司所持有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应当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二、解释
1、《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十五条规定: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当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反映在其利润表中,而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应当作为相关资产的备抵项目,反映于资产负债表中,从而夯实企业资产价值,避免利润虚增,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考虑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资产发生减值后,一方面价值回升的可能性比较小,通常属于永久性减值;另一方面从会计信息谨慎性要求考虑,为了避免确认资产重估增值和操纵利润,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以前期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处置、出售、对外投资、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换出、在债务重组中抵偿债务等时,才可予以转出。
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设置了6701号“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企业的无形资产发生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应减计的金额)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