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无形资产递延所得税问题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题中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只进行减值测试。由此与税务处理之间产生的差异属于暂时性差异。
比如:企业年初购入某无形资产100万元,使用寿命不确定,会计上不进行摊销,年末经减值测试计提5万元的减值准备。在税务处理上,该无形资产摊销期限为10年,当年应摊销金额为10万元(100
/
10)。假设企业不存在其他暂时性差异,未来适用税率25%,则年末:
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
100
-
5
=
95万元
该无形资产计税基础
=
100
-
10
=
90万元
该无形资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95
-
90
=
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
=
5
*
25%
=
1.25万元
假设企业在之后的10年内没有再对该无形资产计提过减值准备,且企业仍旧不存在其他暂时性差异,未来适用税率25%,则第10年年末:
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
100
-
5
=
95万元
该无形资产计税基础
=
100
-
10
*
10
=
0万元
该无形资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95
-
0
=
9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
=
95
*
25%
=
23.75万元
再假设第11年,企业将该无形资产转让,则该年年末:
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
0万元
该无形资产计税基础
=
0万元
该无形资产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则第10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23.75万元“被转回”。
⑵ 无形资产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什么不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
由于无形资产确认时不影响利润和应交所得税,所以如果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则对应科目就不应当是所得税费用。又由于它不是合并业务,对应科目也不能是商誉;;又由于它不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所以对应科目也不能是资本公积;那么对应科目只对是无形资产本身,分录是: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由于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的,经济实质是企业在未来会计期间可以少缴的所得税额。
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企业应该进行摊销,而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企业在会计期末进行资产减值测试。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无形资产初始价值一无形资产累计摊销一无形资产减值损失。税法规定无形资产不存在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情况,资产减值损失不可抵扣。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的一般原则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关注以下问题: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内,企业无法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影响,使得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关的经济利益无法实现的,则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企业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其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则应以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⑶ 企业自己研发的无形资产如不能确认使用期限税务怎么处理
企业来自己研发的无形源资产如不能可靠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摊销期不得低于10年。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11〕148号)第三条有关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口径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精神,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所得税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不明确的,在没有明确规定之前,暂按企业财务、会计规定计算。国税函〔2011〕148号的规定,就税务处理而言,体现了税法对会计处理的暂时认同,因此就无形资产的摊销起始期间而言可以遵从会计的处理,但对摊销方法和摊销年限的处理仍应受税法的约束。
⑷ 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如何摊销
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需要摊销。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某项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4)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递延所得税处理扩展阅读:
核算
1、摊销范围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通常将其残值视为零。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要计提减值准备。
2、摊销时间企业应当按月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3、去向企业自用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
出租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⑸ 递延所得税 无形资产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题中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只进行减值测试。由此与税务处理之间产生的差异属于暂时性差异。
比如:企业年初购入某无形资产100万元,使用寿命不确定,会计上不进行摊销,年末经减值测试计提5万元的减值准备。在税务处理上,该无形资产摊销期限为10年,当年应摊销金额为10万元(100 / 10)。假设企业不存在其他暂时性差异,未来适用税率25%,则年末:
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 100 - 5 = 95万元
该无形资产计税基础 = 100 - 10 = 90万元
该无形资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95 - 90 = 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 = 5 * 25% = 1.25万元
假设企业在之后的10年内没有再对该无形资产计提过减值准备,且企业仍旧不存在其他暂时性差异,未来适用税率25%,则第10年年末:
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 100 - 5 = 95万元
该无形资产计税基础 = 100 - 10 * 10 = 0万元
该无形资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95 - 0 = 9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 = 95 * 25% = 23.75万元
再假设第11年,企业将该无形资产转让,则该年年末:
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 0万元
该无形资产计税基础 = 0万元
该无形资产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则第10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23.75万元“被转回”。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⑹ 什么情况下无形资产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产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什么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原因:因为它在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具体不确定的情况如下:
(一)除企业合并以外的交易,若其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不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
如承租方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认,会计准则规定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以及相关的初始直接费用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而税法规定以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运输费、途中保险费等的金额计价,对二者之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若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则违背了“历史成本”原则。
例如,某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会计准则其入账价值为100万元、
但按照税法规定,其计税基础为120万元,若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万元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会使该资产的入账价值减少20万元。
此时既不是该资产的公允价值,也不是其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不符合会计准则中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认标准,改变了该资产的初始计量,违背了历史成本原则。
(二)按税法规定可结转以后年度的亏损,若数额较大,且缺乏证据表明企业未来期间将会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结转以后年度的亏损,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但弥补期限最长5年,这就产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但是否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要视未来期间是否有足够的应税所得可用于抵销以前年度亏损。
只有未来期间税前利润抵销了以前年度亏损后,未来期间的所得税费用才会减少,才会有经济利益的流入。
而这正好符合资产的定义,即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但若企业未来期间无利润,继续亏损,无所得税可交;或者没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销以前年度亏损,则不能保证这项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资产。
(6)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递延所得税处理扩展阅读:
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
根据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的一项资产。
而对于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但某些特殊情况除外。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可抵减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
其实,不仅是可结转以后年度亏损问题,所有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时,都要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预计将获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因为只有当未来转回期间预计将获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大于待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才会使未来期间的所得税费用减少,才会在未来期间产生经济利益的流入,才符合资产的确认原则。
⑺ 无形资产为什么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由于无形资产确认时不影响利润和应交所得税,所以如果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则对应科目就不应当是所得税费用。又由于它不是合并业务,对应科目也不能是商誉;
又由于它不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所以对应科目也不能是资本公积;那么对应科目只对是无形资产本身,分录是: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由于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的,经济实质是企业在未来会计期间可以少缴的所得税额。
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企业应该进行摊销,而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企业在会计期末进行资产减值测试。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无形资产初始价值一无形资产累计摊销一无形资产减值损失。税法规定无形资产不存在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情况,资产减值损失不可抵扣。
社会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自然无形资产包括不具实体物质形态的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等
(1)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
(2)非专利技术:也称专有技术,是指不为外界所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采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护的,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各种技术和诀窍。
(3)商标权:是指专门在某类指定的商品或产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或图案的权利。
(4)著作权:制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
(5)特许权:又称经营特许权,专营权,指企业在某一地区经营或销售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或是一家企业接受另一家企业使用其商标,商号,技术秘密等的权利。
(6)土地使用权:指国家准许某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
⑻ 不确定寿命的无形资产在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时,恰好发生所得税税率变动,怎么处理
但当资产来账面价值大于自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这样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
所以,仅根据无形资产的减值和不超过10年的摊销,我们不能判定期末的差异属于哪种差异。因而不能一概而论说会影响递延所得税资产,而忽略了递延所得税负债。
⑼ 所得税法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如何在汇算清缴时纳税调减,依据是什么
你好,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会计核算一般是不摊销的,这种情况下,所得税汇算清缴是纳税调增的。
你是否是问纳税调增的依据。
⑽ 某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公允价值为700万,账面价值为600万。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
问题问的不全呀。按题目说,计税基础是700万,账面价值是600万,属于可抵扣差异。但是,税法上是不承认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所以,还需要给一个税法认可的使用寿命,才能知道,是不是要确认递延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