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体育无形资产的内容

体育无形资产的内容

发布时间:2022-05-28 03:39:58

① 体育无形资产的举例。

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1)各级各类体育竞赛表演活动的举办权和经营权,内含冠名权、冠杯内权、广容告发布权、广播电视转播权,竞赛表演活动的名称、会徽、吉祥物等标志的特许使用权和经营权等。
(2)各级各类体育组织、体育团队的名称、标志的专有权、特许使用权和经营权。
(3)体育专利的申请权和实施权。
(4)体育专有技术的发明权、使用权、转让权和其他体育科技成果权。
(5)体育组织、团队和个人的声誉。
(6)体育场馆、设备的租赁权土地使用权。
(7)体育彩票的发行权、专营权和销售权。
(8)职业体育名人的广告权、代理权。
(9)体育行政部门认定的体育类促销获利因素。
(10)法律、法规规定的或国际惯例承认的其他体育无形资产。

② 如何进行体育无形资产的实验与开放

您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首先应该缓步推进中国体育产权交易制度发展缓慢,我国现阶段体育产权交易方式仍以一对一的分散交易为主,导致当前体育产权交易存在产权交易无法满足体育产权多样化要求,产权交易成本高、效率低、交易双方供求信息沟通不畅。其次我们应该加强体育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督,打击体育产权交易市场不规范行为。
还要合理利用以下权利:
1、各级各类体育竞赛表演活动的举办权和经营权,内含冠名权、冠杯权、广告发布权、广播电视转播权,竞赛表演活动的名称、会徽、吉祥物等标志的特许使用权和经营权等。
2、各级各类体育组织、体育团队的名称、标志的专有权、特许使用权和经营权。
3、体育专利的申请权和实施权。
4、体育专有技术的发明权、使用权、转让权和其他体育科技成果权。
5、体育组织、团队和个人的声誉。
6、体育场馆、设备的租赁权土地使用权。
7、体育彩票的发行权、专营权和销售权。
8、职业体育名人的广告权、代理权。
9、体育行政部门认定的体育类促销获利因素。
10、法律、法规规定的或国际惯例承认的其他体育无形资产。

③ 体育产业中的无形资产包括哪些谢谢

品牌

④ 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和经营主要有几个方面

体育无形资产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专利权。体育专利权主要是指由特定体育主体所开发的并经国家专利机构所认可的体育发明创造。主要表现在体育新产品的开发领域,如与体育相关的制造行业,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
(2)体育秘密。体育秘密包括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体育技术秘密主要是指非专利技术和运动、竞赛的技能与技巧。体育经营秘密是指在经营过程中所掌握的经营方法与经营管理渠道。体育秘密的重要特性在于其非公开性且不为竞争对手所掌握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因为是秘密,所以能为体育主体带来诸多相关利益并能确保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但一经泄露即成为公共资源且不受法律保护。
(3)体育标志权。体育标志权是指由特定的体育主体所拥有的特定称谓、标志、徽记、吉祥物等的专有权与使用权。
(4)体育版权。体育版权即体育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所拥有的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主要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与保护作品的完整权及获得报酬权。
(5)特许经营权。体育特许经营权是指体育主体对特定的体育资源所享有的垄断性权利。主要包括特殊标志的经营使用权、特定赛事的举办权与冠名权及其他相关权利。
(6)体育人格权。体育人格权是指体育主体所享有的法律意义上的、与特定名称相关的人身权及准人身权。就个人而言指肖像权等,就体育组织来讲是指其所享有的法律意义上的拟制人格权。

⑤ 运动员无形资产归属探究。怎么去写

论我国“运动员产权”的归属与管理

继悉尼、雅典、北京三届奥运会之后,体育明星的商业价值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举国打造的金牌之师应成为回报社会回报国民的巨大财富。而我国体育界的一些观念,一些做法,乃至一些规定,正在凸显其滞后、落伍的一面。譬如,游泳管理中心处罚田亮的有关规定,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制订的一个规定,这个规定中关于运动员从事广告活动应遵循的纪律和上缴的比例是否合理已经引起了一定的争议,而因此产生的关于运动员“产权”归属和管理问题更是学界、业界探讨的一个新课题。

一、运动员产权问题的缘起

我国运动员产权问题的产生,原因十分复杂。从产权经济学来看,产权的界定,一般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进行。欧美发达国家对运动员的培养是运动员一开始就作为劳动主体进入体育市场,走职业化道路,运动员从小到大的整个成长过程基本上都是个人和家庭的投入,其成名后的所有商业收益及权益以及未成名的风险都由运动员本人自己承担,在这种培养模式下,自然地其产权就全部归属于运动员本人。而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举国体制,我们的运动员几乎全部是国家培养的。一个运动员,从接受启蒙训练到奥运成就辉煌,各级政府、各地体育部门给予了几乎包办一切的培养。几乎均由国家培养。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有关官员的估计,国家在一个奥运选手上投入的费用大概为四五百万元,有报道甚至得出了每枚奥运金牌耗资7亿元的惊人结论。因此,国家有理由认为,由国家培养出来的运动员的产权是属于国家的,运动员的商业开发和个人的推广宣传都要由相关部门负责管理,国家理应分享运动员取得的商业收入。但运动员也有理由认为,产权是属于自己的,因为他也有投入,包括运动天赋、机会成本、高风险性、高支付性、原始积累。

首先,根据产权理论,体育明星作为特殊的人力资本是一种“主动产权”,其载体具有主观能动性,这决定了体育明星产权具有“只可激励不可压榨”的特征。其次,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解读人力资本,人的健康、容貌、体力、技能、知识、才能,包括一切具有经济含义的精神能量,天然归属于自然的个人。也就是说体育明星商业开发权与其载体天然不可分离,是一种个人私产,只能不可分割的属于其载体。这种特殊的人身依附关系决定了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只限于体现它的人”。正如周其仁教授所说:“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垄断其拥有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天然不可分,作为自然人运动员的肖像权、商务开发权等权利是不可侵犯的。”最后,根据上面提到的“谁投资、谁受益”原则,体育明星作为人力资本承载者,也付出了全部的体力、精力、青春以及机会成本,同时也要面临因“人力资本专用性”可能出现的未来生存危机,再加上人力资本产权的排他性,我们可以认定,体育明星商业开发权理应归属于体育明星本人。

综上所述,运动员成绩的产出,既有运动员投入的禀赋、健康、时间、精力,为运动员这个职业选择而放弃的其他选择的机会成本,以及承担的较高的投资风险;同时也有国家投入的巨额经费。由于难以区分出两者的贡献孰大孰小,也就无法在事前作一个清晰的法律界定,从而造成产权的模糊。运动员产权的模糊必然会引发对运动员产权归属的困惑与争执。

二、构建现代产权制度,化解运动员产权问题

以往体育经济学研究者在研究产权问题时,往往将产权理论的内容看得过于狭窄,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将产权问题仅仅归结于产权明晰。尽管产权明晰是产权问题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唯一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产权的流动问题、产权结构的多元化问题等。本文将从产权明晰、产权流动、产权多元化三个层面来对运动员的产权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
本文发表于博锐管理在线|www.boraid.com|45
(一)运动员产权问题的核心内容:产权明晰

从产业经济学的经典论述中可以知道,产权清晰是产权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基础。离开了产权清晰,产权主体就必然缺位,因而产权在社会经济社会生活中就既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不能得到有效的维护,从而产权就会失去其社会、经济及法律的意义。在研究运动员产权问题时,首要问题就是运动员产权的清晰问题,要尽力保证产权在体育产业运行过程中真正实现清晰。可见,产权明晰是运动员产权问题的核心问题。要解决运动员产权问题,关键是使其明晰化,一是要明确它的最终所有者,即明确最终隶属关系;二是要明确在具体运作中各行为的主体,即明确它的运作关系。明晰运动员产权,实际上是在它的归宿和运作过程中,明晰各行为主体的权利。本文试图从产权明晰的角度,对解决运动员的产权问题的路径进行探讨。并强调两点:第一,运动员产权体制改革和现有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因为运动员产权的不清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现有体育管理体制造成的。第二,应把运动员产权明晰的重点放在其具体的运行过程中,仍需完善相关的活动法规及体育经济政策,但不仅仅体现在法律意义上。

1.改革现有的运动员管理体制,导入运动员产权市场机制,以确立出资者产权和运动员产权的边界。在实际运行中,可尝试构建以国家和运动员为产权主体,以“国家”、“运动员”与“中介公司或经纪人”为委托代理关系的新型市场运作模式,并代理其无形资产的市场开发与运营。同时,以“产权”作价入股,实行“股份制”方式运营,收益按“股权比例”分配,进行合作开发,实现三赢。还可采用市场化原则下的契约化管理,即通过类似于私法的模式将体育主管部门与运动员联结起来,在体育部门与运动员之间搭建一个双向制约、民主平等、公开透明的平台,将各项事务,特别是与双方利益密切相关、容易引发矛盾的纠纷、产生不稳定因素的事项,以合同、协议、纪要的形式书面固定下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明确双方的责、权、利。运动员的商业开发到底怎样进行;收益怎样分成才合理;如果出了问题,运动员和主管部门分别应该承担什么责任等。今后双方严格按契约内容进行,不论契约主体哪一方违反契约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其都要对自己的违约行为负责。

2.改革全国各单项运动协会的产权制度,内部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我国的单项运动协会大多是由体育行政部门发起组建的,往往隶属于政府,其产权很不清晰。改革运动协会的产权制度,就是要继续推进运动协会的实体化进程,使其真正成为产权独立、权责分明的法人实体。在上述提到的实行“股份制”方式运营后,接着就是要在运动协会内部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建议实行代表大会制,代表大会是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协会要对会员负责并接受来自上面的监督。代表大会、会员(在这里主要指的是运动员)、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科学治理结构,从而使产权制度得以优化和产权归属愈加明晰。

3.重视对运动员的产权界定。运动员产权界定具有特殊性,因为运动员作为特殊的人力资本是一种“主动产权”,其载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并与其载体天然的不可分离,是一种个人私产,其所有权只能不可分割的属于其载体,这决定了运动员是其合法的产权主体。因此要严格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将运动员产权划分为对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依法分层次逐一界定。可以考虑将国家和运动员的各自投入折算入股,划分合理的运动员产权,明确运动员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四种权能的具体内容,通过契约来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争取使各方对培养运动员的投入达到最优均衡水平,从而促进体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运动员产权问题的内在要求:产权顺畅流动

仅仅明晰了产权,却使产权难以流动,则会使体育产业缺乏活动,其资源的有效配置也会受到极大的阻碍,更不可能形成完善的现代体育产权制度。因此,在研究和构建现代体育产权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在制度上保证产权的流动性,必须尽快建立健全能够实现产权顺畅流动的产权流动性机制。

转会是运动员的产权流动的主要方式。在职业体育比较成熟的欧美国家,运动员转会是十分活跃的体育要素市场,也是最能发掘职业体育商业价值的所在。尽管当前我国职业体育市场还不完善,体育经纪人的业务范围相比欧美国家还比较窄,但以体育经纪人为中介的自由转会将是下阶段改革转会管理办法的必然选择。其前提是有关部门尽快制定相应的产权保护措施或法规,统一有序地进行,尽快推进“摘牌制”向自由转会制过渡。体育经纪人参与运动员转会市场,是加强转会市场规范化、并与国际转会市场接轨的重要途径。尽管在我国当前“举国体制”下的体育产业向职业体育市场迈进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运动员的产权顺畅流动需要我国职业体育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也需要体育经纪人行业的发展,但转会制将是在职业体育市场化下的一种必然选择,是运动员产权顺畅流动的制度保障。运动员自由转会有利于发掘体育产业的商业价值、充分肯定运动员的“人力资本”、弱化运动员的商业价值纠纷,关键是可以使运动员产权得以顺畅流动,为构建现代体育产权制度带来活力和源泉。

(三)运动员产权问题的组织架构:产权结构多元化

对运动员产权改革方向的定位,离不开现代产权制度对产权结构安排的要求。现代产权制度应当是产权结构多元化、权责有限性和治理法人性的产权制度,这种产权制度在管理层次上表现为出资人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产权清晰的产权制度。在上述关于产权明晰部分已经提到法人治理、权责明确,在这里将重点讨论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并得出结论,认为运动员产权改革仅仅定位在管理层次上的产权清晰上,解决不了我国体育产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也难以带来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高效率,应将其定位在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上。

产权的社会化和运动员的市场化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量的国际经验表明,职业体育俱乐部制度下,运动员产权结构可以实现多元化。因此,我国应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组建并大力发展职业体育俱乐部。当前,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相比还很缺乏竞争力,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经营模式,要结合本国的体育产业市场的特点,可考虑按照股份制方式来经营,运动员、体育经纪人、俱乐部法人以各自投资入股,组建职业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班子,按照股份公司经营管理模式运作,在其内部设置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等相关组织机构,三者相互合作与监督,剩余收益按股分红或按照三方认可的契约来执行,国家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从宏观上对全国的职业体育俱乐部进行规范指导,但不能妨碍其自主经营,社会大众和媒体对职业体育俱乐部进行监督,以保证在职业俱乐部内部和外部都形成良性的监督与制衡机制,进而保证运动员产权结构的多元化运行。

三、结语

运动员的产权问题,既与我国现行的体育管理体制有关,也与产权市场的不完善有关,构建现代化的产权制度已成为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但不能仅仅将产权问题归结于产权明晰,它是核心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产权的顺畅流动与产权的多元化也不可缺少,这三者可谓是构建现代化的产权制度的三辆马车,在化解运动员的产权问题时,首先要肯定运动员的“人力资本”,其次考虑进行股份制经营职业体育俱乐部和协会、按照契约化方式来分配相关收益未尝不是一种合理选择。

⑥ 1.你们俱乐部的无形资产有哪些要和哪些媒体平台进行深入合作!

无形资产,冠名权、转播权、广告开发权以及标志物的使用权。媒体平台,电视台卫视、广告商、抖音、今日头条、微信视频号等平台(以体育俱乐部为例)。
无形资产是职业体育俱乐部最重要资产,也是其经营管理的重点。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无形资产涉及俱乐部冠名权、电视转播权、场地、队服、球星的广告开发权以及俱乐部标志物的使用权等。即使是职业体育俱乐部实物产品、门票销售也与俱乐部无形资产有联系。
无形资产是指那些不具备实物形态,能够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长期发挥作用的权利、技术等特殊性资产。

⑦ 体育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第七章 资产管理

第四十二条 资产是指体育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第四十三条 体育事业单位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第四十四条 体育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维护资产安全完整,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第四十五条 体育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科学规范、从严控制、保障事业发展需要的原则合理配置资产。根据单位资产存量状况、人员编制和有关资产配置标准,编制资产购置计划,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列入年度部门预算,并履行相关政府采购规定。
第四十六条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第四十七条 体育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现金及各种存款的有关规定,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第四十八条 体育事业单位对应收及预付款项要按时清理结算,加强管理。
第四十九条 存货是指体育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包括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一)体育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严格收发手续,完善存货验收、出入库和保管制度,防止丢失、损坏和变质。
(二)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存货明细账,定期与财务部门的存货总账进行核对,并对存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存货盘盈、盘亏应当及时处理。
(三)体育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消耗性存货储备定额和主要存货消耗定额。
第五十条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体育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明细目录由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第五十一条 体育事业单位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一)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维护和保养,制定操作规程,建立技术档案和使用情况报告制度。
(二)购建、调入、捐赠、赞助的固定资产,由单位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验收,财务部门参与验收,专业仪器设备和新建的房屋及构筑物应当有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验收。经验收后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入账并交付使用。
(三)体育事业单位应当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年度终了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
第五十二条 体育事业单位接受捐赠、赞助的实物包括固定资产和消耗性物品两类。
体育事业单位接受捐赠、赞助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者有关凭证记账,接受捐赠、赞助固定资产时发生的相关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体育事业单位接受捐赠、赞助的服装、器材、食品、饮料等消耗性物品,按照实物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物资台账,严格出入库管理。
第五十三条 在建工程是指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达到交付使用状态的建设工程。
在建工程达到交付使用状态时,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和资产交付使用。
第五十四条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体育事业单位应当加强本单位无形资产的评估确认、开发、保护、使用和转让的管理。转让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取得的收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体育事业单位取得无形资产发生的支出,应当计入事业支出。
第五十五条 对外投资是指体育事业单位依法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
(一)体育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对外投资。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外投资的,应当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并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二)体育事业单位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含彩票公益金)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体育事业单位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合理确定资产价值。
(四)体育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对所办企业的管理制度,认真履行相关管理职责,对企业经营者任免、重大决策和收益分配等事项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十六条 体育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体育事业单位出租、出借资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五十七条 体育事业单位应当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资产共享、共用。

⑧ 体育 产业

--------------------------------------------------------------------------------

体育能否成为一种产业,如何从理论上来鉴定体育产业,在前几年还曾经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特别是如何理解和处理好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的关系,现在仍然有不同的见解。但现在人们不再去争论这些问题,因为大家在发展产业这个问题上,基本达成了共识:体育产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体育社会化、产业化是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体育要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已经被中国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大在文件上予以确认了。朱总理也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关于体育消费的问题。当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已经明确的时候,我们又看到了一场似曾见过的争论。教育界也在争论这个问题,而且是在更高的层次、更大的范围中进行的。争论的焦点与体育有点类似,相信大家都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种说法是:教育是一种产业,教育可以搞产业,而且教育是大产业,是朝阳产业,是永不衰落的产业,是非常广阔的消费领域和投资领域。而另一种说法是:教育不是产业,不能搞产业化,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是提高人的素质的高尚事业,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不能以金钱为重心。我想,这个问题的争论结果应该与我们体育产业争论的结论是差不多的。所以我觉得我们体育产业走在前面了,大家可能看到这一点了,我想无论是文化还是教育,势必都要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因为改革事实摆在我们面前,不论是文化、体育,还是教育,政府不可能统包、全揽。而且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市场化的程度会越来越高。这个市场化肯定会进入教育领域。从今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经费来看,增加幅度有26%多,这个幅度还是较大的。但是和教育的需求差距还是很大,所以我认为教育势必要走社会化、产业化的路,教育从市场得到的经费份额会越来越大。
下面分三个题目向大家介绍一下。一是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二是体育发展的一些问题;三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景和思考。



我国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产业的领域不断拓展,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产业的质量也有所改善,产业的效益也明显增高。体育产业的整体规模和其他产业相比较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已经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门类。1995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了1995-2010年的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纲要指出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是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成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纲要规定的具体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基本上形成以主体产业为基础,多业并举,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现在正处于世纪之交,我认为纲要所规定的近期目标已基本上实现,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以本体市场为主体的体育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已趋清晰。
第二,体育产业开发的领域不断扩展,体育产业的质量和产业效益逐步提高。
第三,社会投资办产业的形式发展很快,涌现了一大批符合现代体育制度的体育俱乐部、体育企业或企业集团。
第四,确立和形成了保证体育事业发展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产业化筹资机制。
第一方面,以本体市场为主体的体育市场已初具规模,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已趋清晰。按照市场经济的理论,市场是连接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中心环节。体育产品虽然是以精神和服务产品为主的产品,但也要遵循这一规则。因此,体育产业的发展要以体育市场的发展为前提。在很大程度上,体育市场的发展与繁荣决定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繁荣。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当是门类齐全、层次有序、结构合理的组织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在体育市场逐步由过去的零星单一、主次不清,向本体为主、层次分明、全面发展推进。目前,基本框架已趋清晰。基本包括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技术培训与咨询市场,体育无形资产市场、体育旅游市场。
竞赛表演市场:广大群众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了竞赛市场的基础,同时,我国竞赛制度的改革--主客场赛制和俱乐部的实行推动了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并形成了相当规模、相当稳定的观众和球迷群体,竞赛表演市场也在逐步扩大。足球是我国最早步入市场的项目,1998年足球甲A联赛平均每场观众人数为2.13万,门票总收入1亿多元。甲B联赛平均每场观众人数也达到了1.37万。整个甲级联赛总计580多万观众。按保守估计,甲A俱乐部的市场收入平均达到2500万元。谈到足球,大家可能认为男足今年没有冲出亚洲,而且在国内联赛中还有很多假球,伤了球迷的心。但从另一方面看,足球的魅力也是实实在在的,虽然没有冲出去,但是国内球迷群体、足球市场还是比较稳定。篮球市场比足球市场起步较晚,但是最近几年的运作还是比较成功的,而且篮球市场的培养更加注重完善竞赛办法,营造赛场气氛。如,每场比赛分成四节,增加表演以吸引球迷和观众。98赛季篮球甲A联赛进行了172场比赛,一个赛季现场观众总人数为67万多人,平均每场3700多人,绝大多数赛区上座率在75%以上。赛季门票总收入也达到了410多万元。目前我国篮球人口有两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的19%。可见,篮球竞赛市场的发展潜力还很大。排球联赛市场经过三年多的培育,联赛整体形象、办赛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98赛季经营收入达到了1200万元。除了刚才讲的三大球类竞赛市场之外,其他方面如乒乓球的"CCTV"乒乓球擂台赛、保龄球擂台赛也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健身娱乐市场:健身娱乐市场是体育市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体育市场的主体市场,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性的消费市场。是随着国民经济实力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收入的增加,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消费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恩格尔系数也由1978年的57.4%下降到目前的46.4%,人民群众消费水平的提高为体育健身娱乐消费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多层次多项类多形式的需求,为健身娱乐市场提供了无限空间。从最近体育场馆的资料调查看,体育场馆90%的消费者一次平均花费 50元到 100元左右。在开展全民健身比较好的城市中,上海有43.7%的市民每月的体育消费(包括健身娱乐,购买体育服装等支出)达到了100元以上。而根据北京石景山体育馆提供的资料,一个羽毛球馆周末日流入资金平均为一万元左右。由于群众健身娱乐消费的增加,促使了体育场馆的全面开放,既满足了锻炼消费的需求,同时又激励了社会,个体,企业投资兴建体育场所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市场机制。在许多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统计体育事业的产值时,把体育用品市场的产值都计算在内,因为体育用品的消费市场是以体育的各类人群对体育消费为前提,同时体育用品生产的标准、规格和实用功能,又是以体育项目的要求作为基点的。因此体育用品市场是体育市场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表明,全国居民用于体育用品的支出(除日常消费之外)占重要消费支出的第六位,第一位是子女的教育,第二位是家用电器,第三位是住房,第四位是书报,第五位是高档服装,之后是体育用品消费,家庭用于体育用品的支出平均在2000元左右。国家体育总局借鉴国际上发展和规范体育用品市场的经验和做法,从1993年起,每年举行体育用品博览会,至今已举办了七届。应该说每届都比上一届跨了一个台阶,博览会已经成为连接生产、沟通用户的桥梁纽带,成为展示成果,导向生产、技术交流的重要舞台。去年的福州体育博览会有460多个企业参加,展位数达到了1998个,实际上已经超过了2000个,比1993年的第一届博览会增长了37倍。今年10月,在成都的体育用品博览会,展位有2100多个,500多家企业参展。它也是展示名牌的展示会,而在1993年以前,它还只是叫做器材计划供应会议,形式也只局限于边展边销售。今年的博览会在几个重要环节上也具有了鲜明的特色,一个是展位的形式向国际化迈进,一个是突出科技特色。而且服装器材设计上很有特色。现在我们就接到8个大城市的2001年博览会申报的信息。北京承办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也要申办2001年中国体育博览会。广东承办2001年九运会,也要申办中国体育博览会,而上海也加入了竞争申办的行列。大家都能感到体育博览会不但会带动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带动了地方产业的发展。2000年的体育博览会将由长沙承办,原因是长沙将举办第五届城市运动会。由于体育博览会的成功,促进了我国体育用品的发展,我国的体育用品企业,特别是生产健身器材、运动服装、运动鞋帽的企业,在产品的质量、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等综合实力上已经取得了飞跃。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体育用品生产值1997年达到38.6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了16.6%。体育用品企业是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下和体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长起来的,数量也由解放前的几家发展到现在的几千家。
体育彩票市场:政府批准的彩票只有两家,一个是体育彩票,一个是福利彩票。国家体育总局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使体育彩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彩票市场越来越大。到今年为止,体育彩票已经发行了100个亿。公益金全部用于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开支。目前体育彩票已经发展成为体育产业的支柱之一。
第二方面,体育产业开发的领域不断拓展,体育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在不断提高,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对资源发挥着配置作用,所以许多体育资产和资源显示了巨大的开发潜力。这些年来我们在开发产业领域方面,从两方面进行,一为有形资产的经营,二是无形资产的开发。有形资产的经营主要为非经营资产转经营资产。体育部门和体育事业单位在保证事业任务和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政策和法规将闲置的土地、房屋、设施和设备等行政事业性资产由非经营性使用转为经营性使用,并获得一定利益和收益,这种非经营转为经营是正当的,在当前是必要的。据了解,在当前体育系统中,存在着这种相当普遍、相当规模的活动。其经营形式是三种:一种是出租形式,一种是内部经营,另一种是对外投资。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出租出借为主,因为这种形式操作比较简便,经营收益也比较直接,但是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弊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法规的健全和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观念大大增强。目前,非转经的形式大都是合资和股份制,从立项到可行性分析,从评估到签定协议都比较规范.应该说近几年体育的非转经在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转变。第二为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体育无形资产指不具备实物形式但能为体育部门和体育组织使用,具有使用价值并带来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和资源。近几年来,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和经营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个为体育比赛、活动和体育组织冠名权的开发;第二个为体育比赛、组织的标志、专利以及使用权的开发;第三个为体育赛事转播权的转让;第四个为体育组织和运动员名誉肖像权的投资经营和广告活动。
在体育比赛和职业俱乐部赛事冠名权开发方面,有关项目的协会取得很大成绩。1998年维达杯全国排球联赛的冠名权收入是800万元。中国篮协将男篮甲A联赛冠名权和推广权及75%的广告场地权整体转让给国际管理集团,每年收入300多万美元。而冠名权的收入则是俱乐部的主要收入,在男篮甲A俱乐部中,北京奥神的冠名权收入就达到了600万元,全国12家甲A俱乐部冠名权收入达到4600万元,平均每家达到380多万元。全国甲B俱乐部冠名权转让收入达到1835万元,其中,最高的深圳润讯达到600万元。各排球俱乐部冠名权转让收入在100到500多万元不等。足球甲A,俱乐部除冠名权收入之外,还进一步开发城市和球队的冠名权。而每逢国际大赛,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代表称号和标志的特许使用权等方面获得的收入也是很可观的,1998年第13届亚运会有30家中外企业购买了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标志称号和特许使用权,赞助款物达到3800万元,其中资金有2300多万元。格威特公司以900万元夺得了唯一指定领奖装备的称号。而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权,无论从市场经济法则讲还是根据国际惯例讲,理应属于赛事主办者,在国外,体育赛事的转播权转让收入也是一项很大的收入。我国电视转播权的市场机制有一定进展,但是还不规范,关系没有理顺。
第三方面,社会投资办产业的态势发展很快,涌现了一大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多种所有制的体育俱乐部,体育企业和企业集团。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体育消费需求迅速扩张。许多健身娱乐性很强,受大众喜欢的体育项目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近几年来,一大批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体育经营企业如春朝涌动,迅速涌起。除了上面讲的一些名牌企业去兴办足球、排球和篮球甲A甲B俱乐部外,更多的中小型企业把投资的热点放在了群众参与性的消费市场上,如健身健美、保龄球、台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等项目。特别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型体育经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根据上海提供的资料,1996年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海内外各界对保龄球一个项目的经营投资就达到10亿元,室内溜冰场的投资达到2亿元。1997年广东省全省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专门性体育经营企业达1700多家。深圳市体育企业就有160多家。1997年营业额达5亿元。北京市1998年体育经营场所已达5000家,年营业额6亿多元,上缴税金7800多万元。在中部地区的湖北省和安徽省体育经营场所都已达到3000家。
1996年中国第一家带有体育产业性的股份有限公司--北方五环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春成立,10月份其股票在深交所上市发行,该公司经营建设的长春体育馆已投入使用并为九冬会开闭幕式和比赛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受到了好评。1998年3月,中国体育产业最大的股份制企业--中国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3月27日在上海证卷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注册资本1.8亿元,净资产4.5亿元。该公司以大型体育健身设施开发建设和经营,各种赛事承办,体育广告,体育旅游、保险代理等为主线,进行体育产业综合开发和经营。中体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国家体育总局向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实现资产优化组合,调整企业产业经营方向迈出了战略性的一步。
第四方面,确立和形成了保证体育产业发展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产业化筹资机制。这是体育系统发展产业的主要目的。搞产业、市场是为了从市场得到更多的经费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目的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的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在资源的配置的方式上,政府不再是单一的主体,主要起宏观调控和主导作用。从目前国家发展的实际看,财政补助收入仍然是基本的,必不可少的,而且每年都有一定的增幅,但是,由于国家不可能统包全揽,所以要逐步建立公用支出体系,凡是进入市场的国家财政不再管,国家财政不再进入竞争领域。这样,体育产业和市场不断发展,体育经费也逐渐从市场获取。从这几年的实际情况看,经费的市场配置量越来越大,具体表现在经营收入、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投资收入每年都在以较大幅度增长。从这几年来看,全国体育经费仅占国家财政支出的0.4%,1997年增加到30.56%,这主要是因为八运会各个省加大了对体育经费的投入。而到了 1998年又大幅回落为0.4%,因为八运会一过,进入休整期。1997年,全国体育经费拨款34亿元,非财政收入达到14.7亿元,非财政收入相当于财政补助收入的43.04%,这个比率从市场份额来说已经很大了,全国体育事业单位的平均经费自率平均为50-70 % 。1998年全国体育经费拨款38.5亿,非财政收入为19.l亿,非财政补助收入相当于财政收入的49.6%。这个比率从市场份额来说,1998年比1997年又有提高。从国家体育总局资料来看,1993-1998年6年间体育事业单位非财政性收入达到13.6亿元,体育事业单位产业性创收收入以每年42.77%的增幅增加,而全国财政补助收入增幅为12-13%。体育系统大力推行社会化,产业化,大力开拓体育市场,就今年来说,非财政性收入平均增幅为42.77%,说明没有市场,没有产业开发,仅中国财政每年12-13%的增幅是远不能满足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的,因此必须确立和保证体育事业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产业化筹资机制。这是从以上四个方面讲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情况。

⑨ 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哪些

无形资产指的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财产。元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比如商誉就不属于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其生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因为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在会计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⑩ 篮球赛事如何建立其无形资产

篮球赛事建立其无形资产的方法:
1、营造公平、和谐的合作平台,力争实现双赢竞技体育赛事无形资产具有稀缺性和价格的不确定性,因而作为竞技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持有者,要找到一个优质稳定的赞助企业,就必须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并不断提高服务品质,以服务促效益。
2、通过高品质的服务强化与企业的联姻,引导企业充分认识竞技体育赛事无形资产价值,从而达到竞技体育赛事无形资产持有者与企业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态势,这样才能有利于提升体育赛事无形资产价值。
3、开发篮球俱乐部自己的品牌。由于各篮球俱乐部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无以伦比的垄断性,其品牌优势不言而喻。
4、篮球俱乐部对球星的开发。在篮球产业中,对篮球明星无形资产的开发是一块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蛋糕,而且资源丰富。在篮球明星无形资产的开发进行努力,是俱乐部一支保持较高的上座率,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例如姚明,其身价已达数亿美元。据了解,CBA近几十名球员签约各种运动品牌,各篮球俱乐部同时也推出篮球明星卡、篮球博克、球星与球迷互动等等。
5、广告与电视转播的开发。篮球市场运行良好,职业篮球联赛的组织者和俱乐部的经营者,在开发电视转播和广告等无形资产的开发上能取得效益。

阅读全文

与体育无形资产的内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 浏览:369
创造者对吉阿赫利直播 浏览:786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浏览:846
深圳市润之行商标制作有限公司 浏览:62
江莉马鞍山 浏览:417
马鞍山大事件 浏览:759
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抵扣期限 浏览:451
马鞍山防汛抗旱指挥部通告 浏览:811